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浙江在线-黄岩支站 
您现在的位置: 黄岩新闻网  >  新闻在线  >  黄岩新闻  >  黄岩人物
传奇妈妈彭彩荷:大爱洒满人间
2011年03月07日 09:40 来源:黄岩新闻周刊 【进入论坛】

 彭彩荷的第六个养女,有了一个可爱的小宝宝。彭彩荷(右一)经常逗这个小外孙女玩。

96岁的彭阿连,行动不便,彭彩荷总是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

敬老院里的老人们都爱和彭彩荷聊天。 

  编者按:

  头陀人彭彩荷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女人。25岁那年,离异的她领养了第一个女儿,此后的二十多年间,她又陆续领养了8个女儿和2个儿子,均是弃婴和孤儿。

  彭彩荷只读过2年书,小学肄业,却培养出了3个大学生,6个高中生,还有2个正区里的一所重点高中就读。她如今已56岁,最小的女儿18岁,最大的外孙也是18岁,另外还有4个外孙和外孙女。

  多少艰辛化作了彭彩荷额头上那一条条深深的皱纹,它们有着各自的名字:伟大、坚强、勤劳、无私、无畏、光荣……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句“我的妈妈是世上最好的妈妈”(彭灵珠说)。

  “这个‘妈妈’是我捡来当的”

  “我的孩子们都是很好的。”在头陀镇敬老院里,身着蓝色工作服大褂的彭彩荷自豪地说。她小小的眼睛笑起来像一弯新月,亲切地拉着记者的手,无形之中拉近了距离。9个女儿和2个儿子,均非她亲生,有些是捡来的弃婴,生日也不知道,于是捡来的那日便是生日,有些是父母亡故的孤儿,她领养过来,抚育他们成长。

  有一个女儿,心思特细腻,每次彭彩荷一回家,就递毛巾过来叫她擦擦脸,爱追着她问:“妈妈你喜欢吃什么?”然后马上去烧,吃饭时也把菜先夹到她碗里。现在看到她在敬老院里工作,就一遍一遍地问:“妈妈,你需要我吗?需要我,我马上回来。”

  有一个女儿,手快口快,能力强,性格也像彭彩荷。从小到大,彭彩荷生气时,她首先站出来挡在前面:“妈妈有什么气朝我出,不要吵弟弟妹妹。”

  有一个女儿,从小身体不好,彭彩荷抱着她四处求医,曾泪流满面跪在医生面前喊:“救救我女儿,虽然不是我亲生,但无论如何一定要治好她呀。”有一年母亲节,女儿送给她一只亲手做的荷包。“妈妈,姐姐们都能挣钱买东西给你,我还不能挣钱,就一针一线做荷包送给你。”她接着说,“你供到我高中毕业后,我自己赚钱读大学,你身体不好,这么多年带我们太辛苦了。”

  有一个女儿,内向寡言,但心里时时刻刻想着妈妈。

  有一个女儿,忠厚诚实,善良文静,是妈妈贴心的小棉袄。

  ……

  “孩子们都随我姓,这个‘妈妈’是我捡来当的!”彭彩荷打趣说,“我这人就是心好。”她年轻时因病开过四五次刀以至于无法生育,但与生俱来的母爱却越来越强。25岁那年离异后,有一天她听说邻村一个女孩被扔在路上,不禁动了怜悯之心:谁这么狠心,连亲生女儿都舍得丢下?当看那个尚不足月,水灵灵的孩子,她决定收养。

  在此后的20多年里,彭彩荷一共领养了11个儿女。最小的那一个女婴被挂在她公司门外的大树上,准是那家父母知道她的故事,故意“送”过来的。

  “没得吃了,粥煮稀一点”

  “这么一大家子,你拿什么给他们吃啊?”江口有家工厂的老板与彭彩荷关系很好,曾这样问她。

  “我能有什么好给他们吃,没得吃了,粥煮稀一点。”彭彩荷心直口快。

  原本只是随便的一问,反而让对方深深记住了这个不简单的女人。

  为了照顾这个大家庭,彭彩荷尝尽世间冷暖。孩子们来时,有的才几个月大,换尿布、喂奶粉,对于没有生育过儿女的她来说,啥都得从头学起。但天生的母性使她很快就熟能生巧,一个个孩子被她拾掇得既干净又漂亮。

