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公布2025年度省级服务型制造区域试点名单,黄岩区凭借模塑产业的创新实践成功入选。这一突破标志着黄岩制造业正从传统生产制造向“制造+服务”深度融合转型,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黄岩模塑产业作为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展现出雄厚实力。数据显示,2024年,全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624.26亿元,其中模具制造业产值达101.2亿元,塑料制品业产值达152.56亿元。值得一提的是,黄岩模具装备数控化率超过90%,居全国首位,注塑模具占国内市场30%以上,挤塑、吹塑模具市场份额更是分别达到80%和40%。
在服务型制造领域,黄岩已形成独特发展路径。依托永宁江科创带建设,我区构建了浙东南智算中心、中国(黄岩)国际设计创造湾等创新平台,打造出“科技创新+人工智能+数字经济+设计赋能”的综合性创新产业链。目前,黄岩已集聚工业设计和模具设计企业457家,工业设计从业人员3000多人,规模和质量均位居台州市首位。
此外,黄岩模具(塑料)“产业大脑”成为推动服务型制造的重要载体,搭载模具指数发布、产能共享等20多个应用场景,提供模具产业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服务。目前,黄岩70%以上模具产业链企业已入驻该平台,3000多台加工设备接入“模来模往”云加工及模具云制造2个供应链协作平台,实现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制造和产能共享。
在政策支持方面,黄岩区先后出台《加快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工业设计创新发展专项激励政策》等文件,全区在工业设计领域的累计资金投入达4.5亿元,为服务型制造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记者从区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了解到,我区将根据试点方案,重点推进三大创新实践:开展服务型制造典型模式创新,计划培育定制化服务示范企业10家;实施分类培育试点,建立“龙头企业引领、专精特新跟进、小微企业配套”的梯度化培育体系;深化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工业设计融合,依托浙东南智算中心2800P算力建设,完善并迭代“柔川AI系统——塑料制品人工智能设计”平台,力争将模塑产业设计研发周期降低25%以上。
据悉,未来三年试点期内,黄岩区将着力推动模塑产业从单一产品输出向“产品+服务”整体解决方案转变,培育一批可复制的服务型制造新模式,打造具有黄岩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全省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示范样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