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浙江在线-黄岩支站 
您现在的位置: 黄岩新闻网  >  文化黄岩  >  文化长廊
北洋,一座人文荟萃的小镇
2017年06月08日 09:05 来源:今日黄岩 【进入论坛】

  编者按:

  北洋因地处茅畲洋以北而得名。宋时,东边的小澧桥集市是当时黄岩的三大集市之一,故历史上又称小澧北洋。岁月悠悠,经过了千年变迁,北洋镇不仅风光秀丽,更是人文荟萃。从本期起,本报开设“千年文邦·小澧北洋”专栏,带大家“穿越”千年的历史时空,一览北洋文化的绵长。

  黄岩西部,有一个名叫北洋的小镇。小镇其实并不小,它的面积有67.99平方公里。黄岩的母亲河——永宁江穿镇而过;浙江第二大水库——长潭水库接壤着镇中的数个村庄……蓝美庄园、绿沃川农场、中德农场等成就了一个生态特色小镇。

  如果跨越时空,进入到历史的场景中,我们仿佛看到了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永宁江水流过的地方,先民们聚居于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幅幅鲜活的农耕图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潮济岩头等地出土的新石器,进一步印证了我们的推理。

  北洋是个神奇的地方。瑞岩寺、灵石寺、观音堂、有法寺、净安寺、灵山寺等,星罗棋布地点缀在大山与村庄中。一座座寺庙跨越不同的历史时代,承载着一代又一代黄岩先民们的精神图腾,也成了今日人们结缘宗教的处所。这其中,尤以瑞岩寺为显。

  瑞岩寺,始建于东晋年间,是日本曹洞宗祖庭之一,居中国佛教祖庭格局地位,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宋·陈耆卿纂的《嘉定赤城志》中记载着一首杨杰吟诵瑞岩寺的诗:“岩谷连天岭,杉松彻象山。路从云外入,人自海边还。禅榻红尘断,经窗白昼闲。玉莲生有处,香满翠微间。”我们可以想象:现北洋瑞岩村瑞岩山的梅峰山麓,当年定是一个山清水秀、云蒸霞蔚、林木遮天的地方,是一个极好的修炼之地。这座跨越千余年的寺院,历史上香火极盛,高僧辈出。唐昭宗景福元年(892),禅宗青原系第六代高僧师彦云游黄岩,居瑞岩寺,传播禅宗。唐末,青原系析出曹洞宗,瑞岩寺成为浙东曹洞宗名刹。北宋时期,朝廷赐名“瑞岩寺净土院”。南宋宁宗时期,瑞岩寺由洞山良价的第十三代高僧如净主持,是瑞岩寺的鼎盛时期。据《五灯会元》记载:瑞岩寺由智大师、怀玉禅师、如净禅师、师彦禅师及如胜、义海、智才、法恭禅师等一代代名僧奠定了其在佛教界的地位。

  学界认为,印度佛教传入我国大约在两汉之际(约在公元纪元前后),经长期传播发展,形成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三大系,即汉地佛教(汉语系)、藏传佛教(藏语系)和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隋唐佛教义学蓬勃发展,促成大乘各宗派的建立。重要的有智创立的天台宗等。智与北洋的瑞岩寺、灵石寺有法缘,他到天台创立天台宗之前,曾在黄岩瑞岩搭茅棚精修。《佛门典故》记载,智在梅峰山营建了中国最早的“放生池”。放生池遗址至今仍在,佛门的故事却早已沉入历史。有关史料也记载,智在创建天台宗前,曾不时在北洋的灵石寺修炼。灵石寺系东晋隆安二年(398)始建,初名甘露寺。高僧大德们的佛缘与智慧滋养着智,成就了后来开宗立派的智大师。

