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红糖”声名远扬,作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产品,其独特醇厚的风味背后,蕴含着一方百姓对富足生活的不懈追求。澄江临古红糖传统制作技艺更是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这份甜蜜增添了一抹浓郁厚重的文化底蕴。
为使这一传统产业重焕生机,澄江人大工委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深度参与到了红糖加工作坊的改造提升进程之中,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人大力量”,推动着一场从传统迈向现代、从“低小散”走向“精特美”的甜蜜变革浪潮。
深入基层探源:
开启红糖产业“破冰”之旅
环境简陋、设施陈旧落后是改造提升前澄江临古片区红糖加工小作坊的普遍现状。人大代表们深刻认识到,推动红糖产业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深入基层摸清情况、找准问题关键。
澄江人大组织代表们走进工坊,与制糖师傅们倾心交谈,从甘蔗的选材到熬糖火候的把控,事无巨细逐一询问了解。调研中,发现12家无证加工的红糖小作坊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市场准入受限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群众反映的每一个问题都承载着对我们的信任和期盼。我们深知,唯有精准‘把脉’,才能为后续的‘对症下药’提供有力依据。”区人大代表王旭感慨道。
人大代表们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一方面将基层的真实声音进行及时的点对点反馈,另一方面结合自身专业知识,耐心为作坊主们答疑解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政策利好、深入分析市场趋势,让大家吃下“定心丸”,打造了民意汇聚的“直通车”。
进站协商汇智:
共绘红糖工坊“崭新蓝图”
在掌握了第一手详尽资料后,澄江人大工委迅速反应、果断行动,将发现的问题巧妙转化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议题”。
一场场精准点题、分类施策的进站协商活动,在澄江人大代表联络站如火如荼地展开。澄江人大工委多次组织代表、街道相关负责人、红糖加工坊负责人进代表联络站,围坐一堂,各抒己见。从政策扶持的力度到技术革新的方向,从资金投入的规模到质量管控的细节,全方位、深层次地探讨红糖加工作坊的改造提升方案。
随后,通过人大工委对接街道相关部门,反馈代表们集思广益后得出的改造意见,建议街道出台相关扶持政策。街道相关部门在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基础上,紧密结合实际情况,出台了《澄江街道红糖加工作坊新建及改造升级》的政策,对完成改造提升并拿到营业执照每家给予20万元的补助。
“这一政策为有规模、有条件的作坊改造注入了强大动力,让作坊主更具改造勇气,减轻了我们的后顾之忧,我第一个报名参加改造。”首家完成试点改造的“农硕红糖共富工坊”负责人徐从国说。
红糖作坊改造成功后,整洁宽敞的操作间、规范有序的生产线、严格落实的卫生标准令人眼前一亮。代表们再一次踏入红糖作坊与店主们开展“头脑风暴”,店主们普遍反映,改造后加工业务量显著增长,红糖销量虽持续攀升,但也存在一些新挑战、新问题。资金周转困难如何解决?新技术怎样才能熟练上手?市场销路能否进一步拓宽?这些问题被代表们一一详细记录并分类整理,成为后续整体推进的精准“靶向目标”。
精准施策促变:
奏响乡村振兴“甜蜜乐章”
“激励政策解决了小作坊改造的资金问题,目前已有4家食品小作坊完成升级改造,并建成2家引领示范型共富工坊,这些工坊成功蜕变成现代化‘车间式’工坊,并顺利通过了有关部门的验收,拿到营业执照,为拓展广阔销售渠道,进军全国超市市场奠定了扎实基础。”澄江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说。
同时,在人大合力助推下,“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创新发展模式逐步落地生根,临古、凤洋、禹成等村集体和龙头农业合作社、市场运营团队三方共同入股的强村公司应运而生,统一开展了品牌运营,进一步实现了“甜蜜产业”的做大做强。
目前,澄江街道1000余亩甘蔗预计产糖600多吨,年产值高达3000余万元,有力带动1500余名村民就业增收,实现共同富裕。
如今,踏入这些改造提升后的红糖加工作坊,代表们看到了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的典范之作:“排锅”整齐排列,制糖师傅们沿用传承百年的纯手工古法制糖技艺,从甘蔗清洗到红糖成型,每一道工序都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宽敞明亮的环境、不锈钢灶台、油烟机、数字化监控设备一应俱全。
工坊负责人们讲述改造后增长的业务量,预估今年订单量比去年提高40%-50%。这让代表们深感欣慰与自豪。“看到红糖产业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澄江街道人大工委负责人告诉记者。
漫步在产糖区间,空气中弥漫的不仅是红糖的醇厚香甜,更是乡村产业振兴带来的幸福芬芳。澄江人大工委以视察调研为基石、进站协商为羽翼、助推改造为引擎,一路为红糖产业的甜蜜升级保驾护航,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精彩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