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各地村级换届选举工作正如火如荼的开展,乡镇干部、村级干部与老百姓恰逢打成一片,力所能及得帮助完成选举工作,希望能选出心目中的“村长书记”或“村委员”。
众所周知,选举工作本是村民与干部交流沟通的最好平台,也是群众是否相信干部、依靠干部、监督干部的重要载体,而笔者认为,时下选举工作往往跟风十足,村干部“买人情”说了算,群众“冲着钱”跟着选,选出来的村干部往往是“萝卜”人选,并非群众心目中的好干部。
毋庸置疑,村干部竞争激烈,有些村甚至好几十个人竞争一个岗位,但恰恰是竞争压力背后,导致一些村干部试图用金钱等物质上的保障笼络他人,请客吃饭、塞红包等不良竞选行为越来越频繁;有些收入较高的大村,甚至用村集体经济收入贿赂百姓,内定候选人,就有不菲的所谓选举费用,直接诱导了普通村民,而部分百姓恰恰是为了报酬,毫不犹豫地选了心目中的干部,或随便选选印象良好的村干部。
笔者前些日听闻一干部,竟为了选举工作的自身利益,出手恶意重伤村民,可最终结果还是如愿以偿地当上了村干部,在这,笔者试问:何以当村干部,何德当村干部?
村级换届选举工作是村级组织领导的重要选拔,也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笔者建议,政府应当积极采取可行性措施,联合司法、公安等部门,加强监管部排查力度,群策群力开展选举工作,确保选举的公正公平,合理合法;村干部与村候选人,应当以身作则,为民多做事,多牟利,正当廉明地参与选举,逐渐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而村民则要做好本职工作,当好投票人,真真实实选出心目中的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