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溪传统技艺烧制酿就传统糟烧、一缕药香带动研学“薪火”、一条小小米面串连共富产业……一项项宝贵的非遗技艺在手手相传、口口相授中代代传承,在保护非遗技艺的同时,也带动了更多当地村民就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日,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公布第二批省级非遗工坊名单,其中台州金山陵酒业公司和沈宝山均名列其中。
非遗+工坊让非遗“火”起来
冬日里,在宁溪镇金山陵可以看到黛色的远山与葱翠欲滴的常青树木相映衬着,焕发出生机与活力,金山陵酒业有限公司便依托金山陵脚下这一优越的地理环境,为金山陵酿酒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远远望去,缕缕泛白的烟雾从酒厂的窗户中钻出,缓缓升腾至半空中。
“我想定一缸酒,回头给我儿子当结婚礼物。” “好的,做好之后我们会存入窖中,等您需要的时候来取。”门店前台,工作人员正在为市民进行白酒预定登记。据了解,古代的宁溪造酒业发达,街边酒坊林立,家家户户皆会酿酒,早在500多年前的明代,便有“走进宁溪,酒香满城”的说法,如今虽然只有少数村民保留着这一习惯,但在金山陵酒业有限公司,这一传统酿造工艺仍被延续着。
进入该公司的酿酒工坊,热气腾腾的景象便扑面而来,蒸制糯米散发的炊烟里伴着一股清冽的酒香,蒸熟的糯米倒入大缸中,与酒粬充分搅拌后被密封发酵,进行第一轮的黄酒压榨,这也是宁溪传统糟烧酿制的关键一环。“我们是以黄酒压榨后的糟为原料,经过二次厌氧发酵,蒸馏形成宁溪特有的糟烧白酒。”台州金山陵酒业公司董事长陈怀军介绍道,为保证酒的质量,金山陵选用绿色食品认证的优质糯米作为原材料,其生产的糟烧白酒在2023年通过了中国绿色食品A级产品认证,是浙江省首个获得该认证的酒业有限公司。
在沈宝山国医馆的中药房内,不少方剂调配员、煎制药剂的工作人员均是当地居民。据了解,沈宝山始创于清光绪六年,1995年被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其中药非遗工坊,是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实习基地、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校外实践基地,医治了成千上万的患者,吸纳了百余人就业。
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历史长河里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医馆五楼的中医药博物馆门口悬挂着一幅剪纸画——《国医馆的那些事儿》,将旧时沈宝山药店内的忙碌场景刻画得栩栩如生。
药香阵阵,古籍卷卷。“为了弘扬中医药文化,沈宝山将医馆建设和中医药文化建设相结合,来展示珍贵的医药资料、文物。”沈宝山第四代传人沈雷说。在博物馆展示厅内,各类富有历史痕迹的古籍珍本、制药和盛药工具、清代香包等近千余件文物与展品被妥善安置在玻璃展示柜内,通过图文和实物对中医药文化和展品进行有机结合,以动静相衬的方式,向群众展示传统中医药的悠久历史和黄岩沈宝山国医馆的中医药文化。
依托厚重的中医药文化底蕴,沈宝山不定期开发文创类产品,其文创产品还两度入选“浙江特色伴手礼”,在今年“非遗+旅游”的新业态模式下,通过非遗项目助推文旅发展,用中医药文化点亮旅游新模式,经常会有络绎不绝的游客来此打卡。
非遗+研学让非遗“旺”起来
始创于1958年的金山陵酒业有限公司,除核心工艺外,其它制作工艺也不断更新迭代,加入了不少现代机械的辅助,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为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的浓厚氛围,该公司还推出了“工业+旅游”以及非遗研学等发展新模式。
承古开新,酒香今朝。在地窖中,大大小小的酒坛整齐堆叠着,以红色的封条作为“身份牌”,记录着酒的买主及封坛时间等。
“酿出酒的最后一步,便是陈酿,我们来观察一下,这里酒缸的外面跟我们在超市、饭桌上看到的酒瓶有什么不一样呀?”在金山陵酒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前来研学的孩子们伸手摸了摸存酒的黑陶酒刁,不少孩子按压着酒刁外厚实的菌体绒毛给出了答案:“这坛子上有长长的毛!”