  而对灵石寺这块宝地,值得一书的是:东晋孙恩起义,曾屯兵于此。传说孙恩部在隆安三年(399)十月,屯兵于甘露寺,伐木造船准备征战,此时天降飞石压死多人,孙恩以为天象不利而撤出。《临海记》载:“山上有奇石,当孙恩叛,毁木为船,石从空自坠,贼以伤去,故号灵石。”家族世奉五斗米道的孙恩(?—402)起义前后历时十一年半,鼎盛时曾有数十万之众,席卷整个浙东,他为何在灵石造船?这与灵石所在地当年水路通畅、木材丰盈有关。佛门胜地与战争后方就这样在东晋这个特殊的时代交融在一起。

  灵石的参天古木丛中至今仍矗立着曾为省文保单位的灵石寺塔。这一方古塔,在1987年11月省文物局拨款进行落架大修时,惊艳一方。当尘封千年的古塔打开时,16个天宫中出土有贝叶经、五彩泥塑、陶器、铜镜、铁塔、琉璃器、石狮和舍利珠等物达4203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6件。有关专家认为,灵石寺塔出土文物数量之多,艺术水平之高,仅次于陕西扶风法门寺。这一方文化的绵长、深厚就藏在这一座小小又大大的古塔中,印证了北洋这座小镇曾经的灿烂。

  灵石这个地方文化的丰盈何止于此。南宋绍兴间任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谢克家上书《褫职告词》弹劾秦桧,在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为官者能保持良知是何等艰难!秦桧复相后,其子、太常寺少卿谢(?—约1165)曾辞官隐居黄岩灵石寺,为北洋留下了丰硕的文化记忆。谢克家卒后,归葬于灵石山上,坟茔至今仍在。谢在此开辟药园,自号“药寮居士”。谢著有《四六谈麈》1卷、《药寮丛稿》20卷,黄岩谢氏自此始。谢之孙谢希孟,为南宋文学家、理学家。24岁文名蔚起,人称“逸气如太阿之出匣”。早年师从理学大师陆九渊,后与浙东学派陈亮、叶适为友,与黄岩名士杜范、戴、项诜等结为挚友。文学史上留下了他洒脱而浪漫的《卜算子》:“双桨浪花平,夹岸青山锁。你自归家我自归,说着如何过?我断不思量,你莫思量我。将你从前与我心,付与他人可!”

  在灵石,我一次次与老树对视。“老树谁所栽,及兹上交盖。峥嵘仰巨樟,秀发怜稚桧,悠然搅心思,慨我百年外。我怀引以长,天色惨如晦。投休闻夕钟,拥衾不成醉。”(《辰十月八日同希周扫松灵石晚步松下怆然有怀》),这是谢对灵石古木的吟诵,也是对人生的感悟。

  大树蔽天处,必不是凡地。灵石寺早已褪去了梵音,换成了琅琅的书声。北洋不能忘记的是曾经拥有的灵石书院。至今,书院地界仍在。我曾就职于灵石中学数年,一次又一次与《灵石书院碑记》相遇,这块黄岩县令孙撰书并篆额的碑记当年安无所安曾叫我心痛,好在这块多次迁建的碑记现在总算找到了一展真容的地方。但碑记中谢少卿药园中的斫青堂、明珠庵、润畦亭、水芝轩、灵泉馆、挽衣寮、黄甘坞、白莲池诸胜大多早已毁掉。加之历史与主政者的视野局限,许多带着岁月厚重,包含着太多历史、文化信息的建筑、古井甚至古木都消失了,只留下一声长叹。

  历史记忆中朱熹也曾与灵石山有缘。他曾两次(也有人说三次)在台为官,尤其是主讲翠屏山上的樊川书院,更是培育了一批黄岩英才。在讲学之余,他曾翻越灵石山,走访瑞岩寺,并作有《瑞岩道上》一诗:“踏破千林黄叶堆,林间台阁郁崔嵬。谷泉喷薄秋愈响,山翠空昼不开。一壑只令藏胜筑,三生畴昔记曾来。解衣正作流连计,未许山灵便却回。”

