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江治理的那些事
千年永宁江,一座世纪园。永宁公园以现代、简约为基调,以生态为特色,以水为主体,集生态保护、人文观赏、休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她如一颗璀灿的明珠,镶嵌在永宁江畔,成为黄岩乃至台州城市建设的一个新亮点。
一到夜晚,永宁公园是黄岩最热闹的地方之一,大多市民会不约而同地来到这里,有来锻炼的,有带孩子来玩耍的,也有许多戏迷聚集一起来唱上一段的。王大伯就是个忠实的戏迷,他每晚都会来公园的凉亭听上几段再回家。当记者问起他对永宁江的变化如何看待时,王大伯竖起了大拇指说:“我家就住在永宁公园附近,现在环境比以前好了,水质也变得清澈了,而且最大的变化就是台风来了,家里不会再漫大水。永宁江治理,搞得好啊!”
岁月沧桑———母亲河在“哭泣”
在浙江中部东海之滨,有一条美丽而雄奇的河流,它以自己特有的风貌,润泽着这片富饶的土地,使驰名中外的“中国蜜橘之乡”更为妍丽多姿,它就是被黄岩人民誉为母亲河的永宁江。
永宁江发源于括苍山脉大寺基,它犹如一条银练,自西向东横贯黄岩全境,浩浩荡荡,驰骋温黄平原北部,至三江口与灵江汇合后,由椒江承泄入东海。永宁江治理前,干流全长77公里,流域面积889.8平方公里。其中,潮济以下纳潮河段长41.5公里。千百年来,滔滔的江水,滋润着富饶美丽的温黄平原,哺育着流域内勤劳的人民。
然而,永宁江纳潮河段及其支流长期受潮汐影响,两岸不但无灌溉效益,还常遭潮汐危害。1962年为解决温黄平原农田灌溉用水,在永宁江上游建成长潭水库。由于拦截了永宁江近50%的来水量,造床动力锐减,导致永宁江生态环境失去平衡,下游感潮河段严重淤积,河道日益萎缩。到1983年,过水断面比长潭水库建库前缩少70%,总淤积量达4000多万立方米,昔日能通过300个流量的潮济河段,只能通过10—30个流量,宽阔的黄金水道变成了“永宁沟”。随着永宁江的不断淤积,原永宁江江堤也遭到严重破坏。黄岩大桥至山头舟堤段,多处被夷为平地,断断续续,连不成防线;山头舟以上,没有堤防。大桥以下堤防,不少地段废弃老堤,在江涂上筑子堤围涂种植。堤防低矮单薄,遇台风大潮,缺口抢修不及,往往洪潮泛滥成灾。
据有关资料统计,1960年至1998年这39年中,有15年大水成灾,特别是1990年8、9月间,黄岩连续遭受四次台风袭击,平原地区一片汪洋,头陀、北洋等重涝区最大水深达4米,有十几万人被洪水围困7昼夜,受淹农田20万亩,损失触目惊心。母亲河在哭泣,黄岩人民呼唤着:永宁江啊,何时能“永宁”?永宁江流域严重的洪涝灾害,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
呕心沥血———历尽艰辛写春秋
凡是参加过永宁江治理一期工程建设的人们,决不会忘记1993年12月12日这个日子。那天,原黄岩市人民政府在三江口永宁江闸工程工地隆重举行600多人参加的永宁江闸工程开工典礼。上午9时20分,典礼开始。10时02分,时任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刘锡荣按下电钮,大型钻机开始运转,宣告永宁江闸工程正式开工,从而拉开了永宁江闸治理工程的序幕。
永宁江治理工程分二期进行,一期工程在三江口建成永宁江大闸枢纽工程,包括挡潮泄洪闸、内外引河、芦村中转码头、民船套闸及堵坝、切滩等工程。挡潮泄洪闸设10孔,每孔8米,总净宽80米,设计最大泄洪流量1500立方米每秒,该工程于1993年底开工,2000年6月通过竣工初步验收,总投资1.21亿元。
二期工程为永宁江干河拓浚,自北洋镇前蒋至永宁江大闸,全长37公里(其中裁弯取直3段共长2.62公里);堤防填筑77公里;新建、改建桥梁14座;大小涵闸300多座,计划总投资为5.3亿元。
政策处理工作在整个工程建设中的“排头兵”,它是工程建设的前提和保障。这项工作范围大牵涉面广,一期工程大闸用地448.531亩,牵涉江口、东山两个镇的4个村;民船套闸用地319.713亩,牵涉黄岩、临海两市的江口、红光、涌泉三个镇的9个村;二期工程征用集体土地2320亩,国有江涂3564亩(至2006年底),牵涉北洋、头陀、澄江、新前、东城、西城、北城、江口、红光9个镇(街道),工作牵涉面广、量大,情况错综复杂,加上补偿标准与“两线”、工业园区等相比,有所偏低,许多沿线百姓不愿合作。但工程实施迫在眉睫,永宁江治理指挥部工作人员在市、区政府的支持下,紧紧依靠有关镇(街道)村(居)干部,深入基层,主动走访,与广大干部群众沟通、交流、联系、协调,截至今年6月底,累计完成征收土地6452亩(其中集体土地2431亩、江涂3944亩、安置地77亩);临时用地9600多亩;企业拆迁39家,累计拆迁面积61858平方米。累计政策处理投资11010万元,保证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展。
