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浙江在线-黄岩支站 
您现在的位置: 黄岩新闻网  >  新闻在线  >  黄岩新闻  >  黄岩人物
爱写论文的农民“土专家”
2018年03月15日 09:04 来源:今日黄岩 【进入论坛】

 南城街道药山村是有名的杨梅产地,记者见到张仙顺时,他在该村一处大棚下正在给大棚杨梅通风、降温。

  张仙顺是土生土长的药山人,三十多年来,一直从事杨梅、枇杷、桃、猕猴桃等果树的种植和管理工作。2011年6月,他获得“浙江省农村科技示范户”称号;2014年获得“全国农技推广科技示范户”称号;2013——2015年被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评为优秀教师;2016年被浙江省农民高级技师职称评审委员会评为农民高级技师。

  善于思考,有一套自己的种植经验

  1985年,中专毕业的张仙顺在外地谋了份工作。“当时的药山有个蔬菜基地,经济效益蛮好的。”张仙顺回忆说,看到种植蔬菜效益不错,第二年,在家里人的支持下,他回到家乡,从事果树种植和蔬菜种植。

  “当时是一点都不懂,就跟着务农的父亲学。”张仙顺说,“父亲怎么种我就怎么种,遇到不懂的也问问其他村民。”那时候的药山,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杨梅,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种植经验。“那段时间我学习了种植的基本技术。”张仙顺说。

  2008年,区农产品质量研究会成立时,他被选为理事并担任杨梅组组长。在协会的活动中,常常有来自不同地方的种植大户交流不同的种植技术。“每次的交流我都把它当成难得的学习机会。”在学习之余,张仙顺把活动中听到的“分享经验”记在心中,当他碰到类似的问题时,这些积累在心中的“经验”就被很好地应用起来。

  时隔多年,张仙顺的杨梅技术也有了质的飞跃。“种杨梅的门道可不少,杨梅树的休眠期、发芽期、开花期、终花期、果实膨大期、成熟期……总结起来是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马虎不得。”张仙顺举例说,“杨梅果树原来7—8米,最高可以长到9—10米,经矮化后大多不会超过3米,可达到结果早、单位面积产量高、果实大、色泽美的效果,而且也便于管理,可减少人工投入。要达到矮化的效果,对果树枝叶的整形修剪就变得十分重要。”光光杨梅果树的整形修剪技术,他就琢磨了好几年。“一开始都修成圆形,最后才发现,凹凸形是最适合杨梅果树生长的。主枝及各副主枝的保持间距,其余生长过旺的枝条去强留弱,并且采用疏删、环割、拉枝法等缓和枝叶长势,导向结果,长此以往,3—5年后,凹凸形树冠就会自然形成。”他说。

  勤于归类,将种植技术整理成论文

  这一天打了什么药,修了多少枝,用了什么生长素……在张仙顺办公桌的抽屉里,一本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记事本,上面满满地记录着他每天的种植经历。翻开记录本,每个阶段的工作一目了然。“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地里回来后,就在本子上记一下,慢慢地也就成了习惯。”后来,这些数据成了张仙顺写论文的基础资料。

  张仙顺除了记录日常,还将种植技术归类整合,比如剪枝。梨树修剪成扇形,日常管理中要剪长枝留短枝;大橘树是剪长枝留短枝,小橘树只需适当地修剪;而枇杷树则是要修剪小枝,保留粗枝。“剪得好既能保护果树又能增产。”张仙顺说。

  2016年2月,连续的寒潮天气,恰巧碰上枇杷结果,这让很多果农们过去一年的努力基本上打了“水漂”。而张仙顺家的枇杷因管理得当,并没有全军覆没,“这得归功于日常的修剪及适当地施肥。”他说。此外,张仙顺还善于学习先进经验,福建、兰溪等地的杨梅种植比较有特色,他有空就往那边跑,去取经,吸收“养分”。

  为了让更多的杨梅种植户能够种好杨梅,张仙顺还将自己的种植经验写成了论文。2012年,他参与编写了《东魁杨梅优质丰产技术》。除了杨梅的种植经验,他还参与编写《槐梵白砂枇杷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枇杷苗木秋植与春植效果比较几种药剂防治桃树流胶病的对比》《2013年槐梵白砂枇杷裂果情况的调查》。

  “接下来,我想写一篇关于东魁杨梅最新栽培技术的论文,专门介绍杨梅的修剪技术。”张仙顺说。

  四处奔走,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

  药山杨梅有名,杨梅的苗木也热销到省内外。每年,都有不少外地来的杨梅种植大户来“取经”。由于外地来的种植大户不熟悉苗木的特性以及管理方式,在看到张仙顺的种植和管理技术后,就邀请他到当地进行指导。

  从2000年开始,每到杨梅重要的管理节点,张仙顺都会很忙,因为他要“赶场子”——到江西、福建、湖南等地开展技术指导。“小到一块面积种多少株苗木,大到了解当地的气候、土壤等因素,适合种什么品种的苗木。”张仙顺说。

  在多年的种植和管理中,张仙顺也看到了不少失败的案例。“有些种植大户,虽然承包了很多的土地,种上了不少的杨梅,但在管理方面还是很欠缺,往往种很多,却没带来经济收益。”不仅种植大户如此,张仙顺也在种植中吃过“亏”。2013年,罗幔杨梅栽培技术兴起之后,张仙顺和同村的村民也在自家的杨梅树上使用这项技术,然而当年的气候并不理想。“连日的雨水使得蚊帐内的空气更加潮湿,很多杨梅都出现了发霉的现象。”张仙顺回忆说。由于,罗幔杨梅没有带来好的经济效益,第二年,很多农户也都放弃了这套技术。在张仙顺看来,罗幔技术虽然好,但适合迎风、阳光足、种植在高山的杨梅。

  杨梅成熟的六七月份,正是雨水充沛的梅雨季节,这对杨梅采摘非常不利。杨梅采摘遇雨水,这难题咋破?思则通,通则变。去年10月,药山村开始尝试大棚杨梅的种植,并让有着多年种植经验的张仙顺帮忙管理。“大棚杨梅采摘期不怕雨水不说,而且可以控制果实对水量的吸收,有利于提高杨梅的甜度。”张仙顺说,“‘住’进大棚的杨梅因为温度湿度保持较好,可比普通杨梅早10至15天成熟,而且因为没有受到日晒雨淋的‘困扰’,预计品质也会有所提高。”对于今年大棚杨梅的收成,张仙顺充满了期待。

【作者】: 周丹艳 王燕 【编辑】:王振珍
推荐阅读

高温,对于很多室内工作的人而言,或许只是一个数...【详细】

近日,北洋镇康山村的村民牟永胜,种的南瓜大丰收了...【详细】

在橘乡,“全民健身日”这天,城区的大街小巷也...【详细】

最新热点+更多
李跃旗在全市海洋强市建设暨数字经济高质...
省医保局调研组来黄调研医养结合工作
黄岩茭白入选省第三批名优土特产百品榜
黄岩茭白入选省第三批名优土特产百品榜
李跃旗在全市海洋强市建设暨数字经济高质...
上垟乡开展“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
2011年03月01日 黄岩新闻
城南派出所:实字当头全力推进禁毒工作新局面
禁毒宣传进文化礼堂
抓好招大引强这件头等大事
沙埠—— 免费为燃气户“胶改金”
黄岩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34号 浙ICP备08109618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476507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黄岩新闻网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