  在城区南门,彭彩荷曾买了一幢四层楼,她把最好的房间都给儿女们睡,自己睡到顶层的小阁楼里。长辈们看不下去,常苦口婆心地劝:“自己买的房子,睡得这么差,何苦养那么多孩子啊!”她总一笑置之,为人母总以孩子为先。

  要养活家里十几口人,供吃、穿、住、行,她唯有不停地赚钱——绣花,当挑担工,卖水果、办货运站、开小宾馆和小饭店,20多年前开始搞运输,后又办起了运输公司……一天到晚,忙得像陀螺般转。

  彭彩荷是个传奇妈妈,也是一个充满了智慧的女强人。她当过区人大代表、村妇女代表,获得过区女能人的称号,家里的奖状装了满满一书橱,可见得她的光荣。虽然没有读过很多书,但她成功了,她用一个普通农村女人的肩膀撑起了一个特殊的家庭,令人感动。

  而令彭彩荷感动的是儿女们。有一年,一个女儿在台上跳舞,背景音乐是《世上只有妈妈好》。她坐在台下,看着看着,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流。别的家长们都疑惑她为何这般动容,当得知她的事迹后,都深深佩服这位“妈妈”。

  在她们家,孩子们最爱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这个“妈妈”背后的含辛茹苦,是用多少眼泪和汗水铸就起来的呀!记者想请这位传奇妈妈再回忆一下过去,她泪眼婆娑,摆摆手,捂住眼睛。

  “现在,我最痛苦的事儿就是看女儿们嫁人,嫁一个少一个……”彭彩荷忍不住掩面痛哭,声音越来越小。

  “我只有一个妈妈”

  “等你们读书毕业后,我就帮你们找亲爸亲妈,读书期间,你们就安心读书。”彭彩荷总是这样对儿女们说。她自己只读过2年书,小学肄业,却培养出了3个大学生,6个高中生,还有2个正在区里的一所重点高中就读。

  六女儿珠大学毕业时,彭彩荷通过电视台寻亲节目偷偷帮她寻找亲生父母。“我希望女儿以后能找到亲生父母,一家团聚。”彭彩荷流着眼泪说,“我自己前些年得了重病,很可能不久于人世,帮养女找到亲生父母,我也就心安了。如果女儿的亲生父母家里经济困难,我会尽力帮助他们。”

  但珠却坚定地说:“我只有一个妈妈,不找!”

  现在,珠抱着2岁的女儿在彭彩荷身边生活,身为人母,更深切地感受到幼时母亲照顾自己时的那份艰辛。“我的妈妈是世上最好的妈妈,是最好最好的一个好心人!”不擅言辞的她坚定地说。

  母女同心,亲上加亲。“我有一句话交代给二女儿灵巧:妈生病,假如病好不起来我也瞑目,但唯有一样事情令我不瞑目——你们姐妹们从此要分散了。”2005年彭彩荷患甲状腺癌,一度很悲观。

  “妈妈,无论如何你放心,两个妹妹我来带!姐妹兄弟不会分散!”已是一个3岁孩子母亲的灵巧泪流满面地说。她毫不犹豫地挑起了这个家庭的担子,将亲情从母亲肩头传承过来。

  “虽然生着病,但我心里是温暖的。在台一医开刀时,43个亲人在手术室门外急切地祈盼平安。”她再度动容落泪,“我们家就是这点好,在苦难面前,团结一心。这几十年来,我们从来不吵架。”彭彩荷笑了。现在,她的身体还算健康,只是要定期去医院做检查,但去年下半年那一次她忙着敬老院里的事儿,没来得及去。

  “要是奔着这800元工资来当院长,我才不来”

  “我计划在这儿建一间二层楼房,二楼门卫室,一楼杂物室。”在头陀镇敬老院外的小山坡转角处,彭彩荷满脸笑容地说:“镇里领导支持我让我放心工作。”她说话像竹筒倒豆子,手脚更是麻利。这边话音未落,她就瞄到一位阿婆正战战巍巍地走下坡路。她赶忙跑过去扶住,阿婆连忙小声解释说:“我要出去买点东西。”她一边扶阿婆回院里一边佯装生气说:“买什么东西让我去买就好了,你这样出去多危险!”

