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浙江在线-黄岩支站 
您现在的位置: 黄岩新闻网  >  橘乡文苑
他们的芳华
2018年05月04日 09:35 来源:今日黄岩 【进入论坛】

  青春如朝日,是一个人最宝贵的年华。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故事,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青春的底色永远是奋斗的。“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来重温他们的青春记忆,看看他们的青春是如何着色的吧!

  青春可长留

  

  赵春萍54岁

  上世纪80年代,在职教育刚刚起步。那年我19岁,听闻消息,兴奋了很久。于是每晚挑灯夜读,半夜如果醒来,也会翻上几页。通过一年的努力,我终于挤入这仅有的20个招生名额中,踏上了去南京的求学之路。

  1986年8月,经过3年紧张的学习,在通过毕业考试后,同学们都想疯玩一把。可惜有些同学要立刻回家乡工作,遗憾没有凑齐全班同学一起出游。于是,我们六七个人组了个小团,乘坐火车途经无锡、苏州,穷游寒山寺、枫桥、苏州拙政园等几处风景点。旅途中庆幸的是有位同学带了相机,算是留下了一些可以回忆的照片。不过日后最大的遗憾就是把唯一的合照弄丢了。

  虽然考上大学不是什么可以值得炫耀的事情,但因为有了当年的努力,才有了去南京求学的机会,可以说是“一次奋斗换来一片风景。”

  一晃几十年,有些同学成了单位的业务骨干,有些选调到了上一级部门,有些跳槽到科研机构,有些通过层层选拔走上了领导岗位,每个人都迈上了新的台阶。

  岁月如歌,我已人到中年,每每翻阅老照片,都在感慨万千,“人生难得几回搏?”这是当年激励我奋勇拼搏的座右铭。人唯有努力,才有机会结识优秀的人,与优秀的人为伍,你会发现自己充满正能量。

  我们留不住的是时间,但可以让自己对生活、工作一直充满热情。岁月可以带走我的年龄,但无法带走我的热情,至少自己的心永远年轻。

  人生有历练才会成长

  

  黄瑛56岁

  1979年,我高中毕业,在就业和高复之间,我选择了高复。为了考上大学,我整整坚持了三年,虽然高考的结果未能让我如愿以偿,但这段经历让我学会了接受,意志变得更加坚韧。1982年,那时我21岁,刚到黄岩不久,三次高考落第,没有招工机会,没有亲戚熟人交往。半年后的橘熟季节,在邻居帮忙下,我有了第一份工作,到黄岩水果公司做了数月的文员。因为这份工作季节性很强,橘季过去就没有事做了,所以那时,我基本上没有固定工作。在随后的几年内,我还先后到过黄岩区法院整理档案,去集体乡镇企业性质的塑料加工厂打药瓶,在校办厂做过隔音设备,也代过课当过幼师,最后招工到黄岩印刷厂做了一名彩印工。

  那段时间里,从一个复读生到临时工再到合同工,我内心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压力,苦闷的时候靠阅读和写作来排解情绪。有次在买菜的路上,我看到桥亭头街头报栏上张贴着《橘花》杂志的内容,于是斗胆投稿。正值“八一”前夕,我挑了自己写的一首歌颂军人的诗歌,按照上面的落款地址寄到了区文化馆,没想到竟然被采用了。见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报栏里,并被路人围观,当时的我,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也正是如此,我与文学创作结下了不解之缘,渐渐走上文学创作之路。因为文学,我还被夏矛老师推荐到电影公司,代表黄岩到绍兴参加全省映前宣传现场比赛。照片就是我在绍兴期间,在东湖的留影。

  我觉得自己所走的每一步路,收获的每一样东西,都是通过努力得来的,要坚信所有的经历都是财富,天道酬勤,有付出才会有回报。

  在艰苦环境中记录生活

  

  张文杰62岁

  上世纪60年代,国家困难时期,我全家从头陀精减下放到茅畲,一直过着农家生活。初中毕业后,我开始参加生产劳动,学会犁田、插秧等田间劳作技术,也当过粮食保管员、山林管理员。

