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黄岩支站 
您现在的位置: 黄岩新闻网  >  新闻在线  >  黄岩新闻  >  黄岩社会
产教融合育“工匠” 我区模具产业走出人才培育特色之路
2025年07月28日 16:18 来源:今日黄岩 【进入论坛】

  黄岩是“中国模具之乡”,集聚4000多家模具企业,高技能人才一直是产业发展的“刚需”。近年来,我区紧扣模具产业脉搏,以构建“产教融合”技能生态链为抓手,整合企业、院校资源,通过校企协同、创新培育模式,让职业教育与民营经济同频共振,走出了一条教科人一体化的特色路径。

  “今天是你们在大学的最后一节课,也是进企业的第一堂课……”近日,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凯华模具产业学院的车间课堂里,刚刚上完“暑期企业实战营”的毕业班学生们迎来了身份转变的重要时刻。

  学生金心雨自小在模具设计师父亲的耳濡目染下长大,深知黄岩模具产业的实力与机遇。“在学校学到的技术能让我快速融入岗位,比别人起步更快。”他说,在校期间常去父亲的工厂实习,早已积累了实践基础。

  这样的期待在学生中很普遍。“毕业后能直接进工厂深化学习,不用像别人那样海投简历还没着落,就业压力小了很多。”学生方朝阳从高中就选定模具方向,“黄岩模具产业发达,本地就业机会多,这是我坚持的理由。”

  学生们的底气,来自于产业学院“无缝对接”的培育模式。凯华模具产业学院由注塑模具龙头企业浙江凯华模具与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共建,配备高端模具制造设备和智能生产线,可实现模具全流程生产。学院推行双班主任、双导师制,以“工学结合”“一师一徒”模式开展实景实操教学,让学生毕业就能上岗。“现在他们既是我的徒弟,也是我的同事。”企业导师张斌的话,道出了这种模式的温度。

  专业对接产业、育人对接用人,这正是黄岩模具人才培育的核心逻辑。近年来,我区积极探索“引企入校、引校入企”,形成“企业出岗位、出师傅、出设备,院校出学生、出教师、出资源,人社部门搭平台、出政策、出服务”的机制,推动企业与院校深度合作。

  “我们先排摸企业岗位和人才需求,再联合院校设置课程、组建师资,实现‘按需育才’。”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严亚君介绍道。

  “四届毕业生中,90%从事模具相关行业,近40%留在凯华成为中坚力量。”凯华模具产业学院执行院长裘紫燕的话,印证了这条路的成效。从课堂到车间,从学生到工匠,产教融合的“黄岩模式”正为模具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目前,黄岩已与黄岩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台州技师学院等合作,设立产业学院9家、订单班152个,近三年定制化培养技能人才7000人。

【作者】: 记者 章鸣宇 吴宣仪 【编辑】:朱慧益
推荐阅读
最新热点+更多
“十五五”规划编制专题讲座举行
今年上半年我区经济运行情况呈现稳中有进...
市、区政协委员视察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委...
创新理论传播行动打造黄岩思想新高地
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开展政府重大投资项...
上垟乡开展“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
2011年03月01日 黄岩新闻
城南派出所:实字当头全力推进禁毒工作新局面
禁毒宣传进文化礼堂
文化为“魂” 筑区域发展高地 ——我区实...
黄岩区新前街道:模具之乡的人才密码
黄岩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34号 浙ICP备08109618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476507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黄岩新闻网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