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黄岩支站 
您现在的位置: 黄岩新闻网  >  乡镇聚焦
院桥高台狮舞: 代代传承的“武狮子” 耀舞橘乡
2024年12月10日 16:33 来源:今日黄岩 【进入论坛】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狮子被视为瑞兽,寓意吉祥如意。每逢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常以多种多样的狮舞助兴,寄托人们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祝愿。

  院桥高台狮舞,前身是“南乡北狮”,也称“南乡武狮”,是一门集武术、舞蹈、锣鼓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它起源于清代初期,村史记载可追溯到清代道光年间。2009年6月,院桥“南乡北狮”被列入黄岩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台州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6年12月,院桥高台狮舞被列入浙江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郑朝叶是院桥高台狮舞的第六代传承人,12岁开始习武,师从当地武术名家,主习南拳,兼修花拳洪拳,熟练掌握刀枪剑棍、回马镖等多种武术门类。良好的武术功底为他传承狮舞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他的创新发展下,院桥高台狮舞变得更具观赏性和技术性,并以其独树一帜的艺术魅力和精湛的技艺赢得了广泛赞誉。

  命运多舛自强不息

  “好!好!漂亮!”“再来一个!”……

  前不久,在院桥镇的共富市集上,一段精彩纷呈的舞狮表演赢得现场观众阵阵喝彩。伴随着狮鼓铜锣激昂的鼓点,身着华丽狮服的表演者们在数十米高的高台上翻腾跳跃,动作惊险扣人心弦,为活动增添了无比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浓郁的喜庆色彩。人群中,一位古稀老人看着台上的舞狮和周围激动欢呼的人们,脸上露出了欣慰的微笑。老人叫郑朝叶,是院桥高台狮舞的第六代传承人,也是院桥高台狮舞队的创始人。

  “我早就不上台表演了,只在台下给他们一些指导意见,你看,他们跳得多有活力。”郑朝叶笑着说,声音依旧中气十足。

  郑朝叶是地地道道的院桥镇人,1950年出生于郑家洋村(现前郑村)的舞狮世家。从小,郑朝叶就看着父亲郑仙昌在家乡的节庆活动上表演狮舞,父亲的每一招每一式都让他印象深刻。

  “我父亲是高台狮舞第五代传承人,他在我8岁时就去世了,那时虽然我年纪小,学起舞狮却很有天赋。”郑朝叶说,父亲去世时,正值饥荒之年。当时,他和哥哥尚且年幼,几乎没有能力养活自己,常常被人欺负。“大锅饭吃不饱,我就和哥哥去挖草根、烂菜叶,那时我就告诉自己一定要强壮起来。”郑朝叶说。

  为了防身健体,12岁时,郑朝叶拜师朱永福学习七步拳、鸡形拳等,打下良好基本功后,他又到各地拜名师学武艺,十多年的时间里,他学会了八卦四面掌、麒麟棍、点穴擒拿、南拳、红拳……直至25岁,郑朝叶终于艺成出师。

  “我那时走南闯北学武,以教拳、保镖为业,后来回到家乡总算是安定下来。”郑朝叶说,当他再回到院桥时,也在当地教拳授课,虽有了一技之长,心中仍割舍不掉对狮舞的情节,“我和我几个师兄弟商量一下,要把舞狮这门技艺重拾起来。”

  1976年,郑朝叶和师兄弟周文青、林如堂在院桥组建高台狮舞队,平时除了教学员练武,还会一起练习舞狮步法和动作。“在武术上我们是师兄弟,在舞狮上,我是他们的师父。”郑朝叶笑着说。

  创新传承狮舞飞扬

  舞狮有南北之分,而院桥高台狮舞的前身即为“南乡北狮”,也称“南乡武狮”。郑朝叶习武多年,基本功扎实,重拾舞狮并不算难。而且,为增加狮舞可看性,他以北狮高大威猛的造型和动作为基础,将北狮套路糅合进了台州南拳,极具本地特色。观赏性提高的同时,舞狮人的动作难度也在不断提升。

  “不习武根本舞不了高台狮子。舞狮人一定要习练台州南拳,有着良好的武术功底,才能更好地突出武舞一体。”郑朝叶说。在表演形式上,院桥高台狮舞结合了武术、杂技和舞蹈等多种元素。其以地面舞狮开场,一人带球领狮,双狮或多对狮子表演,着重于表现扑、跌、翻、滚、跳跃等。落地开四门后,再由一张八仙桌,至两张、三张,一直至十张桌子,搭成“品”字型高台,顶端放置梅花桩,狮子在桌上扑跌、跳桌、朝拜、钻洞、戏球、跳桩,并在梅花桩上坐顶上肩、绕桩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表演。在表演中融入江南水乡的柔情来展现狮子的表情,如嗔、愕、喜、惧,再加搔痒、舔毛、谈情、抢球等动作,最后下高台,以狮子抢球、戏球结束。通过表演者的精湛技艺和默契配合,院桥高台狮舞将狮子的威猛、灵动和憨态可掬展现得淋漓尽致。

