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风“丹娜丝”步步接近,为应对其带来的风雨影响,我区各乡镇街道各部门闻“风”而动,严阵以待,拉紧防汛防台安全网,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西城街道各村社以网格为单位展开拉网式巡查,重点排查低洼地带、老旧房屋、危房及地下车库、配电房等区域的安全隐患,保障排水设施畅通。工作人员深入街巷、逐户走访,检查房屋墙体裂缝、屋顶破损、门窗闭合等情况,对存在风险的危房及时设置警示标识、张贴封条,耐心劝说住户转移至临时安置点;同时清点沙袋、抽水泵、应急照明等应急物资,确保应急时能高效调用。
在东城街道王林洋社区,社区工作人员和辖区片警对辖区内多个在建工地、工人生活区等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并及时告知台风防御信息,提醒工人们要注意做好台风防范措施,减少不必要的外出,确保自身安全。“我们辖区内工地较多,我们提前疏散了工地里的人员,并安排专人巡查,同时开通社区避灾安置点,并提供食物、饮用水和基本的医疗保障,确保他们的安全。”东城街道王林洋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蔡金洁说。
面对台风逼近,屿头乡乡村两级干部全员下沉,组织力量对山塘、水库、景区等重点区域开展全面巡查,由乡领导干部、应急办队员、村干部等组成的转移小组,分组深入村民家中,开展“敲门行动”,帮助村民收拾必要物品,安全转移至临时安置点。
转移小组在行动中发现,上凤村92岁的王和弟老人居住地属于地质灾害隐患点,但老人年迈体弱、行动不便,无法自行完成转移。工作人员立即使用担架小心翼翼地将老人抬出。
“阿公别担心,我们抬稳得很!”屿头乡应急消防管理站副站长董武灵浑身湿透仍不忘安抚老人。大家冒雨徒步护送,在泥泞山路中接力前行,最终安全将老人护送至安置点。安置点内早已备齐生活物资和医疗用品,村干部全程陪护,确保转移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保障”。
“面对台风,我们必须确保每一位村民的安全,特别是这些特殊困难群体。”董武灵表示。
“任阿公,台风要来了,您这老屋不安全,我们先去避灾安置点住几天。”在上垟乡,驻村干部汪璐敲开岭脚村独居老人任金生的家门,一边帮老人收拾随身物品,一边耐心解释转移原因。
面对台风“丹娜丝”带来的强降雨危险,上垟乡将人员转移作为防台工作的重中之重,第一时间对全乡风险区域展开拉网式排查。在下方村避灾安置点,村干部提前烧好了热水,备齐了生活物资和应急药品,让转移群众能够感受家的温暖。“安置点啥都不缺,干部们办事很周到!”村民陈秀莲开心地说道。
“群众安全大于天。”上垟乡副乡长方凌表示,全乡将持续绷紧防台之弦,紧盯台风动态调整防控措施,用细致服务与严密部署,坚决守护好每一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富山乡提前部署,制定详细的人员转移安置方案,并成立由驻片领导、驻村干部和村干部组成的应急转移小组,确保责任到人、落实到位。在转移过程中,工作人员逐户上门动员,对行动不便的群众采取“一对一”帮扶,确保应转尽转、不漏一人。
院桥镇领导班子分片下沉一线,他们来到四联村塘岭头水库,重点检查水位监测、防洪设施运行及应急预案,要求相关责任人密切关注天气与水库运行动态,强化24小时值班值守,确保安全度汛;同时,对地质灾害点展开排查,每到一处,工作人员均仔细检查山体斜坡稳定性,排查安全隐患,提前做好风险区人员撤离准备,力争将灾害风险降至最低。
受台风“丹娜丝”影响,台州“大水缸”长潭水库通过调峰发电放水,科学调控水位,为台风带来的强降雨腾出充足的库容。
7月7日上午11时,长潭水库的三台发电机组全部开启,开足马力运转,以每秒62.1立方米的大流量下泄,以尽快降低水库水位。
长潭水库是台州大水缸,供应300多万人口的用水保障,截至7月8日15时,水位已降至33.12米。而此时,台风“丹娜丝”已为库区带来近100毫米的面雨量,水位调控更显紧迫。“我们正紧盯台风路径和气象预报,通过精细化调度,计划将水位控制在33米以下。”长潭水库事务中心水电管理科科长章荣质解释,只有提前备足防洪库容,才能在台风来袭时,既保障下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又守住城市供水底线。
此外,为确保台风期间的安全,长潭水库事务中心已启动各项防台应急预案,时刻绷紧防汛这根弦,不断加强巡查、落实值班值守,重点对水库闸门机械设备、大坝安全监测设施、水位等进行认真检查,以确保长潭水库安全运行。
