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浙江在线-黄岩支站 
您现在的位置: 黄岩新闻网  >  新闻在线  >  黄岩新闻  >  黄岩人物
老夫喜作黄昏颂 满目青山夕照明——记浙江省“最美文化礼堂人”张普法
2018年12月05日 10:24 来源:今日黄岩 【进入论坛】

  “小小黄岩县,大大土屿府。”在黄岩,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时光穿梭,如今,位于土屿山前的山前村已先后获得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省级森林村庄、省级民主法治村、省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村里那座建于2014年的文化礼堂更是挖掘村庄独有的历史文化资源,注重地方耕读文化、乡贤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紧密结合,成为了村民们的“精神家园”,还荣获“全国示范农家书屋”“第七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

  在文化礼堂建设、管理和使用的过程中,管理员、驻堂乡村大使张普法用乡音诉乡情,用乡音传乡风,在发挥自我才能的同时,还带动了周围群众参与,丰富了文化礼堂的内涵,促进了文化礼堂的发展。不久前,他还被评选为浙江省“最美文化礼堂人”。

(图片由区委宣传部提供)

  反哺为乡传文化

  走进南城街道山前村文化礼堂,一条复古的文化长廊映入眼帘。村史廊、风物廊、励志廊、民俗廊、风采廊、文化廊……记录了山前村的村史村情、乡风民俗、乡贤名士等内容。这些都是张普法整理编写的。

  张普法出生于1945年11月,是一名退休教师,七十多岁了仍精神矍铄。“我是土生土长的山前人,有机会为家乡出点力,我义不容辞。”当文化礼堂理事长张文凯找到他时,他十分爽快地应允。事实上,在文化礼堂建成前,张普法基本上没有接触过村里的事务,若有空闲,便到公园、孔园等地方弹琴、唱戏。

  面对这繁琐的工作,张普法有条有理地忙了起来。有些内容有现成的资料,他便整理起来,压缩加工成可以用的文字;有些内容没有资料的,他便翻阅书籍、走访查找,再自己编写。虽然忙碌,但他乐在其中。

  听说村里有一个在长潭水库建设时牺牲的烈士张桂行,可是他一点都不了解,甚至都没听说过他的名字,这可怎么办?在一个下着雨的冬日早上,他坐着公交车,从南城家里出发,来到区长潭水库管理局,终于了解到了一些情况。听说他的坟墓位于九峰山上烈士陵园,他又专程爬山上去。功夫不负有心人,辛苦努力之后,张普法终于写出了张桂行的事迹。

  不会电脑,他便手写。历时一个多月,张普法终于圆满完成了任务,才有眼前这浓缩了山前村历史的文化长廊。

  情之所至谱村歌

  “神圣的土屿府,我们在山前住,祖辈的岁月呼唤,喜看今天的变迁……”悠扬的琴音伴随着阵阵歌声,飘荡在山前村文化礼堂里。这是张普法创作的村歌《山前之歌》。

  2014年,正值山前村文化礼堂建设之际,张普法受邀和村干部们一起察看文化礼堂周边环境,讨论一些事宜。看着村里到处荷花盛开,尤其是文化礼堂四周风光旖旎,张普法不由地想到了自己父母那一辈的生活。那时的山前地势低,一遇水灾,粮食便颗粒无收,村民们的日子过得苦不堪言。而如今家家丰衣足食,还有很多人住进了小别墅,加上美丽乡村建设和文化礼堂建设,现在的山前村美如一幅画。想到这里,张普法由衷地感到高兴,便说:“我来写一首村歌吧。”

  当天下午,张普法便开始打草稿写歌词。到了晚上,他躺在床上准备睡觉了,却依旧惦记着这事,想到哪里需要修改的,便立马起床修改。“创作歌词既要表达想表达的内容,又要有诗意,还要传递正能量。有些词不能反映过去的辛苦和现在的美好,我总觉得不妥,就反复推敲。”如此反反复复,他彻夜未眠,终于在第二天一早完成了这首《山前之歌》的歌词创作。

  之后,他又为这首歌作曲,同样是写写改改,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改了多少遍。好在他念师范时学过音乐,当过音乐老师,加上喜欢弹琴唱歌,之前便有帮企业创作歌曲的经验,这次也算是“一回生二回熟”了。

