无标题文档
浙江在线-黄岩支站 
您现在的位置: 黄岩新闻网  >  新闻在线  >  外媒看黄岩
【台州日报】千年牟家 黄岩望族
2017年11月14日 10:32 来源:台州日报 【进入论坛】

  全市牟姓人口数量近2万人,集中在黄岩,该区牟姓人口数达到1.4万多,占全市70%多。

  牟姓在黄岩,可以说是历史上名副其实的望族。不过,就台州而言,牟氏却是一个小族,因为在台州其它县市,很可能再也找不到牟姓聚居的大村落。甚至在整个浙江,恐怕也找不出几个牟姓群居的村子。

  上世纪80年代,全省开展古旧宗谱调查登记,结果记录仅黄岩《畲川牟氏族谱》一种。由此而言,在台州乃至浙江,是否还聚居除畲川牟氏以外的其他牟姓支系,尚需进一步考察。

  翻检台州方志,牟姓入传者共33人。其中除1人属玉环籍(玉环全境1959年前均不属台州)外,余32人均为黄岩人。也就是说,古代台州方志中除黄岩外,找不出一个其它属县的牟姓人物。在这32个人物中,《台州府志》和《黄岩县志》都为之列传者19人,《府志》有而《黄岩志》无者13人(内正传4人,附传9人)。

  在宋末元初那场朝代更替的斗争中,以牟大昌为代表的牟氏族人作出了许多牺牲。例如牟及,他的二弟牟雷镛、儿子牟厚,俱死于牟大昌之难。牟及是宋咸淳四年(1268年)进士,做过福州司户参军,在任多有惠政,宋亡后屏迹山林,乃至“衰麻终身”。入元后有人举荐其出仕为官,牟及断然拒绝,并作诗以明志:“困雨葵心终向日,随风柳絮慢漫天。”从此自号“乐在野人”。

  黄岩牟氏一族在仕途上晋显宦者不多,明代晚期的牟贤,在崇祯七年(1634年)的会试中,与龚鼎孳、杨元锡号称“一榜三少年”,登第后,崇祯皇帝还专门为他“赐归毕姻”。生平政绩也为人所称道,但他最终的官职,只做到吏部文选司主事,就因明朝的灭亡而怃然归里了。

  黄岩牟氏属于文人的不少,可称者如:

  元代牟楷,号九溪,因其父早逝,母亲多病,于是终身服侍其母,从未入仕。他学问很好,为文主张“以性命为先,词华为后”,教授乡里,从学者至数百人。著述颇富,有《九书辨疑》《河图洛书说》《春秋建正辨》《定武成错简》《深衣刊误》《管仲子纠辨》《致中和议》《桐叶封弟辩》《四书疑义》等,门人称其书为“理窟”,尊为静正先生。

  牟若畯,亦元时人,为牟楷从弟。《台州府志》称其“博极群书,善属文,尤豪于诗”。著有《击瓯吟》《覆瓿集》。

  明牟完,牟楷从孙,博学能文,文章深受方孝孺所称赏,著有《四礼家仪》。官到燕府纪善。

  此外,清代之牟宗周、牟天抡父子,生平好义,能急人所难,诸如宗周闻人卖妻偿债,即倾囊以助,又出资建玉成桥,创鸣山书院;天抡途逢运粮船户船损粮坏,即赠米四十石以解其难,凡邻里有急,无不周之。

  总而言之,在台州,像牟姓这样如此集中聚居于某一地域,支系如此单纯,实属极为罕见之现象。

  牟姓是上古姓氏,历史久远。传说,祖先是火神祝融,周朝初期,祝融的后代出封牟子国,亡国后以国名为姓,称“牟”氏。在得姓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牟姓族人一直生活在山东一带,然后缓慢向周边扩散,如今分布世界各地。

  北宋时期,蜀地有秦铁骑大将军牟琳的第四十四世孙牟尧携二子来黄岩定居,至此,牟氏子孙在台州繁衍生息,开枝散叶。

  迁徙源流

  “人来西蜀八千里,春到南门第一家”,这是一副写于宋代、张贴在黄岩牟氏大宗祠门口的对联,交代了黄岩牟氏的来龙去脉,又彰显黄岩牟氏的望族大气。

  据《畲川牟氏族谱》记载,黄岩牟氏始迁祖牟尧(960年-1030年),字唐佐,号简庵,是秦朝铁骑大将军琳公第四十四世孙,世代居住在蜀之合州巴川。

  北宋咸平三年,为避益州都虞候王均之乱,牟尧决定离开故地,带着家人去其它地方寻找一片新的乐土。牟尧生有四子,当时,长子牟俨、次子牟倜都已兴家立业,顾及他们拖家带口出行不易,他仅带着三子牟俸、四子牟侃以及八个家僮,背着始祖牟琳公的画像,从蜀地出发,陆水行途,一路向南。