面对持续强降雨天气,区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闻“风”而动、迅速响应,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预案,组织人员开展防汛防台工作,守护群众出行路。
区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依次前往区应急保障基地、头陀公路站等地,开展防汛物资专项检查,结合实际做好物资储备,更新人员、机械安排,应急保障基地和各公路站共配备警示标志牌800余块、抢险沙袋1420只、应急灯40盏、爆闪灯32盏,同时,配备排水车、挖掘机、装载机、应急照明车等机械设备共31台,所有物资均按标准分类存放、规范管理,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
此外,工作人员还进一步强化了公路巡查力度,重点针对“三高”路段、急弯陡坡、历史灾毁点以及特大桥隧等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我们将持续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加强道路风险监测预警,时刻保持应急状态,全力守护辖区道路安全畅通、人民群众出行安全。”区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乔辉说。
区园林绿化养护事务中心联合浙江大环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组织人员开展城区树木加固专项行动,全力以赴筑牢安全防线。
此前,该中心先后对主城区养护范围内的绿化树木进行排查及加固,并对相关支撑设施进行修复,加固树木2000余株,有效消除安全隐患。同时,该中心还加强对城区绿化带、公园广场等处巡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我们已提前对城区主次干道、公园绿地内的树木进行了全面排查。”区园林绿化养护事务中心工作人员刘宏亚表示,“特别是风口路段和人流密集区域,我们优先处理树体倾斜、根系较浅的树木,力求在台风来临前完成重点区域加固,确保树木在大风中站得稳,不给市民出行添风险。”
永宁产投集团坚决贯彻落实上级防汛防台决策部署,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迅速组织各部室、子公司开展防御工作,全方位、多举措织密防台“安全网”,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该集团工程管理部发挥牵头作用,联合农发公司、黄旅公司,携手各项目监理、施工单位奔赴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黄岩蜜橘分选中心项目现场,重点聚焦人员撤离、施工用电切断、活动板房加固等关键环节,对防台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细致检查,不放过任何一处隐患,确保项目现场防御工作万无一失。同时,组织人员前往头陀镇前园村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等地灾治理点,重点查看排水系统、边坡稳定性、应急物资储备及人员管控等情况,针对发现的局部积水等问题,责令相关单位限期整改,并周密部署应急响应、值班值守及灾后复查等工作。
我区各景区也积极采取多项措施防御台风,在九峰景区,园林工人抢抓时间,对报春园内300多株盆景逐一进行绑绳、加固,工作人员也加强了巡逻,第一时间发现并清理了九峰溪边折断的苗木,以免造成溪流堵塞。
在屿头乡布袋山景区,区文广旅体局执法人员会同乡镇工作人员开展实地检查,检查防台防汛工作落实情况。景区工作人员坚守岗位,排查疏散游客,并对景区栏杆、游步道等内部基础设施进行检查、加固,还对游客服务中心、检票口电闸进行了断电,确保安全。
截至7月8日下午,全区A级旅游景区、文物保护单位等重点单位、场所,均已实行24小时企业领导值班制,防汛责任人进岗到位。其中,我区西部布袋山景区、柔川景区、桐树坑景区等涉山涉水景区均已暂时关闭。
人保财险台州市黄岩支公司组建防灾小组,联合区农业农村局,围绕水稻、农业设施大棚、大棚葡萄、高山蔬菜、甘蔗、中药材、柑橘等参保标的制定有针对性的“一对一”风险应对措施——针对当前早稻正处于成熟期的农情,防台小组深入田间地头,提醒农户及时抢收成熟的早稻,抢收面积达1000余亩;针对农业设施大棚结构易受强风侵袭,防台小组组织农户对大棚骨架立柱进行加固,及时排查薄膜破损情况,并协助抢收已成熟瓜果、蔬菜,有效减少损失;针对当前正值挂果期的柑橘,工作人员引导果农对结果较密的枝条采取“吊挂+支撑”相结合的保枝保果措施,有效预防强风致果枝折断或落果。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