  清同治年间,寺产兴学渐成潮流,同治九年(1870),县令孙改灵石寺为书院,开创了西部文教的新时代。抗战时期,黄岩县立中学为避战火,借灵石书院这方宝地办学。草庵茅棚,止不住学子求学报国之志。近八年的时光,云集了一批学有专长的教师,从这里走出了诸如黄志镗、池志强、方秦汉等两院院士,也走出了张友仁等一批知名教授,黄岩的教育、黄中的办学史在这个穷山僻壤之地见证了一座座高峰。历史已成过去,百年树人的历程还在灵石这方土地上书写。

  北洋的文化记忆中,绕不开现在已沉入长潭湖下的人杰地灵的乌岩。它有记入《明史》和《中国名人大词典》的卢明诹等名人,也有清咸丰十一年(1861)十一月,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率10万大军经仙居攻入台州府城,十二月攻打黄岩城,乌岩三透里举人卢锡畴聚民团乡兵3000人扼守义城岭虽败犹荣的事迹。乌岩也是革命老区。中共乌岩区委成立于1929年,是黄岩历史上最早的中共区委组织。中共黄岩县委在这里组织乡民打“盐廒”,也有红十三军及浙南游击队在此活动。上世纪六十年代建成的长潭水库,是一曲乌岩人民舍小家报大家的赞歌,它滋养着现在的北洋与台州其他地方。

  北洋还有许多文化的故事。如讴韶的十八进士进一家的美谈,也有台州十大儒之一的车若水。讴韶的车若水,少时师从临海陈耆卿学古文,后师从朱熹弟子王柏,发愤攻“大学”,学问精进。右丞相贾似道几次相聘史馆(未赴),咸淳五年(1269),撰《重证大学章句》1卷,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致知”与“格物”之阙。王柏惊喜跃然,称赞“洞照千古之错简”。撰考据名著《脚气集》,还著《玉峰冗稿》10卷、《宇宙纪略》《世运录》等。《脚气集》后被清代大学士纪晓岚编入《四库全书》。《嘉定赤城志》记载,小澧桥为宋代黄岩三大集镇之一,古为黄岩西部交通要道。小澧桥建于宋代,重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至今仍存。我们可以想象,与永宁江相通的小澧溪,有多少南来北往的商船、商人曾通过小澧桥,编织起了他们的富裕梦。潮济老街则承载着晚清、民国时期黄岩的航运史、商业史,成为连接着西部与东部必不可少的通道,江南的农耕生活和水乡集镇的风味都在此交融。义城岭古道、黄永古道、青龙岗等几条古道至今还存,它延续了数千年来西部乡民与外部世界的沟通。

  北洋的文化故事里记载着儒释道在此的圆融,写着南戏在此的上演,闻着潮济古街小火轮响起的声声汽笛。我们寻觅着北洋的农耕文明、商业文明,也追寻着一代代先民对民族、国家大义的遵循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黄岩名人馆中的谢克家。

  瑞岩寺。

  灵石寺与灵石寺塔。

【作者】: 【编辑】:王振珍
推荐阅读

高温,对于很多室内工作的人而言,或许只是一个数...【详细】

近日,北洋镇康山村的村民牟永胜,种的南瓜大丰收了...【详细】

在橘乡,“全民健身日”这天,城区的大街小巷也...【详细】

最新热点+更多
阳光监管 技术借力 群众“菜篮子”更安全
黄雨婷入选国家步手枪射击冬训名单
精准对接 高效引才 区人社局组织台州优质...
阳光监管 技术借力 群众“菜篮子”更安全
黄雨婷入选国家步手枪射击冬训名单
上垟乡开展“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
2011年03月01日 黄岩新闻
城南派出所:实字当头全力推进禁毒工作新局面
禁毒宣传进文化礼堂
组织运行做优“过程闭环” ——“三化十...
“点亮智慧之光” ——黄岩打造“1+3N”...
黄岩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34号 浙ICP备08109618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476507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黄岩新闻网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