  就如张普法所期盼的,完工后的《山前之歌》既反映了山前人过去的辛苦生活,又描写了如今的幸福美好;既诗情画意,又激情高昂。很多人说,听了这首歌后热血沸腾。

  教村民们学唱村歌,组建村歌合唱团,带村民们演出……张普法付出了大量心血。他想通过创作和传唱村歌,进而挖掘地域特色文化,凝聚人心。移风易俗正当时,《山前之歌》成为改善村风文明的重要一步。

  退而不休再育人

  “楷书每一笔都必须规范。”7月16日,五十多位学生坐在山前村文化礼堂里,听张普法为他们上硬笔书法课,这也是该文化礼堂“春泥计划”活动的内容。

  张普法的书法一直写得很好,文化礼堂里的《讯息》《通知》等内容,都是他手写的。教书时,他在学校也担任过书法教师。他觉得汉字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一定要好好传承下去,所以,当村里请他在文化礼堂教孩子们书法时,他满口答应。

  一到暑期,他就抽出半个月的时间,每天上午授课。从2014年开始至今,这项工作,他已经连续干了五年。他的学生有念幼儿园中班的,也有念小学五年级的,有些连续学了五年。只要有兴趣,大家都可以来免费学习。因为学生们的认字程度不同,写字功底参差不齐,在调节上课进度上,张普法没少下功夫。在他的教导下,这些学生的书法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村会计把工钱送到他家,他就是不肯收。“如果我是年轻人,只有二三十岁,是需要赚钱的;如果我没有钱,那也可以收。但是现在我有退休工资,也不缺钱,我只是想发挥余热而已,这钱一分都不能收。”说到这个,他的态度很坚决。早几年,他还自己掏钱购买写字本,遇到有学生没有带,便发给他们。他说:“这个很便宜,都是小钱。”

  这些年,他将自己三十多年的教学经验融会贯通,牢牢把握未成年人的成长特点,精心设计载体,创新活动形式,不断提高山前村“春泥计划”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他还为六七岁的儿童举办成人礼,教他们写“人”字。他认为这是中国的传统教育,不仅仅是在教孩子们写一撇一捺的“人”字,更是在教孩子们做人。

  作为山前村文化礼堂驻堂乡村大使,张普法每周一、周三、周五和周末都会组织南城街道的文艺骨干和7名区级乡村大使在文化大广场排练或演出。或说或唱,或吹或弹,他们用顺口溜、快板和小品等村民喜闻乐见的乡土文艺形式,融合“中国梦”“多城同创”“五水共治”等主题进行宣讲或文艺表演。如今,他带领的这支队伍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涵育乡风,引领塑造着乡村的文明内涵。

  记者手记: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一名退休教师,张普法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句话。他退而不休,义务为村庄收集整理历史资料,他说:“有机会为家乡出点力,我义不容辞。”他自发为村庄谱写村歌,只愿自己的作品可以凝聚人心,改善村风文明。他教导学生硬笔书法,会计把工钱送到他家时,他却说:“我有退休工资,也不缺钱,我只是想发挥余热而已,这钱一分都不能收。”

  工作时,他教书育人,退休后,他依然无私奉献,在文化礼堂里服务他人,感染他人。他就是那一支蜡烛,一直燃烧着自己,照亮别人。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他用自己的行动为其他人树立榜样,带动了更多的人与他同行,让文明之风一直吹拂着山前,让蜡烛之光永远照耀着山前。张普法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

【作者】: 叶晨曦 张梦滟 尤玙璠 【编辑】:朱慧益
推荐阅读

高温,对于很多室内工作的人而言,或许只是一个数...【详细】

近日,北洋镇康山村的村民牟永胜,种的南瓜大丰收了...【详细】

在橘乡,“全民健身日”这天,城区的大街小巷也...【详细】

最新热点+更多
李跃旗在全市海洋强市建设暨数字经济高质...
省医保局调研组来黄调研医养结合工作
黄岩茭白入选省第三批名优土特产百品榜
黄岩茭白入选省第三批名优土特产百品榜
李跃旗在全市海洋强市建设暨数字经济高质...
上垟乡开展“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
2011年03月01日 黄岩新闻
城南派出所:实字当头全力推进禁毒工作新局面
禁毒宣传进文化礼堂
抓好招大引强这件头等大事
沙埠—— 免费为燃气户“胶改金”
黄岩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34号 浙ICP备08109618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476507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黄岩新闻网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