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城街道开展“我的山前我的村”少儿成长营春泥计划活动,以“村戏+村画”的独特形式,将红色记忆、非遗技艺与少儿教育深度融合,为学生搭建一座触摸传统、了解历史的桥梁。
区乡村大使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南城街道山前村文化礼堂管理员张健,以情景剧《大美山前》为主题,向孩子们娓娓道来山前村的故事。
情景剧《大美山前》以“鼓山遗风”“峥嵘岁月”“红色家书”“春天故事”“世纪曙光”“大美山前”六大篇章为主线,通过青年文化特派员的“穿越”视角,将烽火岁月的革命情怀、改革开放的奋斗历程与当下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有机串联,生动再现了山前村的红色历史与时代变迁。
活动现场,学生们通过情景演绎、参观抗战时期中共黄岩县委机关旧址山前陈列馆,学习“革命老妈妈”郏彩娥的革命精神。南城街道通过情景剧研学,打造“历史在场感”,持续深化“春泥计划”,让红色文化从展柜中“走”出来,成为学生们可触摸、可参与的成长记忆。
“‘革命老妈妈’郏彩娥很勇敢、很聪明,原来英雄不是书本里的名字,他们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学生戴译心说。
“画荷花要注意花瓣层次,笔尖轻轻点像露珠……”随后,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南城街道山前村文化特派员林彦带领孩子们以团扇为纸,以颜料为墨,将村头池塘里盛放的荷花作为灵感源泉,开启了一场非遗技艺的“破圈”之旅。
孩子们纷纷拿起画笔,尽情释放想象力与创造力。
“通过中国画的表现手法,将山前村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融入团扇创作。我们还利用文化礼堂边的荷花池作为教学素材,让孩子们在感受自然美的同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林彦介绍道。
“我们会将南城的元素结合更多好听、好看、好玩的非遗内容,例如快板书、花鼓戏、道情演唱等等,研发出新的文化产品,学生们可以在学中玩,玩中学。”张健说。
接下来,南城街道将持续推进暑期春泥计划活动,陆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通过亲身体验深入了解家乡的过去与现在,感受文化的魅力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