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公布首批技能型社会建设专项激励地区名单,我区凭借扎实的产业基础与人才培育优势入选,获得省级财政专项激励。这一政策红利为我区推进技能提升工程、加速产业革新注入强劲动力,更为模具制造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走进浙江台州美多模具有限公司的智能化制造车间,“浙江工匠”杨炯正带领技术团队开展模具精细化加工培训。他以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依托,通过精密操作演示与深入浅出的理论讲解,将复杂的模具加工工艺倾囊相授。
“现在培训频次很高,技术部门每周都会组织专项课程。通过系统性学习,我们能有效规避以往的操作误区,积累更多实战经验。”该公司模具工人李洋彬在参加现场培训后分享道。
近年来,我区始终秉持“以产业聚技能、以技能兴产业”的发展理念,着力打造“黄岩智造工匠”区域品牌。此次入选省级激励地区后,我区进一步锚定目标,将从完善技能生态体系着手,通过强化高技能人才政策保障、深化产教融合等举措,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未来,我区将定期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进企破难助企行”等系列活动,推动技能人才培育与产业需求深度对接。
在政策激励与财政支持下,高质量技能培训将成为黄岩模具企业的常态。“政策东风为企业和技能人才发展按下‘加速键’。现在不仅有公司内部的部门轮训,每月还会参与社会化技能培训,为行业从业者提供技术指导。政府配套的差旅补贴等政策,解决了后顾之忧,让工匠们能更专注地传承技艺、培育新人。”杨炯说。
作为“中国模具之乡”,我区现有模具、配件及装备专业企业超4000家,从业人员达15万余人。随着模具塑料产业向高端智造转型,技能人才供需矛盾日益凸显。此次借势省级激励政策,我区将以模具行业为突破口,创新建立“职工增技、企业增效、职工增收”协同发展机制,推动企业构建科学的技能人才薪酬体系,实现人才价值与企业效益的良性互动。
“政策激励为企业注入资金活水,让我们能够引进优质培训资源,打造更完善的学习平台。同时,政策鼓励校企合作,未来企业可直接从职业院校定向吸纳专业人才,有效缓解人才缺口问题。”浙江凯华模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过说。
到2025年底,我区将实现技能培训基地及站点在区级和重点乡镇街道的全覆盖,建成一批技能型乡村(社区)与示范企业;到2026年底,技能人才队伍规模与质量将显著提升,高技能人才占比实现跨越式增长。随着技能型社会建设稳步推进,我区模具产业正以人才为引擎,向着“智造高地”的目标全速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