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是工艺品外贸行业的淡季,但眼下黄岩一些传统工艺品企业却是一派火热的产销两旺。2023年以来,受益于智能化改造带来的成本和品质上优势,国外订单纷至沓来,让这些企业的传统淡季变成外贸“旺季”。
这几天,在位于北洋镇的台州添运工艺品有限公司里,等待装货的集装箱大货车一字排开,智能化仓储正有序装卸,一派忙碌的发货场景。
“现在一天发10—12个集装箱,春节前的这几个月发货率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倍。”台州添运工艺品有限公司仓管员汪官平疲惫的语气中难掩喜悦之情,往年这个时候大伙等着放假了,今年不一样,货要发到春节假期前了。
订单暴增的背后是产业迭代升级、科技创新的活水不断涌流。在企业的生产车间里,新上线的自动盖帽机等一整套设备让圣诞球的穿线、上彩、拼制等工艺实现了智能化生产。工人们只需盯着数据屏幕,就能获知每台设备的生产情况。
“一台机器顶3个人工,我管八九台机器,以往十几个人的活现在一个人就干了。”车间工人朱立喜介绍,以前的工作是把经手的工艺品拼接好,而现在更多是把设备管好。
从“管工人”到“管机器”“管数据”,加速转型正发生在该企业生产和管理的各个环节。
“圣诞球夹条定位不准确,在流水线上很容易变形。”由于传统零部件的手工作业与视觉检测系统存在偏差,导致圣诞球上色的环节经常卡顿。这几个月,企业主管生产的负责人谢海明正组织技术攻关团队,对非标自动化设备进行不断的调试完善。
改造过程中,谢海明嘴里念叨最多的一句就是“用数据说话”。“我们不仅生产产品,还生产数据、模型,这是工作的一部分。”在车间,谢海明与团队不断提升自我,努力钻研设备图纸,与机器设备一起加速“转型”,在经过与设备厂家的不断讨论研究和反复实验后,最终基本实现了该生产线的全自动化操作,也让企业实现高效率运营。
“生产成本节约5%左右,现在把这一部分优惠让给客户,我们在市场上就有了竞争的优势,国外的订单自然源源不断。”企业行政经理马德龙还拿出了一系列的数据向记者展示了智能化改造后的不斐成效,“像2021年的生产最高峰,用工是1500多人,到2023年我们订单量增加了30%,旺季的用工量反而降到了不足700人。”
企业在忙碌进行智能化改造的同时,我区各级部门也在为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各种条件和支撑。
位于北城街道的世玩欣玩具有限公司是当地第一批省级智能工厂,受益于智能化改造,企业在2023年完成了往年不可能完成的千万级大订单,并由此与国际知名客户达成了战略合作。眼下,尝到甜头的企业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工艺品生产线的二期智能化改造。
“我们40%生产线已经实现智能化生产,接下来我们希望把所有生产线都联通起来,效率更高。”台州世玩欣玩具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官军说。
与前期改造时犹如无头苍蝇般的艰苦摸索不同,眼下,建设中的浙东南经济产业园正引入北京旷视等人工智能研发头部企业,在政府部门的牵线搭桥下,林官军有了“主心骨”。
“这些专业智能化服务商入驻后,可以随时随地为我们提供完善的开发、诊断、咨询等服务,让我们在智能化转型道路上更加有闯劲。”林官军说。
区第十四届三次党代会提出,要主攻新质生产力培育,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深入实施产业数字化改造“十百工程”。今年,我区将围绕新质生产力培育,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构建好以浙东南数字经济产业园等为载体的新型基础设施支撑,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赋能,着力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2023年前三季度,我区数字经济项目投资同比增长超700%,目前,我区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从2023年年初的65.3%上升至近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