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黄岩支站 
您现在的位置: 黄岩新闻网  >  新闻在线  >  黄岩新闻  >  黄岩社会
以非遗为笔,书写城市文化自信
2025年05月07日 15:46 来源:今日黄岩 【进入论坛】

  “五一”期间,“十里红妆 一城橘香”zui黄岩非遗文化年活动正式启动。这场融合传统技艺、数字科技与民俗展演的文化盛宴,吸引了众多市民热情参与。活动期间,长桌宴、非遗市集、永宁官河十二时辰、宋式婚礼以及官河夏启宋韵美学生活周等系列活动也相继拉开帷幕。

宋式集体婚礼浪漫启幕,非遗互动共绘文化长卷

  5月1日下午,永宁幸福岛上红绸翻飞,伴随着喜乐鸣鼓声,两艘喜船缓缓驶向江心,八对新人身着华美宋式婚服,以船为媒,开启了一场穿越千年的水上婚礼。在司仪的引导下,新人们依循传统的宋代婚俗礼仪,相继完成拜花堂、新妇却扇、新婿压簪、沃盥之礼、合卺礼、解璎结发等环节,在雅致婉约的宋代风韵中,许下一世之诺。

  “我们一直很喜欢传统文化,这次能体验宋式婚礼,感觉特别有意义。”新人王奕怡牵着丈夫的手,眼中满是欣喜,“这样的仪式,比西式婚礼更有韵味,也让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华婚俗的厚重。”

  这场集体婚礼不仅是一场仪式,更是一次生动的文化传承,让围观市民沉浸式体验了宋代婚俗的雅致与浪漫。“仪式感拉满,我看得十分激动。整个婚礼的流程很隆重也很有特色,我祝福他们。”市民陶冬初说。

  同样热闹的还有五洞桥区域,表演类、展示类、美食类、互动类非遗项目沿河而设。

  在五洞桥的非遗市集上,一件件精美的翻簧竹雕作品静静地陈列在桌子上,引得过往的游客和行人惊叹连连。作为省级非遗传承人的顾启望老师则手拿刻刀,专注地雕刻着一件新的作品。

  “请问我可以试试吗?”来自安徽的小戴已经在摊位前驻足了好一会儿,看着这些精美的作品心中充满了好奇。

  “可以的。”随着话音的响起,顾老师抬起头来,微笑着递给小戴一把刻刀和一片竹簧,并在一旁认真地指导着小戴。小戴一边聆听顾老师的讲解,一边用心感受刻刀在竹簧上的每一次滑动。渐渐地,一个叶片图案在小戴的手中呈现出来。

  “这个看着挺简单的,但实际操作起来可太难了,就这个简单的小叶片我就花了挺长时间的。”小戴说。

  而在剪纸摊位前,省级非遗剪纸传承人沈雷老师,正手持剪刀,在红纸上灵活穿梭,不一会儿,一幅精美的剪纸作品便跃然纸上。他身旁围满了前来学习和观赏的市民,其中不乏小朋友和外国友人。沈雷老师耐心地教授着剪纸的技巧,一边示范一边讲解。

  沈雷老师感慨地说,“这次的非遗活动邀请了我们黄岩本土的这么多国家级、省级非遗匠人到现场,在这里,大家不仅可以互相交流技艺,也让更多的民众了解这些非遗项目,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尤其是看到这么多小朋友对我的剪纸感兴趣,我真的很开心。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够让他们从小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传承意识。”

  五一“食”光里,200人长桌宴共品黄岩非遗美食

  五一假期,“zui黄岩非遗文化年”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5月1日—3日,每场200多人的长桌宴成了活动的一大亮点。天南海北的食客们欢聚一堂,共同开启了一场别具风味的食饼筒盛宴,沉浸式感受黄岩特色美食的独特魅力。

  活动现场,长桌一字排开,场面壮观。顺记餐饮的工作人员查小雪穿梭其中,热情地为食客们服务,并不时介绍着食饼筒的独特之处。

  “我们黄岩的食饼筒,讲究的就是一个‘包罗万象’!”查小雪一边将装满食材的大圆盘端上桌,一边笑着介绍,“您瞧这盘里有卤肉、黄鳝丝、鱿鱼、猪肝、虾仁等16道时令食材,荤素搭配,鲜香诱人。再配上这薄韧的面皮,一卷一折,便是满满的家乡味道。”说着,她还现场演示起包食饼筒的技巧,“摊面皮的面浆可是关键,得把小麦粉加水调成胶糊状,不停搅动,直到筷子插在浆中而不倒才行。包的时候力道要适中,太用力容易破,力道小了又不够紧实,这里面的学问可多着呢!”

