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黄岩支站 
您现在的位置: 黄岩新闻网  >  乡镇聚焦
平田:红色资源“串珠成链” 革命老区奏响全域共富曲
2025年08月11日 10:52 来源:今日黄岩 【进入论坛】

  阳光漫过平田乡桐树坑村的屋檐,樟树叶在光影里舒展摇曳。近日,该村红色旅游驿站星火剧场的帷幕拉开,实景话剧《高山上的战斗堡垒》正式开演。当“通讯员”冲破浓烟扑到台前时,观众们紧张地攥紧拳头——这场以台属特委11年斗争史为蓝本的沉浸式演出,让红色记忆再一次被点燃。

  平田乡地处我区西部山区,群山环抱,生态优良。桐树坑村,恰似400米高山上一颗闪耀红色光芒的“明珠”,为这片土地注入深厚的人文底蕴。近年来,当地以“桐坑星火”为引擎,让红色资源从历史陈列变为发展动能,在浙东山区点燃乡村共富的燎原之火。

  星火重燃:老堡垒迸发新活力

  剧场内,朴素的石墙、简陋的木桌还原了当年特委机关的办公场景,观众围坐成圈,仿佛瞬间穿越到烽火连天的年代。随着剧情推进,“枪声”在剧场各个角落骤然响起,“硝烟”从头顶弥漫而过,演员们穿梭在观众中间,时而压低声音传递“情报”,时而朝观众席方向警惕张望,紧张的氛围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而当“胜利的消息”传来时,全场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

  “太震撼了!”游客王戏敏难掩激动,“演员就在身边演绎,枪声、硝烟近在眼前,孩子全程紧盯剧情,看完还追着问当年的斗争故事,这种教育比书本更鲜活。”

  台州人艺话剧团(美域文化)团长茹福胜介绍:“我们特意让演员与观众深度融合,再配上360度全覆盖的声光电效果,就是想让观众不再是旁观者。当‘烽火’就在身边燃起,红色故事才能真正走进心里,这样的宣传才更有穿透力。”

  剧场不远处的中共台属特委机关旧址纪念馆里,讲解员正向前来参观的游客生动讲述那段峥嵘岁月:“当年特委机关就在这岩壁后的茅草屋,油灯亮到天明,同志们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坚持斗争……”条理清晰的讲解,配上丰富的历史图片和实物,让游客们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纪念馆的多个展区,也设置了电子屏,游客们可以通过自助操作,点击查看更多历史资料、影像片段,深入了解革命时期的故事。

  王槐秋故居新添了一台智能机器人,它既能清晰讲述王槐秋的生平事迹,又能灵活回应游客提出的相关问题,成为故居里备受青睐的“讲解员”。这种新颖的互动式讲解,让历史知识的传播变得生动鲜活,更易走进人们心里。

  近年来,当地创新“政府主导+国企运营”模式,大力推进桐树坑村全域提升。围绕革命文物、山林景观、农旅产业三大资源主线,系统梳理整合,投入3800万元升级红色阵地——不仅对特委机关旧址、纪念馆等革命文物进行保护性修缮,还增设了沉浸式剧场、红色研学体验馆等互动场景,同步完善了智慧导览系统、VR历史场景还原等科技设施。

  “在这里,科技与历史巧妙交融。我们通过打造多维体验场景,让游客仿佛推开时光之门,在眼观、耳听、手动中更真切地触摸历史。”台州市永宁产投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金健说。

  “以前纪念馆就几间老房子,讲解方式也单一。现在添了智能设备,展示手段丰富了,各类资源也整合提升了,年轻人愿意主动来了。”驻村干部朱招波深有感触地说。他清楚记得,改造前村里全年访客不足5000人次,如今单是“七一”前后就接待了7000多人次。红色IP的激活,让这座藏在深山中的革命堡垒重新焕发生机。

  人气辐射:全域景区共享流量红利

  清晨的浙东十八潭,晨雾如纱般萦绕山间。景区里已迎来不少早起的游客。来自温州的陈女士一家循着导航来到这片以潭水闻名的景区游玩。“本来是专门来接受红色教育的,听说附近有这处自然景观,就先来玩一下。没想到景色这么美,真是意外之喜。”陈女士笑着说道,话语里满是欣喜。

  景区门口,村民李建国的土特产摊位前围了不少游客。他不停地给客人称着笋干、蕨菜干,脸上笑开了花:“以前这些山货搁家里愁销路,一天能卖出去一点就不错了。现在不一样喽,游客一波接一波,咱守着家门口,就能把生意做起来,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游客既能在浙东十八潭饱览山水风光,也能登上天空之城、住进小息庄园,俯瞰群山云海、享受悠闲时光,不同喜好的人都能找到合心意的游玩项目。桐树坑村的红色旅游热,像一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平田乡全域激起了人气涟漪。周边的景点、民宿等,都跟着享受到这场流量的红利。小息庄园民宿老板笑得合不拢嘴:“以前客房入住率低,自从红色旅游火起来,我们这儿的客房节假日、周末常常爆满。好多游客都是冲着这儿的环境和口碑来的,有的还会住上好几天,慢慢把周边美景逛个遍。”

  红色旅游的旺盛人气,不仅带火了周边的旅游景点,更激活了平田乡全域产业链。当地以红色旅游为纽带,依托高山农业资源,精心打造了水果采摘游等农耕项目,让游客在感悟红色文化的同时,又能体验农耕乡野的乐趣。

  农耕项目、研学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平田乡的高山水果、中药材品牌声名远扬,更借助流量效应,让猕猴桃、蟠桃、铁皮石斛等特色产品走出大山,实现了“红色旅游热,周边产业兴”的良性循环。

  “红色旅游带来的客流,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把全乡的资源都串联了起来。”平田乡党委委员林王凯介绍,当地联合周边乡镇顺势推出了“红色研学+绿色采摘+古村探访”跨区域线路,就是要让红色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作者】: 记者 朱幼萍 【编辑】:朱慧益
推荐阅读
最新热点+更多
我区党员干部集中收看《文化的力量——习...
平田乡入选2025年度革命老区乡镇红色乡村...
“屿头馒头”香飘共富路
王林施保障性租赁住房工程进入桩基施工阶段
电力“满格” 算力“奔腾”
上垟乡开展“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
2011年03月01日 黄岩新闻
城南派出所:实字当头全力推进禁毒工作新局面
禁毒宣传进文化礼堂
创新为“钥” 启时代潮涌征途 ——我区实...
黄岩区新前街道:模具之乡的人才密码
黄岩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34号 浙ICP备08109618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476507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黄岩新闻网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