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浙江在线-黄岩支站 
您现在的位置: 黄岩新闻网  >  走进黄岩  >  游在黄岩
七十余网友,大踏步挺进松岩山
2011年01月21日 14:18 来源: 【进入论坛】

石大人

网友“姗珊 ”/摄

天梯

 

莲尖坪

云片瀑

  话说九峰论坛组织“走进松岩山”活动,自小向往高山流水又热衷名人古迹的我当仁不让地报名了,还发动了几位网友一同参加。

  1月15日早上8点40分左右,近四十名网友从黄岩区政府集合出发,至澄江街道办事处再同另一批网友汇合,七十多人加十多辆车的浩荡队伍绕着沿溪公路,一路开到松岩山脚下。令人始料不及的是,大伙儿一下车便饱尝了一顿凛冽的山风——那个冷哟!

  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前一天刚刚下过雨,石阶上的水还未干,湿漉漉的不好走,大队伍走得甚是缓慢。虽是素昧平生的网友们,彼此之间守望相助,一路有说有笑,惬意非常。更有一位带了柴刀的大叔,一路看见稍直些的树干就“霍霍霍”地砍下来,削干净了递给行动不便的队友,引得阵阵赞叹。

  山路十八盘,盘得网友们只喊累,但坡度相对较缓,艰难走过便是。最可怕的是那420级的天梯,两峰壁立,以险称奇,峭峰高百余丈,中间凿石为梯,每级仅容一足,古名“古仙百步街”、“一线天”。蜗行在其中,只敢抓着扶手一径儿向上走,至顶时,个个如跑了一万米似的,气喘如牛。

  松岩山又名“嵩岩山”,有“四绝”,天梯是其中之一,另有云片瀑,莲尖坪和“石大人”峰景。“石大人”的名号自然是其中最为响亮的。古诗形容它“耸身早拨千寻地,翘首才离一握天。惟有云峰常对拱,更无石友可齐肩。”其高百余米,庄严威武,岿然峥嵘。在莲尖坪上,“石大人”峰的全景一览无余,网友们以其为背景,合影留念。云片瀑的景致没有见到,有些可惜。

  莲尖坪又名“天柱峰”,四面断崖绝壁,石势攒簇状如莲花,只能靠南面石壁上一张梯子攀登。初见此梯,心里煞是诧异,加上四周是悬崖峭壁,心跳骤然加速。有一位不知是多少岁的老者在上头迎接,这才放下心来。听网友们说,之前上下只靠竹梯,更不安全,后来本地一家公司捐赠了一把金属梯,才让这一程路更好攀些。

  坪顶真是另一番天地,有一座天峰阁,始建于明永乐中期。寺中有鱼池、古井、石桥、茂林、修竹,一株腊梅倚在桥边含香绽放。平日里忙着工作,连梅花开了都不知道。在山下岱石庙里,一株黄色腊梅开得极盛,香气扑鼻,合着寺院的幽静,共同组成一幅静美的画。离梅不远处,有一株参天古木,两人合抱也抱不过来。

  临近中午,天峰阁的师傅们早已为我们准备好了几桌丰盛的斋饭,网友肚中早已饥肠辘辘,闻到饭香,连平日里为节食疲于奔命的美女们也胃口大开。其实真不能说是大伙儿饿才吃得如此之香,是这斋饭实在好吃!你看,简简单单的白萝卜汤,其味道竟似在骨头汤中炖了半日;焦掉的饭锅巴,也被盛入碗中,一位网友吃得乐不可支……

  爬松岩山必去莲尖坪,到了莲尖坪必吃天峰阁斋饭!这便是我花了腿疼一个星期的代价得出的结论。

  饭后小憩时,只见几个孩子跑来跑去,一经打听,原是生活在庙中的。大家便好奇一个问题:“如何念书?”答:“走山路下山再上山。”语气极其平静,不免让我们自惭形秽。我们一个月也走不了一次的山路,在她们的生活中是一道“家常便饭”,根本称不上是困难。还有位道姑,当我们问其:“70岁有无?”答:“我也不知道了,应该有吧!”不禁让人莞尔一笑。这世上竟有生活在人群之外的人?她的一生都住在山上,生活饮食自给自足,外界的一切与她无关,而她也与外界不相干。这种场景像及了武侠剧的山外高人,甚是奇妙!

【作者】:  【编辑】:王振珍
推荐阅读
最新热点+更多
区领导开展助残日走访慰问活动
黄岩环长潭水库公路获评全国“2025年度美...
137种小型西瓜品种在黄岩“大比武”
翡翠湖光竞速 千年橘乡逐梦 ——“永宁悦...
黄岩环长潭水库公路获评全国“2025年度美...
上垟乡开展“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
2011年03月01日 黄岩新闻
城南派出所:实字当头全力推进禁毒工作新局面
禁毒宣传进文化礼堂
以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构建完整内需体系
黄岩:破题“三大差距”,开启奋进新程
黄岩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34号 浙ICP备08109618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476507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黄岩新闻网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