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乡红色地标寻访”系列报道之二
桐树坑,1941年10月至1942年11月中共台属特委机关的驻地,长期为地下党领导机关和游击队承担生活保障、安全掩护、通讯联络等任务,历经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及多次重兵“围剿”至全国解放,11年红旗不倒,荣称“高山上的一个战斗堡垒”,并铸就了“坚定信念、不怕牺牲、艰苦奋斗、团结进取、勇于奉献、百折不挠”的桐树坑精神,成为永远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近日,记者走进这片无数英雄曾经战斗过的热土,寻访和重温革命先辈在烽火岁月里的战斗历程。
【史实回放】人物:王槐秋
王槐秋是杭州人,曾是黄岩、温岭、仙居联络员兼总特派员秘书。由于当时特委领导都战斗在桐树坑东南比较偏僻的三条坑茅棚里,冬天阴冷严寒,夏天潮湿闷热,条件十分艰苦。长期居住在这样的茅棚里,使得王槐秋的身体变得十分羸弱,面黄肌瘦,身上多处患疮,脚背也发生了溃烂,连走路都十分困难,桐树坑党员群众尽管采集草药敷理都无济于事。考虑到当时革命形势的复杂和恶劣,王槐秋始终坚持工作。后来,在组织的反复劝说下,他才转到路桥的一位共产党员家医疗休养。就在王槐秋日渐恢复健康时,一天,国民党警察搜查到这位党员家里,看见王槐秋形销骨立、满面病容,误以为他是个吸毒犯,就把他押到了警察局。后来,在党组织的精心营救下,王槐秋最终被保释出来,并立刻送回桐树坑隐蔽起来。
【现场采访】内容:工作“会馆”
在桐树坑革命纪念馆内,记者见到了参加过当时童子军的讲解员辛杏春。他说,桐树坑虽然地处深山,但周围敌情复杂,条件十分艰苦,到处白色恐怖笼罩,国民党经常派武装人员和密探深山搜捕共产党员。为了保护特委领导同志的生命安全,桐树坑党支部在村子东南比较偏僻的三条坑上搭起了几个茅棚。茅棚很矮小,四周由山石垒成,上面用茅草作顶,用以遮挡寒风苦雨。茅棚内只有一张用砖块垒积的窄小的床,由于山高路远,远离村落,住在茅棚里的特委经常是饱一顿饥一顿。王槐秋把茅棚称作“公馆”,把它们编为一号、二号、三号、四号公馆。就在这样一个“公馆”内,特委机关举办了党支部书记学习会,完成了多项重大使命,为特委与各地保持联络作出了贡献。
【史实回放】人物:辛道田
辛道田,桐树坑人,是1938年5月林泗斋宣传革命思想后在桐树坑发展的第一批党员,入党后,辛道田在家乡一带积极发展党的组织,和全体党员一起,动员群众、依靠群众,进行武装斗争。在特委机关转移到桐树坑后,他就负责传送信件、安排生活、保障安全等工作。在特委领导撤往四明山后,他还先后四次护送17名革命干部进入浙东抗日根据地,一次被敌人诱捕,在乡公所里敌人用一根崭新的棕绳栓住他的两个拇指,悬空吊在梁头,并用藤条狠狠抽打。但在辛道田疼得死去活来时,也没有忘记入党时的誓言:严守秘密、遵守纪律、永不叛党……
【现场采访】内容:与敌人周旋
辛杏春说,国民党政府下令缉拿辛道田是在1944年6月,他们利用一叛徒与辛道田是亲戚的关系,暗带手枪和绳索去桐树坑,准备乘辛道田不防备时将他抓住,如活捉不成,即就地枪决。被捕后,辛道田的家经常遭到搜捕,家里的家具和日常用品全部被烧光。
辛道田被抓后,桐树坑的党员大部分撤往了四明山,但国民党反动派仍念念不忘踏平这个红色堡垒,经常带着大量军警山上“清剿”,扬言不剿清共党誓不回城。这时,桐树坑党支部就组织全村青年壮男上山隐蔽,与敌人周旋,使敌人无功而返。
如今60年过去了,辛杏春在向记者谈及60年来桐树坑的变化时打了一个简单的比喻:“以前住的是茅棚,现在村里的洋房也多了起来;以前过年也难以吃上一顿饺子,现在餐餐都能吃上肉。”辛杏春的比喻十分简单却切实反映出了60年来桐树坑这个革命红色堡垒的变化。如今,村两委带领村民一心一意谋发展,还将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生态居住区。相信不久的将来,先辈们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一定会成为全村发展的动力,桐树坑的村庄一定会更美,村民的生活一定会更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