  “高台上的舞狮动作比地面上更加惊险刺激,是一般的舞狮表演难以相比的,尤其在梅花桩上舞,即使是学武出身,也不一定能把控得好。”郑朝叶的徒弟王小明今年49岁,他在舞狮队中主要担当狮尾,不仅要表演腾空跳跃等高难度动作,还要保护好狮头免遭坠落,“狮头本身重量加上表演者重量达到150多斤,这需要狮尾表演者具有强大的四肢爆发力,不然做不了狮尾。”

  早期,院桥高台狮舞设立的梅花桩为直径约20公分的木桩,放置在叠起的八仙桌上时并不稳固,狮子跳上梅花桩还会引起晃动,增加了跌落风险。为了确保舞狮人安全,降低风险,2004年,郑朝叶将梅花桩改为直径较长的圆盘铁桩,并且将把狮头重量从40斤减轻至15斤,狮身从两米多长改为一米五左右,既展现出狮子的威猛刚劲,又让舞狮者更加灵活。

  师徒一心共创辉煌

  2013年5月,郑朝叶牵头成立了台州市黄岩区院桥高台狮舞研究会,并担任会长职务。此时,他的身边已经汇聚了数十位武术基本功扎实的弟子。茅昌樑、潘建勇、章卫平、周仙鉴、王小明、粱夏、章国建、鲍韩……在院桥高台狮舞研究会的宣传墙上,高台狮舞第七代传承人的人数已达8名,他们都是目前院桥高台狮舞队的中流砥柱,在高台狮舞的传承中同样作出重要贡献。

  “我们大多从小习武,平时郑老师除了会教大家武术,还会教习舞狮动作要领。”周仙鉴是高台狮舞区级代表性传承人,他曾师从武术名师符鹤龄,后跟随郑朝叶学习南拳,并在舞狮队中担任狮头角色,“现在狮舞的内容中也有我们师兄弟共同讨论创新的动作。只要有时间,大家都愿意到研究会里练一练,都是真心热爱这项传统技艺。”

  “当我穿上舞狮服,站在台上表演时,听着人们此起彼伏的叫好声,会越舞越激动,甚至舞上数小时都感觉不到疲惫。”章国建说,一般舞狮表演持续时间从五、六分钟至数个小时不等,而舞狮队的演出费全都上交研究会,以备发展所需。即使个人没有收入,大家也会积极参加舞狮活动,从不喊苦喊累。“有一次我们为一个街道的元宵节做表演,上场连续舞了6个多小时,结束时才发现,我的手都被狮头磨出血来了。如果不是真心喜欢这项技艺,根本坚持不了。”章国建说。

  在郑朝叶及其弟子们的努力下,院桥高台狮舞已成为黄岩、椒江、路桥、温岭等地民间表演节目的标杆。2014年春天,郑朝叶和舞狮队被邀约至杭州参加表演,获得了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群众文艺展演活动金奖。2016年12月,院桥高台狮舞还被列入浙江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无论是在节日庆典、文化活动还是旅游观光中,院桥高台狮舞都是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年差不多有十几场的表演,春节前后会特别忙。有些地方的舞狮队还会邀请我们去教学交流,传授他们新动作。”郑朝叶自豪地说。

  为了让更多年轻人近距离地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台狮舞的独特魅力,早在2014年,院桥高台狮舞走进院桥初级中学校园。此后十年间,每逢周三,郑朝叶和弟子们都会出现在院桥初级中学的操场上,“郑老师去学校教习的时间最多,我和其他师兄弟偶尔也会一起去。”周仙鉴说,院桥街道和学校都很支持“非遗进校园”教学活动,精心购置舞狮专用设备、专用道具及服装,鼓励学生参加舞狮训练。

  如今,院桥高台狮舞的第七代传承人大多已经步入中年,他们渐渐离开高台狮舞的舞台,转向培育下一代传承人的工作中。而令人欣慰地是,郑飞扬、金辉、章子豪、丁晨远、叶开宇等组成的年轻一代的高台狮舞传承人队伍正逐渐形成。

  “舞狮队中最小的孩子年龄只有十七八岁,正是人生最朝气蓬勃的时候。我很放心把传承高台狮舞的重任交在他们手上,相信他们一定会把它发扬地越来越好。”郑朝叶笑着说。

【作者】: 记者 张 芮 【编辑】:朱慧益
推荐阅读

高温,对于很多室内工作的人而言,或许只是一个数...【详细】

近日,北洋镇康山村的村民牟永胜,种的南瓜大丰收了...【详细】

在橘乡,“全民健身日”这天,城区的大街小巷也...【详细】

最新热点+更多
全市深化“三化十二制”推进党建引领基层...
包顺富专题督导环境整治工作
央媒省媒齐聚黄岩 探寻蜜橘产业共富“密码”
全市深化“三化十二制”推进党建引领基层...
央媒省媒齐聚黄岩 探寻蜜橘产业共富“密码”
上垟乡开展“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
2011年03月01日 黄岩新闻
城南派出所:实字当头全力推进禁毒工作新局面
禁毒宣传进文化礼堂
在新征程的赛道上奔赴未来 ——“三化十...
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 北洋:生态...
黄岩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34号 浙ICP备08109618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476507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黄岩新闻网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