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黄岩支站 
您现在的位置: 黄岩新闻网  >  文化黄岩  >  人文
黄岩柑橘与日本“温州蜜柑”渊源考略
2024年01月18日 16:35 来源:今日黄岩 【进入论坛】

  温州蜜柑是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的宽皮柑橘品种。关于温州蜜柑的起源,历来说法不一。从名称看,似是温州无疑。但事实并非如此,最早有关其起源问题的记载,见于日本人阿部熊之助所著的《日本的蜜柑》(1904年)一书,书中写道:“本种至少在500多年前,日本已有栽培的记载。九州地方称为‘唐蜜柑’或‘李夫人橘’……据说多年前由中国浙江传入九州的。”另外,高桥郁郎的记载更为具体,在距今500多年前,日本僧人智惠来天台山国清寺留学,回国时途径黄岩,携橘回日本九州,把所食的橘种播种于大仲岛(今鹿儿岛),产生实生变异,从中选出了无核类型,即温州蜜柑原产的种子出自台州黄岩一带,而在日本鹿儿岛播种后发生实生变异。

  从唐宋中日交通看柑橘东传

  中国柑橘被日本引种,当发生在唐宋时期。这一时期,中日之间经济、文化,尤其在佛教领域交流广泛。人员、货物的往来频繁,物种之间的交换不可避免,柑橘可能成为其引种的农作物之一。日本奈良县高市郡明日香村有一座日本天台宗寺庙,即“佛头山上宫皇院菩提寺”,由于其地多橘树,俗称橘寺。712年,日本垂仁天皇派遣臣下田道间守去往大海彼端的常世之国,带回四季皆绽放香气的仙果,然后种植于此。这在日本《古事记》有记载。712年,即在中国唐朝,“引去的非时香果”就是橘子。

  由上可知,在初唐时期,日本已经有柑橘栽培,其果实也可能已经进入皇家或贵族的食谱之中。根据柑橘的演变规律与传播路径分析,日本的柑橘必定是由中国沿海(大概率是长江流域)传播过去的。柑子(koushi)、柚子(yuzu)等,就是在日本的奈良时代(710—794)至平安时代(794—1192)从中国传入的。

  中日交流由来已久,隋唐以后更趋繁荣。日本遣隋使和遣唐使,以及学问僧前赴后继,接踵而来,民间贸易亦随之兴盛,商旅往来络绎不绝。至迟到唐朝,中日之间已经开辟了三条航线,即北路航线、南岛路及大洋路。

  北路航线是中日海域交往的主要传统航线。魏晋、南朝中日交通,以及遣隋使和初期遣唐使往来中日两国海域,皆由此航路。由日本至中国的航路大致如下:从日本难波津(今日本大阪),经濑户内海到达博多湾,北上经过壹岐岛、对马岛,或过济州岛,再沿朝鲜半岛西海岸北上,抵达辽东半岛的东海岸、横渡渤海湾,抵达山东登州和胶东半岛沿岸登陆。而从中国返回日本的海域航路,则反之。

  南岛路主要是指由九州南下,经日本的大隅群岛或者琉球的奄美群岛、八重山群岛等,横渡东海,抵达江苏、浙江、福建沿岸的航路。南岛路应当起源于8世纪前期。其中,经由琉球群岛的南岛路之开辟,根据《唐大和上东征传》记载,唐天宝十二年(日本孝谦天皇天平胜宝五年,753年)遣唐使开辟了此回程,鉴真搭乘此次遣唐使船实现了第六次渡航日本。鉴真一行自阿儿奈波岛(今冲绳岛)登陆、沿多弥岛(今种子岛)、夜久岛(今屋久岛)等岛屿北上,经过萨摩国,抵达太宰府(在今福冈县)。

  大洋路之日本到中国的路线:从筑紫的大津浦(博多)出发,到达肥前国松浦郡值嘉岛(平户岛及五岛列岛的旧名,当地有一柑橘品种名平户文旦(Hirado Buntan),也从中国大陆,或经台湾传去),然后直接横渡东中国海,到达中国东南沿海,以明州(今宁波)为主登陆港口。而中国到日本的路线,则从明州横渡东海抵达值嘉岛,再到博多湾。据相关史料,此条航路或为唐朝商人所开辟,特别是9世纪唐朝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基本上都采用这一航路往返中日之间。