一枝独秀———治理凸显新理念
永宁江治理工程河道拓浚弃土结合当地土地整理,是治理工程中的一个亮点。二期最大的难点是将近1200万立方米开挖土的弃置问题,这些弃土堆起来相当于6条长潭水库大坝(长潭水库大坝大约230万立方米),除堤防填筑及裁弯老江道回填外,尚有700万立方米土需征用9000亩田地堆放。而永宁江沿线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仅0.4亩,这不仅需要一大笔征地费用,而且影响耕地使用,其工作难度相当大,而且还会拖延工期。指挥部想方设法,探索解决方案,测量、调查沿线低洼土地情况,宣传、动员沿线干部群众将永宁江疏浚与土地整理结合起来。在治理过程中,土地整理总面积达9000亩,利用弃土总量600多万立方米,既解决了弃土场的政策处理难题、节省了工程投资,又满足了当地土地整理的土方需求,使低洼地变成了良田,提高了防洪抗洪能力。永宁江治理工程河道疏浚与土地整理有机结合,是水利工程建设与基本农田建设相互结合、互惠互利,实现双赢目标的又一次成功实践。
永宁江治理二期工程城关段河道整治又是一个闪闪的亮点。永宁公园位于永宁江治理二期工程城关河段,全长1.5公里,占地21.6公顷。在工程实施中,工程指挥部大胆创新现代治水理念,将水利建设与城市建设有机结合,在保证防洪、排涝效果的前提下,修改了平面设计,将河线北移10米,并开放二级平台,抬高平台标高,把岸线建成绿色、生态的滩地、湿地和景观带。这样,昔日一个以防洪为单一功能的水泥硬化河道,通过大量应用乡土物种进行河堤的防护建设,成为充满生机的现代生态与文化休憩地,同时,该项目将城市雨洪管理、乡土生物保护、居民的日常休憩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集约化利用城市土地,用最经济的途径,创造出了健康优美的人居环境。难怪省水利厅原副厅长李治华视察1标工程后,在留言薄上写上一个大大的“美”字。2005年,永宁公园获得建设部“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06年获得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专业设计荣誉奖。
利泽千秋———黄金水道重现
作为长潭水库的重要配套工程,永宁江治理二期工程竣工后,主汛期水库控制水位将从31米提高到34米,净增库容9300万立方米,相当于新建9座中型水库,同时,利用永宁江河道集流作用,通过江道调节区间来水量,每年平均增加灌溉用水量2658万立方米,相当于建造2座中型水库;江道防洪、排涝标准均从不足5年一遇,将分别提高到20年一遇和10年一遇;江道航运能力得到极大改善,原先的永宁沟已拓展成了宽阔的永宁江,航道上延至前蒋,100吨级的船只可24小时通航。
在工程治理中,工程指挥部不局限于挖挖河道、砌砌石岸,恢复其防洪、排涝、运输功能,而是把城市防洪河道综合治理与发掘古越文化结合起来,启动永宁江文化建设工作,以“承瓯越文脉,展橘乡风情”为主题,将工程建设中每一景、每一点连结起来,把永宁江打造成“文化长廊”及水上观光旅游风景线。
永宁江治理工程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提高了城市品位。这项工程完成后,昔日混浊的江水变成清澈的秀水,青山绿水衬托着橘乡无限风光。此外,由于长潭水库水源不断补入,使整个温黄平原地区水环境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观。
一个完美的水利工程,标志人类与水抗衡的历史。永宁江治理工程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它解决了永宁江流域的防洪排涝能力,实现了黄岩人民梦寐以求的“永宁”愿望,不仅为广大群众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生产环境,而且还创造了优美的生态环境,为黄岩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是黄岩乃至台州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