  某一天,牟尧乘坐的船只漂到了杭州九溪。当时的杭州是繁华都市,牟尧在九溪十八涧住了两个多月,觉得此地过于吵闹,不是一个安家的好地方,遂领着一行人继续往南漂。小船一路晃晃悠悠,到了黄岩永宁江西桥上五里廿一都姆村(今西城牟村)。永宁江口上有一座浮桥,牟尧往前的道路被阻,只好停了下来。一行人打量周边,见永宁江岸土地平旷,北枕翠屏,东峙方山,西横百丈,南面沃野,三面环以大江,是个风景秀丽的好地方,遂决定定居下来。当时,永宁江岸因为无人居住,黄岩人称为“姆村”,四川人的发音中,“牟”和“姆”比较接近,再加上牟姓族人在此繁衍,人口数量众多,“姆村”被邑人叫成“牟村”,此叫法延续至今。

  牟氏族人在牟村开垦土地,置产家业,家境日渐富饶。次年,牟尧的两个儿子都在当地成了亲。渐渐地,牟氏祖宅住不下那么多人,就在牟村开垦出了前宅、后宅和东宅三宅鸿基。宋天圣八年,牟尧仙逝,享年七十一岁,葬黄岩廿一都羊棚岭(今澄江凉棚岭)南原,墓田四十亩。宋天圣十年,牟俸、牟侃分了家,牟俸命长子牟昱留在牟村,自己则带着其余家人迁到茅畲,被后代敬称为“茅畲祖”;牟侃迁到了牟村之南大树下,被后代敬称为“大树下祖”。

  南宋末年,元兵入侵台州,抗元民族英雄牟大昌和牟天与抗元失败后,引得元兵对牟氏一族疯狂杀虐,牟村和茅畲祖宅尽遭焚毁。再加上牟村地处永宁江畔,时有水患发生,牟村的牟氏族人便往外迁徙。如今,牟村依然叫牟村,村中却再也没有牟姓族人居住了。

  勇赴国难

  说起抗元民族英雄牟大昌,牟家人无不骄傲。

  牟大昌,字逢明,号北黎,浙江都使。生于南宋绍定己丑年(1229年),卒于南宋德祐二年(1276年)。

  历史上,1276年是风雨飘摇的一年。元军大举出兵中原,二月长驱直入南宋行都临安,小皇帝出逃途中遇难,南宋实体瓦解。国之存亡之秋,爱国将士纷纷奋起反抗,“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就在此时聚集义兵,发起勤王檄文,号召全国百姓捍卫国家领土。

  战火迅速蔓延到台州。临海郡太守杨必大打开城门不战而降。与临海比邻的黄岩,一生正气的牟大昌在乡里征集了数百名青壮男丁,组成义师响应文天祥的号召。同时,他的侄子牟天与在浙江乐清白溪樟树下组织义兵,率众到黄岩茅畲今将旗岭与牟大昌会合,叔侄毁家纾难在出师军旗上大书:“大宋忠臣牟大昌,起兵今起应天祥。赤城虽已降于虏,黄山不愿为之氓。”

  同年11月2日,这支临时起义的队伍在黄土岭与元兵交战,叔侄虽英勇过人,但因敌众我寡,力量悬殊,双双罹难。战败后,部分义兵撤回西乡,在黄岩茅畲西岑山岳,借助山中茂密的树木遮挡,日插旗夜悬灯,给元兵造成义兵再次反抗的假象。如今,人们称这座山岭为“将旗岭”。

  牟氏叔侄的反抗,彻底激怒了元兵。一个月后,元兵大肆进入茅畲,一场大屠杀展开。彼时,正逢冬日。一场大雪过后,整个茅畲覆上了一层雪白。

  多年研究茅畲历史文化的虞敏行老先生说:“下过雪后,要是有人出逃,元兵就根据脚印找到他们。”这是一场浩劫,茅畲尸横遍野,牟家老老小小全部难逃厄运。

  牟大昌的妹妹牟则娘自知在劫难逃,带着牟大昌两个刚刚及笄的女儿、妻子以及村里数十名烈女,投了碧潭。清朝时,临海贡生冯赓雪到茅畲游玩,还为则娘写了一首凭吊诗:“削壁凌凌压碧潭,则娘从此碎冰心。兄能报国挥长剑,妹自完身赴急湍。玉骨伴随寒月冷,霜魂已逐水云寒。涯谭寂寂深山里,谁作清风岭上吹。”