  这三条航路,都曾承载着中日之间大量的人员与货物往来,柑橘也有着极大的可能经由以上航路传到日本。不过,由于北路航线开辟较早,橘寺传说之“非时香果”,经由此路传播的可能性更大些。加之,唐朝柑橘产地众多,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所以尚不能确定其具体的原产地。考虑到台州(主要产地在黄岩)在唐宋以后成为重要的柑橘产地,也是连接中日之间海上贸易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而天台国清寺及黄岩瑞岩寺等又是唐宋以降日本学问僧、求法僧向往之地。台州(黄岩)柑橘受到关注,并被引种到日本,也成为了一种可能。

  唐天宝三年(744),一代高僧鉴真第四次东渡日本,曾巡礼天台山国清寺、黄岩禅林寺(今路桥区香严寺),带去许多天台宗的经典。鉴真弟子、台州开元寺(今临海市龙兴寺)僧思托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第一位赴日的台州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后,思托协助创建举世闻名的唐招提寺,并在寺内宣讲天台教义。因受思托所传天台宗思想的直接影响,日本高僧、天台宗祖师最澄于唐贞元二十年(804)偕弟子乘坐日本第十二次遣唐使船入唐,先后在台州开元寺、天台佛陇山、禅林寺学习深造。第二年五月,最澄携带所求得的天台经书章疏及法器、图像、印信等跟随遣唐使藤原葛麻吕的船自明州回国。最澄回国后创立了日本天台宗。

  唐宣宗大中七年(853),圆珍(智证大师)乘钦良晖的商船入唐。圆珍在大唐逗留了5年,除了游历长安,造访洛阳龙门等外,将近3年时间是在天台山国清寺度过的。858年,圆珍携带着在唐朝求得的上千卷经文,从国清寺出发,乘李延孝的船只回到日本。圆珍在归国后数十年依然保持着与中国的联系。《风藻饯言集》中收有一封台州开元寺僧常雅写给圆珍的书信,提到从海商詹景全手中收到来自圆珍的消息与作为礼物的四斤水银,并又托詹景全带回天台山茶作为回礼。

  除最澄、圆珍外,日本入唐的学问僧史籍有载的还有义真、圆载、圆行、性海等10多人,他们大多到过天台国清寺,停留时间达数月、数年、数十年之久。除了学习佛法之外,对台州的风土人情及土特物产,亦必有所了解,如种茶饮茶之法。所以,捎带台州橘种回国存在着可行性。

  宋元时期,日本虽然与宋朝并无外交关系,但是,日本与中国的海域交流往来仍然十分密切。而且,这一时期中日海域交流的航路以大洋路为主。据《宋史》记载,北宋时期的商人经常从明州出港。

  在宋代频繁的海外贸易中,东南沿海不少地方出现了海商世家。如温州巨商张愿,世为海商;四明人郑邦杰,以海上贸易为业;台州有海商周氏世家,及宁海长街郑氏、水车陈氏、黄坛杨氏等大族。

  在台州海商周氏世家中,涌现出周文德、周文裔、周良史等著名人物。据日本方面记载,周文德曾多次往返日本。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五月,他还向日本天皇献上孔雀等物。经商之余,他也是中日之间文化交流的信使。宋淳化元年(986),周文德、朱仁聪、杨仁绍等三门湾航帮的船只停泊在日本九州的博多港内,日本高僧源信请他们将自己写的《往生要集》以及其他僧人的著作带到宋朝。周文德的船队返回三门湾白峤后,将《往生要集》等送到了国清寺,后又转送到云黄山。两年后,周文德率船队到达日本博多,由于源信不在博多,他就在日本专门接待航帮的“鸿胪馆”给源信留下了约400字的书信,至今仍留有全文。

