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去菜市场,路上即见很多市民从菜市场出来时,手中除了提着很多菜料外,还有两种长杆植物,一是艾草,一是菖蒲。到了菜市场门口,才发现有几个村民在卖这两种植物,他们的脚下放着一捆又一捆。
菜场门口还摆着两个摊。其实说是摊,不过就是一口炉,炉上坐着一口平底锅,一位老妇人和一位中年妇人在各自的炉锅上摊食饼壳。黄岩人端午节不吃粽子,吃的是一种土名叫食饼筒的食品。在我小时候,食饼壳也都是各家各户自己加工的,农村的主妇们都会制作,但比较麻烦,要自己发面。以前一家子人口多,主妇们愿意自己动手,现在都是小家化,即使父母同吃,一家也用不到五六张,自己制作就嫌麻烦,不如上街买去。我在每一个摊前,都看到一支长长的队排着。而制作食饼壳的两个妇人忙得两手不停。
到了菜市场里,迎面就是一个鳝摊。有不少人围着这个鳝摊买摊主刚处理好的鳝片。我对黄鳝感到很亲切,因为我小时候就钓过黄鳝。小时候钓到的黄鳝自然都是卖到集市上去,但到了端午日,也会留几条自己家里吃。
端午节是农俗中的重大节日,尤其是对于农家孩子来说,更是饕餮一顿的美食节。即使是穷家小户,端午节这天都不会马虎。大人们一大早就会去池塘边割菖蒲,洗净后带回家,把它们交叉地贴在门框上。它们就好像两支利剑,守护着这个家庭一年的平安!对于馅料的准备,要看各家各户的条件而定。但有几样东西一般是少不了的,除了鳝丝,还有洋葱片、豆芽、蛋丝、肉丝等,有荤的,有素的。讲究一点的人家,还有红烧肉块。
现在食饼筒成为了黄岩有名的风味食品,大酒店里常备的一种点心。我们不必在端午日,一年四季的任何一个日子,都可以吃到食饼筒。黄岩有一家专卖食饼筒的早餐店,生意非常红火。儿子读中学期间,周末回家,每天的早餐就是这家店的食饼筒,我总是早起赶去买。
儿子还远在西南,而我们都聚集在儿子的外婆家里,吃食饼筒,过端午节。鳝片我们是不买了,因为我平时基本上茹素,食饼筒的馅料基本上也都是素菜。这些馅料都是岳父加工的,他为此忙了整整一个上午。食间,我给儿子打了个电话,让他跟外公外婆说说话。我不知道儿子在电话里说了些什么,只听这边外公说:“等你下个月回家后再做食饼筒给你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