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田乡地处黄岩西部,南邻雁荡山,西接长潭湖,全乡多山地,平均海拔约400米。独特的高山环境,造就了平田乡得天独厚的绿色农业资源,却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平田的发展。
近年来,平田乡依托党建引领,充分利用“青山绿水”这一自然财富,不断推动农业经济与文旅经济发展,以生态共富为目标,持续提升当地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数字赋能共富工坊再升级
近日,在平田乡天灯洋村的黄岩神农铁皮石斛种植基地里,乡里的几名党员干部搭档电商主播,正卖力推销着当地特色农产品,吸引了不少线上顾客下单。
如今,在平田乡,电商直播带货已是常态。去年以来,猕猴桃、杨梅等特色水果及石斛、浙贝、黄精等中药材陆续上线电商平台。
“现在时代变了,我们的农产品不用自找门路销售,通过线上平台就可以售出,方便了很多!我家种了5亩杨梅,去年年收入超10万元,真的很感谢乡里的帮助!”平田乡青龙岗村村民老牟激动地说。
如果把以实体制造为主的共富工坊称为致富引擎的1.0版本,那么数字赋能下的电商共富工坊则是2.0版“致富引擎”。
去年以来,平田乡围绕“数字赋能”,积极申请电商直播共富工坊落地,打造集展示与直播双重功能为一体的电商共富基地。同时,统筹引导乡内12家共富工坊、18家农旅企业建立“多彩农旅”产业联盟,广聚乡内农产品资源,集中进行线上销售,打造“平田”土特产品牌标识。此外,乡党委政府还对接专业电商团队对当地种植大户进行培训,并积极对接奥特莱斯商城等直播平台,力求扩大直播影响力,打通“土特产”线上销售新路径。
据悉,自直播活动启动后,辐射网络流量6000万余人次,带动周边果蔬农产品销售70余万元。
“目前,我们还充分利用影视综艺效应,提升天空之城‘小橘灯’共富工坊的热度与知名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设文旅项目,吸引更多游客来平田游玩,从而带动当地村民增收。”平田乡农办工作人员姚冠说。
多渠道增收生活更有“滋味”
春节期间,平田乡的天空之城、浙东十八潭等景区成为不少群众短途旅游的目的地。游客一多,景区门口的小摊也多了不少,有卖茶叶蛋、麦鼓头等特色小吃的,也有售卖番薯干、红薯粉等土特产的。
“现在景区门口划分出一块区域给我们做小生意,能赚点钱贴补家用,现在收入比以前增了不少。”农户李阿姨说。
在平田乡,低收入农户们除了前往共富工坊、农产品合作社就业外,还可以选择搭乘文旅的“快车”——依托各个景区与旅游路线开展零售。
“平田地处高山,村民收入以生产农产品为主。在开辟景区附近的售卖点外,我们也充分整合全乡的农旅资源,把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与景点串联起来,打造特色的,好吃、好玩、好看、好买的旅游路线。”平田乡副乡长卢迪说。
去年,平田乡党委政府会同“多彩农旅”产业联盟,针对白沙枇杷、杨梅、蟠桃等特色农产品丰收季,推出应季的平田特色农旅路线,借此推介平田特色产品,让农副产品有更多销路。
此外,为进一步拓宽低收入农户的增收渠道,平田乡还在全乡增设了12个低收入农户公益性岗位,以保洁、巡逻等工作内容为主,为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低收入农户提供稳定的工作机会,既改善他们的经济状况,也增强了低收入农户的自信心和社会认同感。
多措并举物质精神偕同共富
除就业扶持外,平田乡还在教育扶持、健康扶持以及住房扶持等多方面持续发力。
近日,就读于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的张同学就收到了乡里发放的助学补助,这笔款项犹如及时雨,让她能继续读书圆梦。
小张激动地说:“这个政策对我帮助很大,我的父亲刚刚过世,母亲也抛弃了我。我没有其他经济来源。这个补助缓解了我的经济压力,帮助我完成学业,感谢党委政府的帮助。”
对于西部山区不少低收入农户家庭而言,读书是改变孩子命运的最佳途径。为进一步引导和支持低收入农户家庭子女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加大教育扶持力度,目前,平田乡对低收入农户家庭子女中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且符合资助条件的,每生每年一次性给予3000元的助学补助,减轻学费压力。
与此同时,在住房保障方面,平田乡也下了不少工夫。去年以来,全乡陆续推动危房改造、异地搬迁等项目,近几年,完成异地搬迁项目6户8人,不少低收入农户的居住条件得以改善。
“以前我家房子确实破烂,有的地方下大雨的时候还漏水,重建后住得舒心多了。”村民叶招英说。
此外,“就医难”也一直是平田乡村民们的苦恼之一。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当前,平田乡通过党建联建机制,积极对接相关部门与社会资源,完善医疗救助体系,不定期组织免费体检和健康知识讲座,让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财有所得、居有所安、病有所医、邻里和睦……眼下,平田乡通过一系列精准有效的扶持措施,全方位、多维度地帮扶低收入农户。未来,平田乡将继续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优化完善扶持政策体系,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目标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