  另外,日本僧人也经常搭乘中国商船往返中日之间,天台山众寺院祖庭及黄岩瑞岩寺等为其主要目的地,著名的有奝然、成寻、荣西、寒岩义尹等。

  日本高僧奝然在圆融天皇永观元年(983)搭乘宋商陈仁爽、徐仁满的船横渡东海,抵达台州沿岸。八月十八日,抵临海开元寺求学天台宗。九月九日,上天台山国清寺巡礼。继入东京谒宋太宗,后求诣五台山,游历洛阳、龙门诸圣迹。雍熙二年(985)六月二十七日,回到台州开元寺。雍熙三年六月,奝然搭乘台州商人郑仁德之船回到日本。

  日本天台宗大云寺主成寻于宋熙宁五年(1072)五月登览天台赤城山、华顶、石梁,朝拜圣迹。他留住中国9年,并著有《参天台五台山记》,该书不仅是中日文化交流史的名著,还是首载“天台茶道”的海外文献。

  日本临济宗的创始人荣西也曾于宋时来天台山参禅求学。他将天台山石梁的“罗汉供茶”及其仪式也传播到日本,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关于他开辟的叶上派还有一个传说。据说荣西在天台山学习期间,曾经折了一根菩提树枝,交给日本商船运回国。当时的荣西发愿,如果这棵菩提树能够在日本成活,那就说明他可以顺利在日本传佛法,结果这棵菩提树果然活了下来,荣西回国之后就创立了叶上派。

  综上所述,宋元时期,中日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两国之间商旅往来,及日本留学僧来华现象更趋频繁。而台州地处东南沿海,加之佛教宗派祖庭众多,在中日海上贸易及佛教文化交流史上占据了极为重要地位。而这一时期,恰恰又是黄岩柑橘大发展时期,无论是种植的规模,还是品种的培育与改良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尤其是到了南宋。联系到天台茶种之被日本所引种,以及荣西菩提树枝的传说,柑橘作为最常见水果以及台州的特产,是不可能不被人注意的。而且,柑橘的引种方式多样,方法简便。所以,台州某些柑橘品种在这一时期被日本引种,存在着较大的概率。

  巧合的是,日本高桥郁郎所著的《柑橘》《日本园艺大辞典》《日本园艺大事记》等书认为,日本的纪州蜜柑(或称纪州蜜橘),原产地即在中国长江沿岸,约在700—800年前的宋元时期引自中国南部。纪州即纪伊国,在今三重县一部及和歌山县,其地处纪依半岛,拥有天然良港,为中日交通的重要通道之一,中国柑橘传播到此处,也是合乎情理的。

  温州蜜柑黄岩起源说

  如果说唐宋时期柑橘东传日本,尚不能确定与黄岩有着直接的关连的话,到了明代则有了密切的联系。如本文开头所述,明永乐年间(1403—1424),日本僧人智惠到天台山国清寺留学,回国时途径黄岩,携橘回日本九州,把所食的橘种播种于鹿儿岛,实生变异而成温州蜜柑。

  温州蜜柑究竟来自于黄岩何种柑橘的实生变异?可以说是莫衷一是。1932年,田中长三郎在《温州蜜柑谱》中认为由浙江黄岩橘(可能是早橘、本地早和槾橘之一种)自然突变而来。1963年,浙江省柑橘研究所研究认为,黄岩橘区的“本地广橘”,在树性和花果形态方面与温州蜜柑颇为相似,很可能是温州蜜柑原种。1993年,方德秋等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研究,结果表明4个温州蜜柑品系的同工酶与黄岩本地广橘的完全一致,认为温州蜜柑系来源于黄岩本地广橘的实生变异。2016年,Hiroshi Fujii等通过对温州蜜柑全基因组研究,认为其来源于“纪州蜜柑”为母本,“九年母”为父本的偶发杂交后代。最新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乳橘是温州蜜柑的母本,本地广橘是其父本。而黄岩橘区是目前国内已知的唯一同时拥有这两个亲本的产区。