  后来,牟氏后人为了纪念牟大昌,在茅畲出口处的水堆卓山之岳,面对九溪修了一座庙宇,内陈文天祥、牟大昌、牟天与、牟则娘等人的塑像,取名“将军殿”。前几年,因为老的将军殿比较破旧,茅畲人将老的将军殿推倒,在原地重新修建了一座新的将军殿。

  牟家人爱国不屈的故事,仍在延续。到了抗日战争年代,牟氏妇女巾帼不让须眉。1938年底,茅畲乡牟菊明、牟瑞兰、牟桂芬三姐妹在县委书记林泗斋的指导下,北上皖南参加新四军。几百公里的路程,牟家姐妹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一个多月才找到组织,从此开始革命生涯。牟菊明跟着组织辗转去了延安,后来嫁给著名诗人何其芳;牟瑞兰嫁给黄岩人陈庭槐,一起在苏皖抗日游击区战斗;牟桂芬(改名史易)进了医务队救死扶伤,是样板戏《沙家浜》中的卫生员小菱的原型。

  崇尚文化

  牟氏自落籍黄岩开始,历代重视教育,忠孝垂训,诗礼传家。定居牟村之后,牟俸、牟侃兄弟就开始从学于前四川监察御史工部侍郎余琛,皆学有所成。

  搬迁茅畲后,牟俸的孙子牟企首修北宋元祐《牟氏宗谱》。牟家人都爱读书,但有些人因为家庭贫困不能继续完成学业,五世牟忱中了乡进士后,将乡里的30亩土地立为祀田,并规定这些田可以租给别人,但永远不许典卖。此时的牟家人财兴旺。在牟忱的带领下,牟家人又将牟俸公最早修建的大宗祠扩建五楹,坐东向西,意思是不忘记蜀中先祖,宗祠正位塑铁骑大将军正坐像。立为祀田的30亩土地收入归大宗祠管理。以后,只要是牟氏族人,家里穷上不起学的就可以来牟氏大宗祠领取学费路费。

  自牟忱立“读书田”开始,此传统便延续了下来,历代常有增补。十世牟若块在茅畲西岙内谷寺办双峰书院;十三世牟原吉开放义塾,田地千亩;十五世牟克巩立义塾;二十一世牟宗週建立了鸣山书院,为族人肄业之所;二十七世牟维江立私塾。自南宋以来,牟氏族人历代中庠生(秀才)、贡生、监生(太学生)者,均由大宗祠助学,并给予学费,考上功名做官的再反哺家乡,捐资大宗祠。

  牟氏在当时实行的这种免费教育模式,成为教育事业的一大特色。据《黄岩牟氏宗谱》记载,自从蜀地迁居黄岩,到科举制度被废的近900年间,黄岩牟氏族人一共出了12个进士,15个举人,36个监生,41个贡生,126个秀才及杂选100多人,牟氏因此在当时傲称“春到南门第一家”,成为黄岩显赫的名门望族。不过,宗谱的记载,与方志的记载还是有所出入。

  如今,在茅畲乡的浦洋村,明崇祯七年进士牟贤的故居尚在。在那斑驳的木质墙面上,仔细辨认,虽隔数百年,当年牟贤中进士张贴的红榜依稀可见。

  (感谢牟见峰老师以及虞敏行老师对本文提供的各种帮助,本文参考《畲川牟氏族谱》《千年茅畲》等书。)

【作者】: 单露娟 【编辑】:彭汤慧
推荐阅读

高温,对于很多室内工作的人而言,或许只是一个数...【详细】

近日,北洋镇康山村的村民牟永胜,种的南瓜大丰收了...【详细】

在橘乡,“全民健身日”这天,城区的大街小巷也...【详细】

最新热点+更多
黄岩区科学技术协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召开
省人大在黄召开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监督应用...
王辉参加富山乡2024年第一季度政协“民生...
省人大在黄召开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监督应用...
黄岩区科学技术协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召开
上垟乡开展“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
2011年03月01日 黄岩新闻
城南派出所:实字当头全力推进禁毒工作新局面
禁毒宣传进文化礼堂
“新春第一会”剑指项目攻坚,有何深层考量?
黄岩姑娘黄雨婷入围巴黎奥运会参赛阵容
黄岩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34号 浙ICP备08109618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476507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黄岩新闻网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