  来自上海的游客王一博被这热闹的氛围吸引,满怀期待地坐在桌前。作为资深美食爱好者,王一博此次专程为“寻味”而来,对黄岩美食充满好奇。然而,面对食饼筒,这位“美食达人”却犯了难——从未尝试过的他,不知该如何下手。

  “您先把喜欢的菜夹一点放在面皮上,每种食材都来一点,口感更丰富。然后从一端慢慢卷起,把‘尾巴’收起来,再浇上一勺红烧肉汁,这滋味,保准让您难忘!”在查小雪的耐心讲解下,王一博依葫芦画瓢,小心翼翼地夹菜、铺菜、卷饼,动作略显生疏,却十分认真。

  “包食饼筒还有这么多技巧,太有意思了,我这一囗咬下去,各种食材在齿间交织,蔬菜的香甜混着饼皮的软糯,还有满满的肉香和海鲜的鲜味。”王一博不禁赞叹道,“太绝了!薄韧的面皮裹着各种食材,在嘴里层层散开,每一口都是不同的惊喜,果然不虚此行!”

  同桌的食客们见状,纷纷笑着分享起自己与食饼筒的故事。“食饼筒是我们黄岩人立夏必吃的美食,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秘方’,但不管怎么包,吃的就是这份热闹和团圆。”一位“老黄岩”热情地向王一博介绍道,“小伙子,你别急着走,吃完去非遗市集逛逛,翻簧竹雕、小南门纸扇都是特色非遗,晚上还有新前武术、南太极表演,可精彩了!”

  “这场长桌宴,我们不仅让游客们品尝到了舌尖上的非遗美味,更通过食饼筒这一特色美食,展现了黄岩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风土人情。”黄岩餐饮协会会长王以洲介绍,在这个五一假期,通过美食与非遗文化相互交融,为人们带来了一场难忘的味觉与文化盛宴,也让黄岩的特色美食与非遗文化借着假期的热度,走进更多人的视野。

  科技光影织就时空画卷

  “哇,妈妈,你看!这个无人机太神奇了,居然像孙悟空一样会变身!”“确实很神奇!短短十来分钟就变化了这么多图案!”5月1日至5月2日两晚,在一声声惊叹声中,人们在永宁江畔享受了一场科技与文化的“盛宴”。上千架无人机在技术人员的精准操控下,仿佛拥有了生命。这些飞行器或聚或散,以科技的笔触,在浩瀚的天幕上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随着无人机方正的不停移动变化,“十里红妆一城橘香”八个大字跃然空中,不仅让人们梦回南宋婚嫁的盛景,还勾勒出黄岩作为千年橘乡的深厚底蕴,让人们对这片弥漫着橘香的土地充满了无限遐想。紧接着,“橘神”形象凌空而立,古老传说中的神秘魅力在无人机的光影交错中被重新唤醒,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关于橘子的古老传说之中。

  随着表演的推进,黄岩的非遗文化也以立体光影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这些传统技艺,在无人机的演绎下,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让古老的文化遗产在现代科技的映衬下更加熠熠生辉。宁溪糟烧的古朴酒坛,在夜空中缓缓升起,那醇厚的酒香似乎穿越时空而来,让人沉醉;翻簧竹雕的细腻纹样,则在光影的变幻中展现出匠人的精湛技艺;十里铺高跷则通过无人机的光影变换向人们展现黄岩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而在另一边,官河水街的“宋夏风物·有戏开场”黄岩非遗文化年官河夏启宋韵美学生活周活动也拉开帷幕。从5月1日至5月5日,这里成为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交相辉映的绝佳舞台,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夜幕低垂,官河水街在灯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古色古香。两岸的建筑与灯光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穿越时空的氛围。随着一曲悠扬的越剧旋律悄然响起,舞台前聚集了不少越剧迷。

  “前几天,我就听家里人说这几天官河水街上会有越剧表演,总算让我盼到了。”市民陈晨一边跟着哼唱,一边兴奋地告诉记者,很开心能够在家门口欣赏到如此精彩的越剧表演。

  只见南官河里,雾气缭绕,水上舞台在灯光的映衬下宛如仙境一般。一艘艘小船被装饰一新,演员们则身穿华美的戏服,在船头演绎着十八相送、白蛇奇缘等剧目。

  除了极光光影秀和越剧表演外,官河水街上还有众多非遗文化节目精彩亮相。非遗鱼灯舞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精湛的舞蹈表演,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只见一条条色彩斑斓的鱼灯在空中翻飞,仿佛一群活泼可爱的鱼儿在水中嬉戏,让观众们目不暇接。而非遗碳花舞则以其惊险刺激的表演形式吸引了众多目光,演员们手持燃烧的碳花在空中舞动,形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令人叹为观止。

【作者】: 记者 章鸣宇 胡雨韵 吴宣仪 【编辑】:朱慧益
推荐阅读
最新热点+更多
全市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台州工作会议召开
全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黄岩工作会议召开
包顺富督导“十里红妆 一城橘香”zui黄岩...
我区入选全省首批技能型社会建设专项激励地区
全市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台州工作会议召开
上垟乡开展“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
2011年03月01日 黄岩新闻
城南派出所:实字当头全力推进禁毒工作新局面
禁毒宣传进文化礼堂
凝聚磅礴伟力 奋进伟大征程 ——热烈祝贺...
黄岩:破题“三大差距”,开启奋进新程
黄岩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34号 浙ICP备08109618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476507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黄岩新闻网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