  那么,在明朝黄岩柑橘又是通过怎样的路径传到日本的呢?这还得从明朝中日交通说起。这一时期,中国对外交往及交通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首先,航海与造船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揭开元末农民起义序幕的黄岩洋屿(今属路桥区)人方国珍即以海为保障,割据东南,靠的就是其先进造船技术与高超的航海能力。明初,郑和七下西洋,以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超级船队振威海外,远及波斯湾、东非沿岸等。也就是说,就客观物质条件与技术层面而言,中日之间交通往来已非常便捷,不会像唐代那样历经千辛万苦。其次,政府的对外政策转向保守,对对外交往及贸易严格控制,甚至禁绝民间贸易。“明代之海外贸易与唐宋不同,唐宋恒奖励海外互市,以收市舶之行而实国用;一方更欲藉怀柔政策以安边夷。惟降至明代,此传统政策略有变更,仅注意于四夷之安抚,而忽于市舶之赢利。故明代对贸易殆成为政治与军事上之手段,此实为明日通商互市之一特征也。”(王辑五《中日交通史》)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日交往的途径与方式,这或许也让黄岩柑橘品种传播到日本九州鹿儿岛成为可能。

  明洪武元年(1368),明太祖朱元璋为了防止东南沿海的倭寇骚扰和方国珍、张士诚等割据势力的海上威胁,决定实行海禁政策。之后,朱元璋一再发布禁海令,禁止海商前往日本、东南亚等海外诸国贸易。与此同时,中日之间官方交涉不畅,关系冷淡。当时,日本处于南北朝时期,与明朝交涉的是南朝怀良亲王,且多有误会与矛盾。洪武二年,明太祖遣杨载出使日本,要求取缔倭寇并向明朝朝贡。怀良亲王拘禁了使者杨载、吴文华二人,杀死其他五人,而倭寇依然横行于山东、浙江、福建一带。次年,明朝又遣莱州府同知赵秩出使日本,怀良亲王遣僧祖来出使明朝,送还被倭寇掠夺的沿海人口。然而倭寇势力依然很大,并不断骚扰明朝沿海一带。因此明太祖在洪武十四年遣使责备怀良亲王,威胁将要出征日本。怀良亲王则复书表示若明朝征讨日本,自己将积极备战。洪武二十年,明太祖得知日本使者如瑶曾支持胡惟庸造反,暗藏火药、刀剑等兵器,试图刺杀自己时,大为光火,立即断绝了明朝与日本的关系。这使得中日海域交通基本中断,唐宋时期中日交流主要通道大洋路一度中断。

  不过,明朝与琉球建立起了朝贡关系。洪武五年(1372),朱元璋派杨载由福州出港,经南岛路,出使琉球。同年十二月,琉球中山王察度遣其弟泰期亦经此道赴明朝朝贡,“由是琉球始通中国,以开人文维新之基”。中日之间的海域交流基本中断之时,往往利用琉球进行转口贸易。由此,南岛路成为东中国海海域交涉中的重要性突显。“从12世纪左右开始,从福建出发,经由琉球或西南诸岛,前往萨摩(今鹿儿岛县西部)或者肥后(今熊本县)的航线也开始为海商们所利用。虽然明确记载这条路线的文献史料很少,但是因为在西南诸岛和萨摩地区出土了许多南宋时期的中国陶瓷器,所以我们可以推断当时的海商曾将这条航线作为博多至宁波航线的副线加以利用。”(中岛乐章《古代日本的“唐人贸易”为何兴盛于九州》)

  明永乐二年(1404),中日之间始开勘合贸易。所谓“勘合”,本指古时盖有骑缝章的契约文书,“勘合”双方需同时出具所持的两符,在比对一致后,方可开展交易。室町幕府持明帝国发放的银符,以朝贡的名义向明帝国派出贸易船只,并在指定港口——宁波交割货物,明政府则以“国赐”的名义交付日方所需要的商品。勘合贸易早期日本使臣的入明航路,从兵库港出发,经博多、肥前五岛驶入宁波,即大洋路。但在应仁之乱(1467—1477)后,日本进入战国时代,濑户内海沿岸政局不稳,“兵上下不断,若渡唐船过海者,恐兵船触之欤”(安艺舟《日本遣明使的江南记忆与城市认同》)。为此,成化五年(1469)从宁波归航的遣明船首次避开濑户内海,从四国南部土佐冲迂回,进舶堺港,开辟了“南海路”。

