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城区到上垟乡,大概29公里,驾车需一个半小时左右。这段路程,上垟乡湖滨村的农村工作指导员杨昇再熟悉不过。今年4月,杨昇成为了一位区法院派驻上垟乡湖滨村的农村工作指导员,就此他开始频繁地往返于两地之间。
深入群众了解民意
“到村庄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详细了解全村的基本情况,这样才能开展接下去的工作。”杨昇说。湖滨村是由原来的潘山头、董岙、后园、西山下这四个自然村合并而来,共有户籍人口987人。杨昇为尽快适应指导员的新身份角色,前两个月,他几乎每天都待在村里,除了积极参加村两委会议,了解村里基本情况,他还与村干部们一起走村入户,与村民拉家常、听民声、察民情,用最快的时间把村里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到6月底,杨昇基本走遍了全村的4个自然村。之后,他将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自己看到、了解到的一些情况进行整理,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和建议,专门在村两委会上讨论解决。
杨昇作为区人民法院派驻的农村工作指导员,积极利用自身优势,为村民进行纠纷化解,缓和邻里矛盾,促进村民和睦。村民但凡有法律问题需要咨询,他都积极为村民答疑解惑,以减少不必要的诉累。“湖滨村留守居住的村民大多是老年人,年轻一辈基本上都外出种瓜,老年邻里之间偶尔因为房屋、田地周边的小事吵架,产生小纠纷、小矛盾。”杨昇告诉记者,“之前有一个阿公在自己菜园里摘菜的时候,有烂的菜叶可能就随手一扔,那旁边的邻居就有意见了,基本上都是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产生的矛盾纠纷。”
因为村中留守老人多,杨昇多次在村中走访时向老人们宣传防诈骗知识,告知陌生电话不乱接,陌生人不轻易转账,如有类似诈骗情况及时与子女或村干部联系帮忙确认等。在他努力下,村里老人的防诈骗意识也普遍提高。
此外,他还多次联系区人民法院、区人民检察院及区妇联等单位,在村部开展了诸如“以爱之名,以法之力,守护特殊妇女权益”等多方位的法治讲座,提升村民的法律保护意识。
改善村居提升设施
“作为一位农村工作指导员,干的不是轰轰烈烈的大事,更多的是服务于村民的一些小事、琐事。”这是杨昇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湖滨村是长潭水库库区最里面的村落,虽处库区上游,但村民的饮用水及水利等问题却得不到有效保障。
“在每次的走访或是每个月的党员大会中,都会有部分村民反映用水问题,经过了解后,我知道这个问题已经存在很久了,村民的诉求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杨昇说,“像后园自然村经常有村民反映饮用水脏、水黄、有泥沙等问题。”
在了解到情况之后的两个月里,杨昇基本上每天都在为村里的水利项目建设而奔波,他多次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交流。在他的努力以及区水利局、乡政府的支持关心下,最终潘山头、董岙两个自然村的自来水表完成了安装,后园自然村与宁川供水公司完成了对接,将在年底前安装自来水净化设备,西山下自然村的自来水由于水泵老旧不能用,水压供应不足,现在也已经得到了重新更换及安装。
“接下去,我也会继续对接宁川供水公司,为西山下自然村重新建设拦水坝及重新铺设饮用水管网,让村民们都喝上放心水。”杨昇说。
由于湖滨村村民房屋大多沿长潭水库边缘呈狭长型分布,进村主干道两旁常堆积着村民自行收集的柴火、作业农具等,虽然村道旁配备专门的分类垃圾桶,但村民垃圾分类意识淡薄,还是随意投放。
为改善这一情况,杨昇主动带领村干部们进行村容村貌提升,全面开展村庄环境整治,确保环境整洁并落实常态化管护。同时为配合多城同创工作,自4月起,每半月他就和村干部一起对村道及村民房屋周边环境进行卫生检查,并组织党员干部专门定期打扫;积极向村民宣传公共卫生、垃圾分类知识,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做好示范户评比工作等;另外他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加强农村公厕管护,确保本村范围内公厕干净整洁,设备可用,保持良好村容村貌。
多项举措温暖人心
“湖滨村现在居住的大多以老年人为主,年轻人基本都外出种西瓜去了,又因为太靠近长潭水库,受到环保等因素制约,村民及村集体收入微乎其微,我就想着能不能有什么途径可以增加村集体收入。”杨昇说。
推动共富工坊建设,为低收入村民及在乡没有工作的村民提供就业机会;利用各村民庭院、房前屋后、拆后闲置地等土地,打造一米见宽、便于生产劳作的高颜值、高效益的“一米菜园”,盘活零星空地,促进农民增收;利用原先租入的空地及村里现有资金,在潘山头自然村长廊旁新建约200平方移动大棚,作为6、7月份枇杷、杨梅等农产品交易集散中心,便于村民统一出售,提高交易价格,促进增收。这些好点子的背后都有杨昇的一份力量,他及时了解该村经济发展情况和当前工作重点,做好村民的致富引导员。
在平时的走访中,杨昇还发现湖滨村内贫困村民较多,且有部分是残疾人士,他们年事已高,身体较差,大多独居无人照应。杨昇十分重视他们的情况,5月中旬,他积极联系了区人民法院的党支部,和支部代表们一起对这些困难群众或党员进行走访慰问,为他们送去大米、油等生活物资及慰问金,带给他们关爱与温暖。通过他的努力,区人民法院党支部也表达了长效温暖走访意向,今后将不定期在节假日等时间进村走访慰问困难村民。同时,杨昇还联系了一些其他单位也对湖滨村的困难残疾群众进行了看望慰问。另外,他在得知困难户家中有留守儿童或适龄上学的儿童时,还以村党支部的名义向他们赠送图书、文具等,让困难群众切实感受到湖滨村是个温暖的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