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江口街道景苑村的田埂上,天刚蒙蒙亮便热闹起来。测绘工作人员的卷尺在田垄间拉出笔直的线条,“嘀嘀”的定位提示音与村民的交谈声交织成独特的晨曲。
随着景苑村量地工作的展开,这片曾被田埂分割的零散耕地,即将纳入江口街道1607亩“多田套合”耕地综合整治工程的规划蓝图中。
“目前,我们正抢抓晴好天气加快推进工程进度,确保9月中旬完成所有村的政策处理。”休息间隙,江口街道多田套合工作专班组长、党工委委员赵东华拧开瓶盖灌下大半瓶水,抹了把额头的汗珠介绍道。
为加速推进工程,江口街道成立多田套合工作专班,由赵东华任组长,创新推行“分组赛跑”机制,将涉及工程的5个行政村划分为5个工作小组,每周通报进度、每月评比奖惩。“我们把任务分解到组、责任到人,像洋头村小组创新‘白+黑’工作法,唐家岙村小组建立‘党员包户’机制。短短一个月,两个村的政策处理已经完成,地表清表工作随之启动。”赵东华感慨,看到各组都铆足干劲晒实绩、比速度,这种互学互促的劲头很快就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氛围。
工作推进过程中,专班成员陈苍育发挥了特殊作用。有着30年基层工作经验的他,用“土话”解读政策:“零散田变成连片田,收割机好进了,灌溉水好流了,每亩流转费还能拿到1200元,这是实打实的好处。”遇到村民对地块调整有疑虑时,他总能拿出“老账本”算明白账,消除大家的顾虑。
村民的支持更是工程推进的最大动力。“以前种三分地要绕三个田埂,以后把地交给专业的人种,我们每年稳稳拿流转费,划算!”洋头村村民郑云琴乐呵呵地说。
据了解,江口街道“多田套合”耕地综合整治工程将通过“耕地提质+基础设施升级”双轮驱动,把零散耕地整合为集中连片的优质农田,同步配套建设灌溉水渠、机耕道路等设施。这不止是耕地规模的扩大,背后更蕴藏着乘数增长的土地效益,一幅“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农业画卷正在江口徐徐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