“答对了!”工作人员在肯定答案后,给予了详细解答,由于黑陶透气性好,酒内的有益菌会跟空气里的菌类接触,日积月累,这些肉眼可见的毛越长,酒的年份就越久,酒体的颜色也会由清澈转向微黄。
在参观完酒厂,了解酿酒工艺和酒文化之后,孩子们可以动手制作一份甜酒酿。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孩子们摊开糯米饭、搅拌酒曲、装入罐内密封,进一步体会工匠精神。
随着“双减”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区持续推动青少年研学基地建设,通过开发综合实践课程、组织研学实践等举措,帮助中学生“走出”书本和课堂,进一步开拓眼界,延伸课堂教学,拓展社会实践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在娱乐中陶冶情操,同时厚植乡土情怀。
集科研、教育、观赏、体验为一体的沈宝山国医馆也是广大中小学生开展素质教育的其中一环,一到周末和寒暑假,来自各地的学生,就将这里的工坊挤满。
让中医文化走进千家万户,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抓手之一。工坊开展的“小小中药师”体验营中,孩子们不仅能参观中医药博物馆、近距离接触中药材,还能在寓教于乐中学习中医文化。
“小小中药师”的课堂上,工作人员讲解了中药香包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以及中药搭配等知识点,让学生对中药香包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讲解完毕后,工作人员便开始带领孩子们动手体验。
“在缝好香包后,大家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中药放进去……”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学生们围桌而坐,挑选自己喜欢的布料和中药,不时互相交流制作新的,手中针线在布料间穿梭,一个个饱满精致的中药香囊,在孩子们的喜悦和欢声笑语逐渐成型,整个房间弥漫着清幽的药香。
据悉,“小小中药师”体验营项目有参观学习中医药历史文化知识、体验中药炮制、小儿推拿等不同形式。自2018年开营以来,已举办100多期,惠及3000多组家庭,弘扬中医药文化,传承民族瑰宝的同时,开启学生们的中医药启蒙之路,也在宣传普及中医药知识方面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非遗+传承让非遗传起来
如今,不只是金山陵和沈宝山,我区更多产业发展和非遗传承双向共赢的故事正在被书写在橘乡大地上。
扶植一批巧匠,带热一批产业,以非遗为代表的传统工艺是活态的文化传承。近年来,我区积极探索“非遗+旅游”发展新模式,成功申报创建区级非遗工坊4家、市级非遗工坊2家,不仅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还进一步拓宽了就业渠道,助力当地乡村振兴,让老手艺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魅力。
高桥街道下浦郑村是远近闻名的米面生产村,其米面制作有着100多年历史,年产量达到550万公斤,生产的米线因口感爽滑、米香浓郁,销售量占台州市米面市场份额60%以上,有效带动了村集体及村民的经济增收,为村庄铺就了一条别样的致富之路。
为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提升非遗保护能力和传承水平,近年,下浦郑村探索了“米面产业+米面文化+米面旅游”模式,给予了这一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以及乡土特色的农副产品一个全新展示窗口,让更多人了解到了当地悠久的米面制作历史及制作工艺,该工坊研制的七彩米面也受到了不少市民的喜爱。
此外,“长潭胖头鱼制作”也是区级非遗工坊之一,“最美人间四月天,橘花吐蕊溢芬芳”这联诗句描写的季节正是长潭胖头鱼的最佳赏味期,这一时期的胖头鱼鲜甜诱人,诚为人间至味,被纳入了“百县千碗”当中。如今,长潭胖头鱼制作技艺被台州黄岩耀达酒店有限公司收录、传承,也让更多前来黄岩旅游的游客,品尝、了解到这一口富有地域特色的鲜甜滋味。
见人,见物,见生活。非遗工坊的存在不只是展示技艺和文化,更承载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投射了市民从物质追求到向往美好生活的需求转变。下阶段,我区将多措并举,加强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确保其源头活水不断,同时加大对非遗与乡村经济融合的扶持力度,加强非遗人才培养,使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