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区卫健局在全区范围内投放安装了31台自动体外除颤仪(AED),进一步提升了公共安全水平,保障居民生命健康。
近日,记者来到永宁幸福中心,一进门就能看到崭新的AED设备静静悬挂在墙上,红色标识格外醒目,设备箱外观简洁,上面有清晰的使用说明。永宁幸福中心的工作人员们正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学习如何正确使用AED设备。永宁幸福中心工作人员郑淇瑞经过一对一的体验后颇有感触,“原来AED的操作这么简单,只要通过它的语音提示操作就可以了,非专业的人也可以通过简单的学习之后轻松上手。”
AED是一种便携式、易于操作的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急救设备,被称为“救命神器”。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书记牟梅珍介绍,心脏骤停后的4分钟是“黄金窗口”,每延迟1分钟,脑细胞就会成片“死机”。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如果能够尽早地使用AED的话,可在最短的时间内抢救患者的生命。
在公共场所新增配置自动体外除颤仪,被列入2025年浙江省“十大民生实事”。区卫健局按照公共场所每10万人口配置50台AED的标准,以村文化礼堂、学校保安室、企业门卫室为主,今年在全区新增配置了31台AED,累计配备了377台AED,辐射面积、点位密度进一步扩大,实现19个乡镇街道全覆盖,织密守护生命的“急救网”。
“下一步我们会进一步推广AED的使用知识和技巧,提升公众急救意识和能力,让更多人掌握自救互救的能力。”区卫健局医政医管科工作人员梁艳表示。
【作者】: 何易蔓 【编辑】:朱慧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