  鹿儿岛位于九州岛的南部,由萨摩半岛和大隅半岛和诸多孤岛组成,是日本的南大门。其与中国、韩国,还有亚太地区各国都有着非常频繁的交流。17世纪荷兰殖民者为获得肉食从印度尼西亚引进了爪哇鹿在该岛进行养殖,岛屿因此得名鹿儿岛。到12世纪末,源赖朝的武士成立了政权,使日本的贵族统治变为武士支配。岛津氏将势力扩大,16世纪后半期整个鹿儿岛都由他支配。岛津氏久(1328—1387),日本南北朝时期武将,岛津氏势力扩张的重要人物,他曾派使者及僧侣出使中国,上表并献马、刀甲、硫璜等物,得赐织物、钱币。这说明鹿儿岛与中国有着直接的人员与货物往来。永乐十六年(1418),明成祖朱棣派使臣吕渊至日本兵库,不准进京,只得呈上国书和倭寇俘虏回国。途经九州之时,萨摩大族岛津氏却遣使随吕渊赴明请求贸易。船至宁波,州官上报。按以往惯例,无国书一律不准贸易,但朱棣考虑倭寇为患,有意缓和矛盾,特破例准其贸易。所以,在明朝(包括明初洪武、永乐年间),鹿儿岛由于地理位置上的有利条件,以及“南岛路”的繁盛与“南海路”的开辟等,成为中日交涉及贸易往来的重要节点。

  另外,除了官方使节交涉与勘合贸易之外,民间走私贸易往来,也是明朝中日交通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14世纪后期以降,明朝开始实行海禁政策,严禁华人海商前往海外,并将海外贸易限定于朝贡贸易这一种形式。然而,到了16世纪中期,随着石见银山等银矿的开采,日本成为了世界屈指可数的产银国之一。因此,许多华人海商不惜违反明朝的海禁政策,偷偷前往九州开展走私贸易,用中国的商品交换日本的白银。为了制止这种情况,明朝政府派兵捣毁了位于宁波近海双屿港的秘密交易据点,然而走私贸易却因此开始向东南沿岸扩散。其结果就是,日本人与华人结为一体,形成了一支海上武装集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倭寇。他们以九州作为据点,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开展走私贸易,并掠夺其他船只。倭寇首领之中最为著名的当属王直。他联合肥前的大名松浦氏,以平户和五岛列岛等地作为据点,主导着东海的走私贸易。萨摩的岛津氏,丰后(今大分县)的大友氏等实力雄厚的九州大名们,也竞相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华人海商来自己的领地内开展贸易。九州各地的商埠和城下町至今还保留“唐人町”这样的地名。其中大部分都是因为那里曾是16世纪末期到17世纪前期来到九州的华人的居留地。(中岛乐章《古代日本的“唐人贸易”为何兴盛于九州》)

  总而言之,在明朝,统治者虽然奉行海禁政策,且中日关系几度恶化,但中日之间的交通并未中断,使节之往来,官方的勘合贸易乃至民间的走私贸易等持续不断。由于受中日关系以及日本国内形势变化的影响,中日交流的通道也随之发生一些变化,南岛路随之活跃起来,成为中日交流的重要通道。作为这一通道重要节点的鹿儿岛也广泛地参与至中日交流与贸易中来。所以,便有了黄岩所产柑橘品种实生播种于鹿儿岛的可能。

  冠名“温州蜜柑”缘由分析

  不过,令人疑惑的是,明明与黄岩的蜜柑关系更密切,为何却冠以“温州蜜柑”的名称?

