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一:直接取消公摊
取消公摊,房价必然上涨。
比如,一套建筑面积100㎡的房子,以2万/㎡计算,总价就是200万。按照75%的得房率来看,取消公摊后,面积应该是75㎡。
对于开发商来说,付出的成本没有变,在保证一定利润的前提下,当然还得卖原来的总价,那唯有提高单价,让总价达到200万。
有什么变化吗?少有的变化就是单价高了,对于购房者来说,唯有房本上的面积少了。这样的取消公摊没有任何意义。
假设二:政府让利于民
有人说政府可以限价啊,取消公摊面积后,价格仍然限在2万。那开发商肯定不愿意,当下房地产行业利润率也就10%左右,直接取消公摊面积,相当于成本上升25%,亏本的生意肯定没人愿意做。
还有一种办法,把地价降低25%,公共面积不计入土拍面积。按理来说,少25%的收益,一座城市是能够承受的,至少还有75%在支撑,而且有支柱产品税收做补充,影响不大。
但现实是,很多城市都依赖土地财政。一旦实施,对于靠土地财政过日子的城市无疑将是一记暴击。

所以,没有刮骨疗伤般的雷霆手段,公摊面积始终将是房地产的一块顽疾。
不过,希望也是有的。重庆,全国少有一个以套内面积计价的城市,主城区均以套内面积计价,郊区才是以建筑面积计价。
早在2002年,重庆就已经以法律形式明确了:商品房现售和预售,以套内建筑面积作为计价依据。不按这一计价依据销售的开发商,将被行政主管部门重罚,后在2011年又进行了修订完善。
重庆可以说是全国房地产市场的一股清流。在这里,你买100㎡,那就是实实在在的100㎡,绝对是货真价实,一点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