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区房地产市场每月新建商品房成交量呈现增长趋势,但整体相较去年同期有所降温。
今年1至6月份,我区新建商品房共成交2565套,成交总面积24.3万平方米,成交总金额32.97亿元,其中,商品住房共成交1004套,成交面积13.7万平方米,成交金额26.74亿元。房票政策效力显现明显,上半年通过房票购置新建商品住房436套,带动商品住房销售面积5.82万平方米,销售总金额11.6亿元。
上半年我区新建商品住宅成交活跃度先抑后扬,第一季度表现低迷,第二季度明显回升,整体在低基数下保持增长。由于去年12月底,购房优惠等政策相继结束,叠加春节等假期,前期积压的购房需求在去年年底基本释放完毕,一季度市场明显降温。
在度过了一个成交量相对平稳的四、五月份之后,市场迎来自身周期性修复,6月我区房地产交易展示会开幕,在“消费券”+“购房券”的双券模式购房优惠活动的刺激下,促进了居民住房消费,提振了消费信心,迎来了一波成交高峰。6月商品住宅成交345套,成交面积4.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4%、环比增长75.7%,成交金额9.93亿元,同比增长6.5%、环比增长89.1%。
从需求结构来看,上半年刚需性住房需求为市场重要支撑,100-150平方米户型成为78.8%购房者的主流选择,100-300万价段成交套数占比最高,占到成交总量的71.9%,并且有44.1%的购房者选择了一次性付款的方式付清房款。同时,随着潜在消费群体容量的收窄,项目环境、设计等趋于标准化,无论是出于刚需或改善性需求,楼盘户型结构及周边配套功能的吸引力将愈发关键。上半年,绿城红枫苑卧龙园、开投蓝城澄园及新入市的凤启潮阳府成交表现突出,三者的区位优势都较为明显,周边拥有更加完善的商业、学府、医疗等生活配套和通达路网。
上半年,我区房地产市场政策环境趋于稳定,政策出台频次减少,主要延续了在公积金支持、降低首付比例及房贷利率、优化预售资金监管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区房地产事务中心副主任张侠表示,“目前政策仍呈现出积极、宽松趋势,在保交楼、防风险、促需求的背景下,当前收入预期偏弱、房价下跌预期较强、对期房烂尾的担忧等依然是影响购房者观望情绪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