  其实在早期,温州蜜柑在日本有许多地方名称,如“李夫人橘”“无子蜜柑”“大唐蜜柑”“金丸蜜柑”“仲岛蜜柑”“长岛蜜橘”“无籽蜜橘”“金丸蜜橘”等,达30种之多。而“温州蜜柑”之名,考其出典,最早见于日本人村濑敬之著的《南海包谱》(1818年),他在书中首先把“李夫人橘”改称为“温州蜜柑”。之于缘由,日本宽皮柑橘中心的解释是:“温州蜜柑之名,取自中国的温州府。温州府以蜜柑产地闻名,如此优秀的蜜柑就命名为温州蜜柑了。”确实,温州在唐宋时期与台州一样是中国著名的产橘区。南宋时期,韩彦直任温州知州期间,写下了世界上第一本柑橘学专著《橘录》,书中系统记述了温州地区柑橘品种和栽培技术,此书影响深远。所以,近代日本柑橘研究者在对柑橘溯源或品种命名之时,目光首先落到了温州身上。基于此,温州的文史研究者进而提出日本智惠和尚在天台山国清寺进香后,归国时途经温州带去了橘种。但考究历史,历代对日贸易进出港多以宁波(即明州港)居多,而明代对日贸易港,概以宁波为专通日本之港。一般而言,日本僧人自天台国清寺归国,会沿河而下,至临海休整,再沿灵江至椒江口或步行至黄岩,然后乘船至宁波,跟随使团或商船归国。

  当然,明初将泉州港定为中国与琉球朝贡贸易合法港口,后来又由于福州距离琉球更近,为方便与琉球的朝贡贸易,明朝成化八年(1472),明王朝将福建的市舶司由泉州迁往福州,福州便成了中国与琉球之间交通的主要港口。智惠和尚是否有可能南下途经温州到福州,通过南岛路借道琉球群岛回国呢?鉴于明朝实行海禁政策,对外国使者、外商及外国僧人身份进行严格核验,“海外朝贡贸易法律中,严格限制各国来华朝贡贸易的时间、路线和人数,预先发给勘合以备查验贸易资格”(杨晓波《明朝海上外贸管理法律制度》)。这个可能性虽有,但微乎其微。

  其实,历史上是否真有智惠和尚其人,尚待进一步查证。在明朝中日交往的过程中,日本僧侣扮演了重要角色。见于记载的入明日僧有110余人(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其中永乐以前入明者约30人,大多为求法学禅兼学诗文而留明时间较长、造诣较高的僧人,于两国文化交流贡献甚大。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僧人中并没有关于智惠和尚的记载,但黄岩柑橘传到九州鹿儿岛以及鹿儿岛为中日交通当中的重要节点是不争的事实。而台州地处东海之滨并紧邻宁波,以及此地倭寇长期横行的史实,说明这一时期,台州广泛参与到了中日交往与贸易之中,而作为台州特产的柑橘引种到日本,是非常便利的事情。故而即便没有智惠和尚其人,也会有和尚甲或和尚乙,亦或张三、李四,即必定有那么一个人来完成这一有意或者无意之举。

  总之,由于文献记载之缺失,目前尚未发现黄岩柑橘被日本引种并传播的直接证据。但自唐宋以来,在中日贸易及文化交流过程中,台州一直处于重要地位。特别是黄岩柑橘种植迅速崛起,成为中国著名的柑橘产地。与此同时,日本也开始有了关于柑橘的零星记载,并开始了柑橘培育与种植。随后,日本柑橘不断推陈出新,品种不断增多,品质不断提高,尤其是温州蜜柑成为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广的宽皮柑橘品种。鉴于最新研究,黄岩是目前国内已知的唯一同时拥有温州蜜柑两个亲本的产区。所以,黄岩柑橘与日本柑橘之间的渊源与联系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作者】: 周建灿 陈建华 【编辑】:朱慧益
推荐阅读

高温,对于很多室内工作的人而言,或许只是一个数...【详细】

近日,北洋镇康山村的村民牟永胜,种的南瓜大丰收了...【详细】

在橘乡,“全民健身日”这天,城区的大街小巷也...【详细】

最新热点+更多
数字技术赋能 传统外贸企业淡季变“旺季”
沙埠入选浙江省自然保护地融合发展镇(村...
跨省招工把岗位送到群众“家门口”
深耕育苗十余年 农创客促果农增收
数字技术赋能 传统外贸企业淡季变“旺季”
上垟乡开展“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
2011年03月01日 黄岩新闻
城南派出所:实字当头全力推进禁毒工作新局面
禁毒宣传进文化礼堂
笃行致远谋发展 蹄疾步稳启新程 ——热烈...
主攻新质生产力培育、城乡有机更新、西部...
黄岩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34号 浙ICP备08109618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476507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黄岩新闻网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