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底,当前教育的评价指标没有改变,学校、家长和学生都心知肚明,不搞好学习,中考、高考面前吃亏的只能是自己,未来社会竞争中失败的风险只能自己承担。
所以,虽然有新闻报道,杭州两城区倡议:作业10点做不完,可以不做。“如果您的孩子晚十点后还没完成作业,我们建议选择不做,只要您郑重签字,第二天递交给老师即可。”但显然,不是每个家长都能做到坦然签字。
不能忽视的是,学生到校时间安排背后,有个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教育责任和安全责任分配问题。
事情真正的痛点是相当一部分家长“接送难”,尤其是“接”,即所谓“三点半”问题。现有不断压缩学生在校时间的做法,会加剧“三点半”问题。
从学校的角度,有很多理由支持这样做:第一,老师们本已经承担了很长的工作时长,很辛苦。减学生的负,也应该减老师的负。第二,学生留在学校里面,课余安全问题不能不考虑。第三,现在各地早已明确规定,小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这样做完全符合国家规定。第四,学生放学后的代为监管问题,可以由社会力量,民营的托管机构来辅助解决。
但是相反的意见同样不能不考虑:
学生在校时间一再压缩,学习质量能否保证要打上问号;学习督导的责任被大比例分担给了家庭,学校责任减轻,是否科学合理。
很多学生家长本就在抚育孩子和谋生之间苦苦挣扎,一再缩减的学生在校时间安排,会明显加重家庭负担,给很多家庭造成难题。
公立学校的运动、科研、图书馆等设施本是公共资源的组成部分,如此短的在校时间,会对公共资源造成巨大浪费。
而安全问题,宜通过保险等方式来解决。现在社会上还缺少成熟的民营托管机构,让学生在留学校无疑是更安全的选择。借鉴国外经验,让学生课余在校参加体育运动和社团活动,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学校的社会功能。
而学校和教师的负担问题,应当通过加大教育投入来逐步解决。
所以人们看到这些通知和指导意见的时候,一定不能忽视背后不能搞一刀切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