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吴德标经上级选派,担任屿头乡金廊村农村工作指导员兼第一书记,自此,他的工作、生活就与金廊村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作为土生土长的屿头乡人,吴德标扎根当地,原任职于宁溪供电所的他,凭借着自身多年电力检修的经验,守护着一户户农村家庭的“光明”。
实干笃行维护村庄用电安全
金廊村是我区西部屿头乡的一个小村庄,处于长潭水库腹地,三面环山,因长潭水库流域水源地保护对产业发展的限制,村内无法发展工业企业,村民大多外出务工,留下的多是留守老人,是典型的“空心村”。
“既然来了,那就得做点什么。”自毕业后,吴德标扎根西部地区,一干就是22年,工作片区涉及10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60多个台区、4800余户农村用户。他常年奋战在抢修一线,对各个村庄环境、情况等了然于胸,被人称为“活地图”。因此他最先做的一件事,便是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维护好村庄的用电安全。自驻村起,吴德标便向所有村民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号,“大家有什么和用电相关的,或是其他问题,都可以给我打电话。”
“我这个电灯不亮了,什么时候能来给我修修吗?”
“没问题,这家修好我就赶过来。”吴德标几乎将手机用成“维修”专线,时不时就能接到村民的电话,而他也总是立刻就有回应。
自担任金廊村农村工作指导员以来,全村的用电保障工作就成了吴德标的心头事,由于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村里基本上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的用电安全,吴德标总是十分牵挂。
“阿婆,家里电路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异常情况?”除到村民家中维修电路外,巡线时吴德标也会到老人家中瞅瞅电表是否正常工作,仔细勘查电路。此外,也常有乡亲让他帮忙缴纳电视费、帮忙换个灯泡,吴德标都会力所能及地帮帮忙。村民每每碰到他,都会热情地邀请他来家里坐会,如果临近饭点,还会邀请他留在家里吃饭。
“谁家的电路有问题,一个电话吴德标会去帮忙解决,村里不管有什么事,他也都会主动参加。”金廊村村委会副主任章明沛表示,在吴德标的积极争取下,有几个项目也在村里落地,村庄发展越来越好。
不止如此,在这五年间,吴德标心系村庄用电安全几乎没什么节假日,他主动放弃休息时间,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时光,为村民维修电路,和群众拉家常。接触得多了、聊得多了,大家慢慢觉得这个农村指导员不只是虚职,而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带头人”。也正因村民们的认可,吴德标在这个小山村一待就是5年。
凝心聚力助推各项事业发展
提升造血动能,增强村庄内生动力。随着屿头乡富美乡村建设的持续推进,吴德标在谋划共富的道路上,开始了奔波忙碌。2022年,为激发村民对于环境保护的热情,也为了增加村民福利,在吴德标与国网台州市黄岩区供电公司的共同努力下,台州首家“电力爱心超市”落地金廊村。
“我看到我家附近树碰到电线了。”
“我们核实清楚后,就把积分给你加上。”“电力爱心超市”落地后,金廊村村民微信群中,时不时会出现类似的对话。金廊村和周边的村民们可以通过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生态环境保护、提交用电安全隐患提醒等方式获得积分,用于兑换米、面、粮、油、牙膏等生活必需品。
吴德标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激发金廊村群众内生动力,引导当地农户主动学习劳动技能和就业务工,促进农民持续就业增收。”自“电力爱心超市”运营以来,总计开展各类帮扶活动11次,义工、志愿者参与110余人次,发放超过2万元的爱心物资,今年以来,国网对该项目进行授牌验收后,更是有源源不断的爱心物资补充到爱心超市。
此外,由于住房需求的增加,金廊村引坑新区连片开启新民居的建造工程,村内需另外架起架空线用于高压电传输,但高耸的铁塔、盘绕的线缆,会导致村民抬头便是蜘蛛网般的天空,容易拉低乡村“颜值”,不利于未来村庄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也阻碍了土地开发利用建设。为优化村庄区域规划布局,工程建造中吴德标特意帮忙引进了电缆上改下项目,总投资超50万元,建成后可以极大地预防村民尤其是老人的触电风险,同时抬头可见蔚蓝天空。
驻村多年,吴德标的心早已和这片土地紧密相连,因此他十分牵挂着村庄发展,想着如何能够促进村庄踏上共同富裕的道路。目前,金廊村仅有飞地抱团、水库移民等有关收入,村集体经济较为薄弱。为此吴德标通过平台申报,希望通过“一起种太阳”项目,在网上筹集资金用于光伏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并与村干部商议在村庄演太线周边周边种植观赏性强的花木等,吸引人流量,发展旅游产业,以增加村庄集体经济。“如果项目顺利落地,即使以后我不驻村,村里也能有稳定的收入。”吴德标说。
对于金廊村来说,电力足了,旅游项目进来了,产业也跟着兴旺起来,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住回村里,发展潜力得到了提升。“驻村一天就得踏踏实实干一天,尽可能为村庄发展作贡献。”吴德标十分坚定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