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沙埠镇打造的“青瓷公益文化”系列研学活动在沙埠老街花语堂开课。不同于传统课堂的照本宣科,这场为期两个月的研学将青瓷文化的密码藏进老街的青砖灰瓦间,让40名青少年在制瓷等过程中,触摸家乡历史的温度。
“看好了,掌心要虚,像托着一团云。”在沙埠老街花语堂,青瓷非遗传承人陈均林正在陶泥上操作着,不一会儿,一个碗的轮廓就慢慢显现出来,在陈均林的指导下,孩子们从揉泥、拉坯到塑形、装饰,逐步将手中的泥土转化为充满创意的青瓷雏形。“原以为做碗很简单,实际做起来才知道不容易,每一步都得留神。”学员高熠阳说。
沙埠镇以“青瓷文化”闻名遐迩,是唐宋时期浙江青瓷的重要代表之一,其产品釉色青绿莹润、纹饰精美,兼具越窑与瓯窑的特色。2024年,沙埠窑遗址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此次“青瓷公益文化”系列研学活动,正是为了充分发挥“千年窑火”的文化资源优势,精心打造青瓷文化研学品牌,为青少年提供丰富多样的历史研学体验。
沙埠镇党委委员金尤莎表示,活动旨在让孩子们感受青瓷文化,不仅是看展品、听讲解,更要让他们亲手体验揉泥、拉坯等工序,亲手感受青瓷的魅力。
据悉,除了面向广大青少年的基础研学体验,沙埠镇还特别开设了进阶班和高阶班课程。这些课程将邀请龙泉青瓷行业的大师及国内知名专家授课,为青瓷文创从业者、大学生、返乡青年和乡村创业者提供深入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助力他们在青瓷文化领域实现创业梦想,推动青瓷文化的创新发展与传承。
沙埠镇的“青瓷公益文化”系列研学活动,不仅为青少年打开了一扇了解历史、感受传统魅力的窗口,更为青瓷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创新之路。通过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古老的青瓷文化在年轻一代的手中得以延续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