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澄江街道的浙江新立模具有限公司的厂区里,员工们热情地跟何逢伟打着招呼。自2002年踏入模具行业至今,何逢伟已有20多年的从业经验。从刚开始模具行业的“小白”,到现如今工友们口中的“老师傅”,何逢伟多年来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凭借着过硬的技术,先后担任过装配工程师、设计工程师、设计组长、设计部经理、项目部经理、市场部经理、模具公司副总经理等职务。多岗位的工作经历,让他拥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以及标新立异的创新思维,再加上他务实的工作作风、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为企业创新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他还致力于汽车模具的优化与改良,2015年至今,在他的带领下,其所在的企业获得了十多项实用新型专利。
跨界选择迎难而上
在新立模具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新立模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逢伟和员工站在车床前,仔细讨论着生产环节中的技术难点。
20多年前,模具行业算新兴行业,在国内相当火爆,就业前景、工资待遇非常不错。可隔行如隔山,对于何逢伟这个模具“小白”来说,一切都得从头学起。
“我最早是学医的,当时还想着毕业后回家开一家诊所,可后来碰上了医疗改革,让我的这一想法就此夭折。后来,父母建议我跟大哥一样去学做模具。”何逢伟回忆道,当时他看着哥哥在这个行业内收入还算可观,起码也是一门谋生的手艺,就遵从了父辈的建议,跨界投身模具行业。
刚开始,何逢伟也和大多数人一样,找了个师傅跟着学习。每天天蒙蒙亮,他就起床忙活,帮师傅洗衣、买菜、做饭,等忙完这些后,他就跟着师傅到厂里开始一天的学习。
“刚开始我是学的模具结构设计,这个得用到电脑,可电脑在二十多年前是个稀罕物件。”何逢伟说,那时候父母为了支持他学好模具设计,除了给他支付3000元的学费外,还拿出7000元给他配了一台电脑,这在当时可是他们家半年的收入。
从医学到制造业,行业领域跨度之大一度让他有所踌躇,“那时候我心理压力很大,跟我同一批的师兄弟们,他们大部分都是模具相关专业出身,人家拿到图纸一看就懂的东西,到我这是一脸懵。别人花一两个小时就能搞定看图设计,可到我要花上四五个小时,甚至更多时间才能搞定。”
那时候,何逢伟觉得家里为他花了这么一大笔钱,自己进步却这么缓慢,心里十分着急。为此,他还躲被窝偷偷哭过很多次。尽管前路艰难,但他始终抱着超越自我的想法,勇敢向前摸索着。
每天下班回宿舍后,何逢伟抓紧时间洗漱,把节约下来的时间用来学习,他每天对着电脑和书本刻苦学习和钻研,碰到不会的除了向师傅请教外,还会虚心向师兄请教。后来,何逢伟还到车间历练,从一名普通的模具钳工做起。锉削、钻孔、攻丝、装配……车间里的活儿他几乎都干过。靠着执着认真的劲头,何逢伟快速成长为业务尖子。但他并不满足,利用工作之余,还在不断研究和思考如何制造出成本更低、质量又好的模具。
2006年,何逢伟入职浙江新立模具有限公司,这是他接触模具行业的第5年,他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顺利从一名车间工人成长为技术人员,开始在模具设计、技术分析和新工艺开发等方面不断深耕。
“从事模具行业需要一个沉淀的过程,想在这方面有一点造诣,少则3—5年,多则10余年。但只要肯努力、肯花时间,还是会有所成就的。”回忆以往的点点滴滴,何逢伟感慨万千。
开拓进取创新发展
到新立模具有限公司后,何逢伟就致力于汽车模具的优化与改良。2015年,通过他指导的“汽车保险杠的隐蔽式分型线”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016年,“注塑模具杠杆式二次顶出机构”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017年,“注塑模具镶块调节机构”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020年,“汽车内饰装饰面板注塑模具”获得实用新型专利……这十几年来,公司技术团队在他的带领下,获得了十多项实用新型专利。