  “阿荷她人好,生怕我们摔倒。上个月院里有个101岁的老阿婆走路时摔了一跤,结果一病不起,没多久就走了。阿荷她不知道有多伤心!”一位阿婆轻轻地跟记者说。

  当院长总共也不到1年的时间,彭彩荷却成了院里34位老人最亲最爱的“女儿”。她把家搬到了这里,和老人们住在一起。每天半夜起床3次以上到老人们房门外看一看,生怕有谁要喝水或者上厕所时行动不便,摔着了。她啥都带头抢着干,给老人洗澡、做家务、烧饭、打扫……而这份工作的工资只有800元一个月。

  “要是奔着这800元工资来当院长,我才不来,打的费都抵不消!我做运输生意,人在敬老院里,但每天电话遥控指挥公司运作呢!”彭彩荷个性鲜明,自尊心尤其强,办事干净利落,是个风风火火的女强人。

  96岁老党员彭阿连听到彭彩荷的声音,发出声响唤她过去。见到她,他拉着她的手不放,嘴里碎碎地说着话。“我们都姓彭,我就叫他阿舅,他总要拿东西或者烧东西给我吃,对我不知道多好,生怕我走掉。”彭彩荷激动地说。

  “镇里领导多次邀请她来当院长,因为她对老对小的那一份爱心实在令人感动。”随行的头陀镇干部说。在没当院长之前,彭彩荷就经常煮些汤、菜,买些衣服来看望老人。

  敬老院里,每一位老人的性格特点、琐碎小事,彭彩荷都记得。89岁的牟小岩老人身材高大,多年受疾病折磨,行动不方便。为此,彭彩荷花了180元钱专门从黄岩城里买来一把高藤椅,让他坐得舒服。

  在厨房和贮藏室里,所有物品被整理得干干净净。“老人们需要多补充些营养,所以食品就多准备些,薏米、黑木耳、山粉、白木耳、麦面、机器面、糕、菜、鱼……”彭彩荷说。另外一个负责煮饭的阿婆常夸她有耐心:“有些老人消化不好,每天得少食多餐,她就四顿五顿地烧给他们吃,一点不怕麻烦。”

  现在,敬老院就是彭彩荷的家,儿女们回家看她,都直接奔这儿来了。去年除夕下午2时她才从敬老院回家,大年初一凌晨4时她就起床花了70元钱打的到敬老院。那天上午,她趁着晴好天气,带老人们到镇上走走,一起热闹热闹。

  今年的三八妇女节在即,远在上海的三个女儿一起嘱托六妹珠来看望母亲。这不,近段时间,珠带着女儿在敬老院也住了下来。彭彩荷活儿不忙时就爱抱着小外孙女,看着她圆圆的、黑溜溜的眼睛,打心眼里是欢喜。不过她也不忘给珠布置另一个任务:学驾驶证,万一敬老院里的老人们有个突发疾病啥的,珠可以第一时间开车送去医院。

【作者】:  【编辑】:王振珍
推荐阅读
最新热点+更多
区领导开展助残日走访慰问活动
黄岩环长潭水库公路获评全国“2025年度美...
137种小型西瓜品种在黄岩“大比武”
翡翠湖光竞速 千年橘乡逐梦 ——“永宁悦...
黄岩环长潭水库公路获评全国“2025年度美...
上垟乡开展“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
2011年03月01日 黄岩新闻
城南派出所:实字当头全力推进禁毒工作新局面
禁毒宣传进文化礼堂
以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构建完整内需体系
黄岩:破题“三大差距”,开启奋进新程
黄岩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34号 浙ICP备08109618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476507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黄岩新闻网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