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浙江在线-黄岩支站 
您现在的位置: 黄岩新闻网  >  新闻在线  >  黄岩新闻
“凤凰涅槃”崛起沿江新城——王林洋区块改造提升工作纪实
2018年03月14日 09:06 来源:今日黄岩 【进入论坛】

  错落有致的王林洋安置小区。本报记者叶骋摄

  摊开东城街道的区域地形图,王林洋区块总显得这么与众不同,整个区块被九曲如练的永宁江所环抱。顺着联岛路进入该村,北面是一排排鳞次栉比的高楼,其间点缀着一幢幢精致的小康楼;在西侧,北师大附属学校的项目建设热火朝天;南面,一片空地已经平整出来,林立的吊塔预示着新的一批楼房呼之欲出。王林洋村,曾经脏乱差的代名词,如今正悄然发生着改变。

  去年以来,我区将“城村双改”作为补齐城市建设短板的主抓手,以旧城、城中村改造和路网建设为重点,坚持系统谋划,以大拆大整之势重塑城市空间结构,破旧立新,优化环境,全力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王林洋区块位于台州火车站附近,自然禀赋优越,区位优势明显,但受各种客观条件制约,王林洋村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落后。

  如何应民所需,改变王林洋区块的落后面貌,是区委区政府面对的一道必答题。

  保持“五心”拆迁不再难

  2010年,王林洋区块全村改造项目正式启动。一开始,征收工作组顺势而为,民意调查摸底与丈量评估进展顺利。但随着工作不断深入,一些矛盾纠纷慢慢浮现,导致房屋签约率一直停滞不前。“由于每家每户情况都不一样,征收政策不能兼顾所有人的利益,同时安置问题也是村民们的一个重要关注点。”东城街道办事处主任尤再进说。

  拆房不拆民心,要拆迁就得先安置。2015年,黄岩经济开发区、东城街道和王林洋村抽兵调将联合成立“狮团”攻坚组,深入一线做工作,同时采用“现房安置”模式,同步启动安置房建设项目,通过“先签、后安、再拆”的方式,打消村民顾虑,以“看得见的利益”赢得村民的信任。

  去年下半年,王林洋全村改造项目进入房屋拆除冲刺阶段,“在拆迁过程中,我们尽可能为每一户拆迁户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及时排忧解难,确保群众利益不受损。”黄岩经济开发区政策科科长陈学毅说,“狮团”攻坚组更是夜以继日,多次上门走访,以反复宣讲政策的耐心、锲而不舍开展工作的恒心、解决问题的信心、热情服务的爱心以及坚决完成工作任务的决心,切切实实地把拆迁变成了群众拥护的“民心工程”。

  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为加快腾房进度,该村通过发放腾房奖励,为每个拆迁户提供一间临时储物房等政策,保障居民后续安置。

  这种服务理念有效解决了拆迁工作中涌现的各类棘手难题。截至目前,王林洋区块共拆除1238间房屋,拆迁率达到98%,而剩余的5处74间房屋也将在近期拆除完毕。

  拆建同步服务赢民意

  王林洋全村改造项目征地面积大,涉拆房屋数量多,情况复杂。为消除村民拆后无房可住的担忧,王林洋村不断加快安置小区建设步伐,去年6月,安置小区通过验收并交付使用,全村60%的拆迁户已入住新房。

  为满足不同村民的不同需求,立地安置房也在同步推进。攻坚小组在确认“整体推进,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循序渐进”的工作新思路后,采取分段分批、由点及面推进拆迁。通过以建促签,以建促拆,拆建同步,滚动建设等多方面举措,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今年春节长假期间,当人们还沉浸在新年的喜悦中时,王林洋村便已经忙碌开来。在村民各自的宅基地上,大家忙着铺设钢筋、构筑地基,邻里互帮互助,干得热火朝天。“为加快城村双改的进度,我们采取拆迁、安置两手抓。”王林洋村党支部书记张小华告诉记者。

  据悉,现大部分在建的王林洋村立地安置房将严格执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验收”的原则,确保建成后能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成为群众满意的工程。“目前在建设的立地房有173间,为保障建设进度,我们村‘两委’还专门成立了两个建房领导小组,对村民建房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及时解决,对不符合规划要求的房屋及时提醒整改。”张小华说。

  看到村里鳞次栉比的高楼,打小在村里长大的黄大清老人感慨万分。他的木结构老屋在去年被拆掉后,虽然心里很舍不得,但他更憧憬未来的美好生活。“这一年多来,拆与建速度好快!”村里的变化,黄大清的儿子一直看在眼里,“从报纸电视上了解到,以后我们村将建设成为交通便捷、商业发达的现代化综合体,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与黄大清一家一样,原地拆迁、原地安置的村民们,同样向往美丽新城的崛起。

  破旧立新喜迎新生活

  崭新厨房、宽敞客厅,每间都整洁明亮;大红春联、福字窗花,处处年味浓郁;爷孙亲昵互动、婆媳闲话家常,个个笑声朗朗……2月26日,作为第一批乔迁新居的村民,王曰仁家满屋子洋溢着欢乐喜庆的气氛。

  “你看,这是我们家新装修的房子,锅碗瓢盆、家具都是新添置的,儿子儿媳还特意购置了不少年货,让全家人在新房子里热热闹闹过个年。”打量着新房,王曰仁一脸兴奋。

  而在不久前,王曰仁还住在木结构的老房子里。“原先是二层半的立地式房子,上世纪80年代建的,前后楼间距小,房间里照不到太阳。”王曰仁说,在拆迁后,儿子儿媳就为装修忙前忙后,想都想不到能够住进这么好的房子。

  对王曰仁来说,迁新居不仅是家里“颜值”变高,周边生活环境也大大改善。站在窗前往外看,路面干净整洁,前后住宅整齐排列。“等过段时间房屋都建好了,一出门都是同村人,我们还是和以前一样可以到处讲白搭。”邻居张荷花笑眯眯地说。

  在新洋小区新建区,刚刚搬进新家的村民已经慢慢适应新生活,每家每户基本都有自己的‘小花园’,种种蔬菜、花草植被,村里的环境已然今非昔比。“我们村改造启动较早,现在也慢慢进入尾声,今年我们将继续加快立地安置房建设,做好绿化和道路设施,相信未来的新生活令人期待。”张小华说。

  目前,新村的道路硬化正在施工建设,配套设施、菜市场、老年文化活动中心等工程也在持续开展。王林洋村正逐渐告别脏乱差的记忆,“凤凰涅槃”后的繁华正沿江而来。

【作者】: 许炀姿 陶醉 【编辑】:王振珍
推荐阅读
最新热点+更多
区四套班子领导分赴各地开展“七一”慰问
低效地变“粮仓” 农户抢时插稻忙
沙滩村、乌岩头村入选2025年省级重点村名单
沙滩村、乌岩头村入选2025年省级重点村名单
区四套班子领导分赴各地开展“七一”慰问
上垟乡开展“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
2011年03月01日 黄岩新闻
城南派出所:实字当头全力推进禁毒工作新局面
禁毒宣传进文化礼堂
大幅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重大意义与实践路径
青山的底色,共富的成色 浙江台州黄岩区...
黄岩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34号 浙ICP备08109618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476507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黄岩新闻网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