在致力于模具传统工艺优化与改良的同时,何逢伟还积极主导攻克双色注塑、低压注塑、薄壁注塑、高光注塑等技术并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是企业模具技术研发团队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
何逢伟深知,创新和不断突破技术壁垒是企业永续发展的基石。2019年,吉利汽车有一款低压B柱装饰件模具委托新立生产,后期客户临时决定将无纺布面料更换成仿麂皮面料,由于两种面料存在非常大的性能差异,为了不使原有模具报废,造成客户上百万的损失,何逢伟和技术团队克服一个个难题,时常挑灯至深夜,反复调试验证模具,最终破解了难题。每次遇到高难度的研发项目任务,何逢伟带领技术团队攻坚克难,靠着直面挑战的决心和毅力,一次次扛了过来。办公大楼和车间里记录了他加班奋战的艰辛和努力,也见证了一个个关键技术难题的迎刃而解。
“车间就是我们技术人员的地盘,我们在自己的领域里除了要掌握过硬的技术,还要具备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这些讲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创新其实很容易失败,我们也是在不断的失败中慢慢摸索、积累经验。这些年任何一项研发创新、技术攻关,都离不开团队的合力,也少不了老板的大力支持。”何逢伟告诉记者,这些年他分别学会了模具钳工制作、加工、设计、项目管理、销售等多项岗位技能,凭借着自己过硬的技术,先后担任过装配工程师、设计工程师、设计组长、设计部经理、项目部经理、市场部经理,再到现在的副总经理职位,他的成功少不了大家的支持。
这21年来,何逢伟正是凭着在工作中不怕困难不服输的执着和对科研创新的追求,逐步从模具行业新手成长为多面手,在他的领军和技术团队的不懈努力下,新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汽车模具领域的各项技术均取得了重大突破。时至今日,他和他的团队依旧充满激情地奔赴在自己所热爱、并为之坚持的道路上。
坚守诚信不吝传承
2019年新冠疫情期间,由于口罩稀缺,做熔喷模的利润非常大,很多企业和加工户都去生产熔喷布模具。“当时,跟我们合作的一些供应商被熔喷布模具的高利润给吸引,都去加工熔喷布模具,导致我们公司的一部分汽车模具生产停滞不前。但既然我跟客户承诺了交货日期,那我就必须得按时交货。”何逢伟说,那段时间虽然困难重重,但是他带着手下的员工,24小时轮岗蹲守在供应商的厂子里,饿了就泡一桶泡面,累了就打个地铺,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2个项目、40多副模具,做到了只有1副是延期2天交货。
“当时疫情在,很多企业都出现交货延期的现象,有的延期一个星期,有的甚至延期1个月,但我们公司基本按时交货,这一份信誉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何逢伟自豪地说。
今年7月初,在公司的项目部里,何逢伟正和杨坤朋探讨着手头上的一个项目。
作为何逢伟的得力助手,杨坤朋告诉记者:“我和何总共事已经有8年了,从刚来懵懂的新手,到现在的项目科长,离不开何总这位亦师亦友的老大哥的培养。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对待手头上的每个项目都亲力亲为,还会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他这些年来的一些宝贵经验和做法。”
从虚心向他人请教,到主动帮助新人,如今的何逢伟成为了工友们眼中的“老师傅”。只要工友们有任何问题,他都会第一时间主动为他们进行答疑解惑,让他们少走弯路。
据了解,新立模具有限公司还会定期举行学习会或分享会,何逢伟会经常给他们授课。对于刚入职的模具新人,他除了教授他们模具制作的实操技能,还会教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
“我常常对这些新人说,只有充分掌握理论知识和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在工作中制定出最佳的技术方案,才能制作出好模具。”何逢伟道出了这么多年的经验所得。
现如今,何逢伟的团队一如继往地高质量完成项目任务,获得客户的高度认可,在历年的评优大会中总能包揽“优秀团队”的称号。而他本人,也是历年“优秀经理”的获得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