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富山乡因特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气候条件,产出的果蔬品质过硬,备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当地以党建引领,为设施农业建设破解资金难题,在优化高山蔬菜产业基础上持续发力,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群众增收和乡村振兴。
引入设施农业
村集体收入“破冰”
近日,走进富山乡北山村千亩高山蔬菜种植基地,今年头茬蔬菜已经进入采收旺季,只见一座座错落有致的设施蔬菜大棚里“春意盎然”,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听说今年白扁豆采摘期延长到了11月份,那我们要做好防台风准备,确保大棚安全。”蔬菜大棚里,富山乡农办工作人员杨宇正在不断提醒农户做好防汛防台工作,保护好大棚设施。
自今年引入大棚设施后,村民种植的白扁豆、佛手瓜等高山蔬菜增产明显。“采摘期达到五个多月,相比露天多了两个月,如果露天卖10000元,大棚里则能卖13000到14000元。”今年,北山村种植户徐存宙流转15亩土地种上高山蔬菜,他乐呵呵地表示,村干部干实事,帮助农户引入了大棚种植技术,让高山农业减少气候的影响,今年增产达到30%。
丰收在望,北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翁则杨终于放宽了心。作为30多岁的年轻人,他对于传统农业并不内行,“我们下地干活的机会少,种植业里面的各个环节都不是很熟悉,所以上任之初,很多村民对我们是有质疑的,眼下我们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使大伙的看法有了变化。”
北山村地处偏远山区,由于交通不便、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等问题,多年来,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农业种植成了村民们唯一的收入。
上任村支书两年多的翁则杨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让村集体收入“破冰”,为此,他和村干部们决定在高山蔬菜种植上做文章,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
“上任之初,心里一直焦虑,我们村班子商量了两个月,考虑到露天种植一直以来收益较低,发展前景不佳。”翁则杨表示,“我们这里是天然的高山蔬菜适生区,如果将原先的露天种植升级为大棚种植,发展现代高效设施果蔬产业是不是能产生可喜的变化。”
说干就干,村委会决定先拿出了15亩土地建设试验田试试水,可难题不少。
“首先还是钱的问题,在建设高标准薄膜大棚,包括大棚钢架、饮水灌溉系统铺设,加上薄膜人工,这些都需要不少的资金。”翁则杨和大伙算了一笔帐,除了缺技术,大棚设施建设还需要六七万元投入。
就在犯难之际,北山村被列入了“红色根脉”强基示范村,于是村里面首先想到了依靠党建的多元力量来解决难题。
“我们本着兴产业、活经济、富群众的发展理念,第一时间联系区级部门、结对单位进行有效沟通,争取项目立项。”那段时间,富山乡党委委员曹人安组织村干部们拧成“一股绳”,跑部门、争项目、破堵点,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红动永宁共享计划和结对单位分别拿出技术、资金帮助村里解决了难题。
“我们村继续坚持‘党建引领经济发展、大棚带动人民致富’的发展理念,让村里面其他的种植户也加入我们共富大棚的项目,预计到明年,我们将新发展推广设施蔬菜农业大棚达50亩以上,村集体收入将从零元增加到10多万元。”翁则杨对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
重构产销链
拓宽群众增收路
“以前在田间要受雨打风吹,现在有了交易中心,我们再也不用半夜起床去卖菜了,从地头到市场卖菜也就是一会儿的功夫,省了人力、运费,方便多了!”这几天,富山乡高山果蔬交易中心建设项目即将竣工,说起“家门口”交易市场的好处,种植大户朱福根心里乐呵呵的。
该工程包括高山果蔬冷链服务中心和高山蔬菜服务中心,集农作物种植培训、检测、销售、包装于一体,为菜农和菜贩搭建了方便又规范的“买卖桥梁”,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把菜卖出去。这也正是富山乡党建引领发力、不断推动高山蔬菜走向大市场的有力举措。
“特别是新建设的高山果蔬冷链服务中心,能够延长保质期,以后我们再也不用担心高温天蔬菜腐烂的问题了。”种植大户翁哲丁说。
富山乡有高山果蔬种植面积近7500亩,年产值达4500多万元。但长期以来,地处山区的当地群众大都智能依靠自身力量销售高山农产品,加上市场竞争大,来回运输费用等支出,销售成本不低。
为此,富山乡党委政府从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出发,充分发挥“云上共富党建联盟”抱团优势,争取到省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筹集500多万元,先后建立“共富大棚”、高山果蔬冷链、高山果蔬交易中心等基础设施工程,拓市场、带务工,引领农户普遍参与的方式积极破题,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该工程预计今年9月份落成,围绕生产、储存、销售、提档升级,打造一站式系列化农产品服务体系,构建起产销一体的高山蔬菜产业链。”富山乡副乡长黄赟懿表示,将“田间收菜、地头喊价”的传统销售模式,引导为集约化、规范化的经营模式,受到群众欢迎。“乡政府还将联系外地客商到村内定期收购农户蔬菜,做到农户与消费者的无缝对接,避免了盲目种植销售。”
为做深特色农产业这篇文章,接下来,富山乡将在基层党建引领下,深化“云上共富”党建联建机制,深入东西部山海协作,围绕文旅产业共富、高山果蔬共富整体谋划,点滴做起,聚沙成塔,打通黄岩西部山区共同富裕的“最后一公里”,带领群众走向乡村振兴幸福路。
“我们将积极发挥党建联建作用,继续引入现代农业种植模式,努力构建生产稳定、产销衔接顺畅、质量安全可靠的现代化蔬菜产业体系,不断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深入推进乡村振兴,让群众的钱袋更加充实,让我们高山果蔬走向大市场。”富山乡党委书记金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