  1979年,那年我23岁,开始从事茅畲乡成人教育工作,成为一名成人专业教育干部。那时,我与乡机关干部一起驻村,晚上还要到各村检查夜校上课情况,生活较为充实。

  在驻村时,我把西边村慰问老人事件写成一篇简讯投到当时的黄岩报,竟然刊登了!我的处女作发表了,而且受到70多岁老通讯员牟文贤的鼓励,心里特别高兴!从此以后,我与媒体结缘了,简讯、消息以及各类文章不断在《台州日报》、《浙江教育报》、《钱江晚报》上出现。渐渐的,我在当地以及各乡镇和学校有了点名气,还获得教育局、报社授予的积极通讯员称号。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即便在艰苦的环境里,也能把平淡的日子过成自己想要的生活。

  青春有着耀眼的光芒

  

  牟正华73岁

  21岁,璀璨的青春,那时我正在复旦大学读大三。那些年,又红又专是大学生的奋斗目标。我是哲学系的高等数学课代表。虽然是文科生,但复旦与北大、人大不一样,哲学系必须读完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生物遗传学等理科教材,所以负担特别重。更何况中国哲学、西方哲学枯燥难以理解,故晚饭后抢图书馆位置这件事十分重要,迟了,只能去教学大楼上夜自修。

  由于课业负担重,每晚10点熄灯铃打了后,有许多同学就在校园的马路灯下继续背外语。光华楼前面的林荫大道,到处是不愿准时休息的同学。应该说,那时候的大学生基础是扎实的,读书是用功的,目标是明确的,政治上要求进步,学习上刻苦努力,绝大多数人后来都成就了人生的光辉与荣耀。

  我觉得自己是一位幸运儿,担任过大学教师,还出了六本书,发表过200余篇文章。我无限怀念上个世纪60年代初的校风、学风。同时,衷心期盼当前21岁的大学生能够有更美好的前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军人情怀萦绕一生

  

  徐冬富74岁

  这是我当兵最后一年发的证书。

  回忆起我的21岁,那时是我来到部队当兵的第三年。在19岁那年征兵时,我自愿去到山东青岛当义务兵。临走前,父母仍极力反对,舍不得我去那么远的地方吃苦。但我认为,有志青年就应当报效祖国。安慰过父母后,我踏上了漫长的部队之旅,一当就当了整整二十年的兵。

  相比其他兵种来说,我所当的水兵以及执行的任务相对来说还比较轻松。住在陆地,吃在海上,从一开始的信号兵到后来的政治部干事,从青岛转到威海,再每天在威海和刘公岛之间来回执行任务,前前后后经历了七个岗位,也获得了来之不易的人生经验。在此期间,我还能每年回家探亲一次。

  至今回想起来,当年部队生活的场景仍旧历历在目。不知那栋红砖平房是否还在,虽然转业回到黄岩后,我就再也没有回部队看过,但那是我的第二故乡,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奉献青春保家卫国

  

  袁琦福75岁

  1964年,我开始从军,那年我21岁。此后,我在河北省石家庄足足待了20年,先后担任班里、连里、营里的干部。

  部队对每个士兵的要求都很严格,我也因此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一生受益。也就是那个时候,我喜欢上了运动健身,打乒乓球、游泳都是我的强项。军旅生涯,对于我而言是人生的瑰宝。军人一面刻着忠诚,一面刻着奉献。

  (文章内容按作者年龄排序)

  (部分文字由陈月周丹蔡超逸沈琳整理)

【作者】:  【编辑】:王振珍
推荐阅读

高温,对于很多室内工作的人而言,或许只是一个数...【详细】

近日,北洋镇康山村的村民牟永胜,种的南瓜大丰收了...【详细】

在橘乡,“全民健身日”这天,城区的大街小巷也...【详细】

最新热点+更多
全区质量大会暨知识产权保护大会召开
区人大“周末有约·代表说事”—— 共话黄...
服务“就近办” 群众“少跑腿” “诉求兜...
《台州市黄岩区保护与发展黄岩蜜橘筑墩栽...
服务“就近办” 群众“少跑腿” “诉求兜...
上垟乡开展“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
2011年03月01日 黄岩新闻
城南派出所:实字当头全力推进禁毒工作新局面
禁毒宣传进文化礼堂
抓好招大引强这件头等大事
以产聚人 以技赋能 打造高素养技能人才队...
黄岩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34号 浙ICP备08109618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476507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黄岩新闻网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