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河古道工程是我区城市建设“一号工程”,眼下,区住建局、区城投集团等部门围绕《黄岩区官河古道建设实施方案》,倒排工期、破解瓶颈、攻坚克难,全力推进官河古道工程建设。
3月24日下午,在位于西城街道的官河古道老水厂区块建设工地,一台挖掘机挥动“巨臂”,正在紧张作业,工人们正在忙着开展焊接、搬运、搭建等工作,现场一派繁忙。
据介绍,老水厂应拆建筑在去年年底就提前拆除完毕,受疫情影响,原计划正月初八复工的工程,延后至3月上旬复工,目前,施工人员正抢抓进度,推进各项工作。“现在我们正在推进附属建筑的基础施工,预计一到两周能完成,江景鱼楼、立体车库已经在启动建设。”区城投集团市政园林公司相关负责人胡智文说。
老水厂区块是“官河古道”项目的关键节点之一,根据规划,这里将被改建,以老水厂为基底,利用保留的工业遗迹进行改造设计,打造具有观赏价值的景观廊道和休闲商业平台,作为城市新的消费聚集打卡地。老水厂区块北侧的五洞桥公园内,沿河园路、驳岸正在紧张施工中,并将穿过世纪大道往北延伸,真正实现绿网成网成环。
在距离老水厂区块南侧不远的官河古道西江公园区块,同样是一片繁忙景象,工人们正在进行苗木移植、清表等工作。据介绍,目前实施的是官河古道西区景观工程(三分区——八分区),本次施工长度约750米,根据规划,将针对该区块原存在的景观绿化、服务设施不足等问题进行提升改造,按照设计,滨水道路将进行拓宽美化,增加绿植苗木,新建活动服务中心、停车位等,满足周边居民活动需求。
区委十三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要精心打造“官河古道”,让“官河古道”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绽放新风采,唤起黄岩人心底“千年永宁”的乡愁记忆,成为增进黄岩人民自豪感、归属感和幸福感的惠民工程。
官河是指由永宁江、西江河、南官河和东官河四条河道组成的老黄岩护城河,总长5.6公里,最早可以追溯到宋朝。如今,护城河的内河已经消失,但“一江三河”围绕老城区构成的“江湾水岛”特征依然存在,其间还镶嵌着孔庙、五洞桥、“36街72巷”等文化古迹,以及永宁公园、江滨公园等现代生活休闲场所,是历史与现代交融不可多得的人文景观。
实施“官河古道”工程,就是要把这一格局重新利用起来。根据规划方案,官河古道总用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总长约5.75公里。方案实施以来,东城街道与西城街道分头行动,开展河道清淤、老旧小区改造、“污水零直排区”创建等工作,保障河道水质,此外,我区还计划还将改造沿河景观带,建设亲水平台、沿河绿廊和慢行步道,同时在官河周边复建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建筑和雕塑雕像,适当布局传统商铺、茶楼、酒吧、主题公园等适合不同群体休闲、健身、消费的场所。
为确保“官河古道”如期完成,区住建局和区城投集团积极协调各相关方成立了数字化办公工作组,协调进行施工图纸规划等各项工作。“我们在疫情期间通过数字化办公,积极与设计单位联系,进一步深化设计方案,确保一复工就能按图施工。”胡智文说。
目前,“官河古道”项目西江河沿线已经全面复工、开工,接下来,区住建局、区城投集团等部门将继续努力推进官河古道在项目设计、前期报批、政策处理、现场施工等方面工作,根据《黄岩区官河古道建设实施方案》,按照“成熟一块,开工一块”的原则,在完成施工图、政策处理的前提下,对项目进行分标段建设。“我们将加快推进官河古道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实现‘奋战500天,贯通出亮点’的目标,把‘官河古道’打造成为集自然生态环境、特色历史文化、现代城市景观于一体的精品休闲观光带,给老百姓交上一份满意答卷。”区住建局副局长彭世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