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浙江在线-黄岩支站 
您现在的位置: 黄岩新闻网  >  新闻在线  >  黄岩新闻  >  黄岩人物
吕志贤:让翻簧竹雕活起来传下去
2019年05月08日 15:17 来源:今日黄岩 【进入论坛】

  生于1988年的吕志贤是国家级非遗黄岩翻簧竹雕最年轻的代表性传承人,学艺十四年来,他在挖掘复原传统翻簧竹雕技法的同时,推动非遗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有效融合,让翻簧竹雕技艺活起来、传下去。

  翻簧竹雕因雕刻在毛竹内壁的簧面上而得名,其工艺是将毛竹去青取簧,经过煮、晒、压平后、胶合或镶嵌在木胎、竹片上,然后磨光,雕刻成各种山水、人物、花鸟图案,制成各种工艺品。整个制作过程主要分为器型制作和竹雕两部分。

  吕志贤是浙江新昌人,自幼喜爱美术,尤其酷爱工艺美术,2005年他来到黄岩,有幸拜黄岩翻簧竹雕省级传承人顾启望为师后,便开始全身心投入学习翻簧竹雕艺术。经过多年磨炼,吕志贤以刀代笔,在疏密有致的线条中,营造出极具金石韵味的古典中国画风格,形成典雅秀美、明快飘逸的艺术特点。近期,他的翻簧作品《孰能生巧》在浙江民间艺术绝技擂台赛中获得金奖,作品《自相矛盾》获得第六届海峡工艺优秀作品金奖。

  对于徒弟,师傅顾启望这样评价:“他的花鸟山水人物,图案文字都雕刻得很好,雕刻技法已经青出于蓝,但是在器型制作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师父的评价与期望,吕志贤牢记在心,他告诉记者:“器型制作的关键如何将有弧度的竹簧在极限范围内拼合得‘天衣无缝’,这个技艺的高峰是清乾隆年间,所以要借鉴那时精湛的工艺来提升我区翻簧工艺水平。”为此,吕志贤翻古籍、寻图片、精尺寸,努力探索器型制作。经过多年的借鉴临摹、反复锤炼,如今,他已初步掌握各种弧度和形状组合成器型的技巧。

  择一行,爱一行。作为翻簧竹雕的传承人,吕志贤还有着更多的思考。近年来,因为市场需求日益狭小,曾经在70、80年代辉煌的翻簧艺术遭遇窘境,目前黄岩翻簧竹雕的传承人只剩下寥寥数人。如何加强传承和保护,让翻簧竹雕能够符合现代的潮流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中国传统的文化技艺,到了我们这一代断层了,只能在博物馆或者是在照片里看,真的很可惜。”吕志贤忧心重重,为此,他和其他的传承人一起努力让“非遗”项目进入学校课堂,以“社会传承”来拓展非遗的生命力。

  “同学们喜欢吗?那我们怎么样把现代的画用传统的翻簧竹雕表现出来?”在澄江中学,吕志贤每星期都会开设一节非遗课,而这堂课,同学们很喜欢,为了更好地将繁杂的传统技艺进行课堂教学,吕志贤创新地将卡通形象、流行明星、可爱的小动物等充满童趣又带有现代流行的元素融合进翻簧竹雕。

  除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课程结束后,吕志贤还会举办“翻簧竹雕师生作品展”,作品不仅装裱成画,还会被制成笔筒,雅扇,在观赏的同时兼具实用价值,极大地提升学生的成就感。吕志贤说:“就是要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翻簧,现在每年有五六百学生上课,那几年下来,人数就不得了。”

  此外,吕志贤还利用各种平台,举办多种活动,包括参加各地的展览会,让市民来体验翻簧竹雕,主动参与全国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交流学习,将非遗的继承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实现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良性循环。

  对于翻簧竹雕的未来,吕志贤有着自己的理解。“翻簧竹雕要依靠低端和高端两条腿走路,低端的就是发展旅游产品类,高端的进艺术殿堂、进博物馆。两者相互配合,发展壮大,让全世界都知道,黄岩的翻簧竹雕有这么美。”

【作者】: 章鸣宇 【编辑】:朱慧益
推荐阅读
最新热点+更多
区委常委会会议召开
区四套班子党员领导干部开展“学精神 强作...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召开
长潭水库就业创业基地项目获中央专项补助...
区委常委会会议召开
上垟乡开展“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
2011年03月01日 黄岩新闻
城南派出所:实字当头全力推进禁毒工作新局面
禁毒宣传进文化礼堂
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
黄岩区新前街道:模具之乡的人才密码
黄岩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34号 浙ICP备08109618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476507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黄岩新闻网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