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一二一二,好的,非常好,华福,我们手和脚一起配合着来,一二一……”近日,在北洋镇残疾人之家体疗室内,池进华正在康复训练器旁耐心地指导着残疾之家的工疗人员进行康复活动。记者见到池进华时,他头戴一顶格子鸭舌帽,一身黑衣,皮肤黝黑,显得十分朴素。
池进华1982年参军,1985年退伍回乡,1986年和妻子结婚生子后便投身商海,创办工厂。“正是人生干劲最足的时候,命运和我们开了一个并不友善的玩笑。”池进华回忆道。那时,他的妻子林素平刚生下儿子不久,一家人还沉浸在喜悦之中,然而突如其来的疾病导致妻子的左半边脸“毁容”,病情加重后左臂残疾,突如其来的变故对原本幸福的一家子来说是个非常沉重的打击。
对于池进华而言,曾经明眸皓齿的妻子是他一生要呵护的女子。于是,他便带着数年辛苦所得开始了漫长的求医之路。因为求医,原本富裕的家庭已经负债上百万,但池进华和妻子对生活依然充满斗志。2004年,池进华关掉了小工厂,在亲友的帮助下办起了台州悦兴日用品有限公司,主要经营保暖手套、袖套、沐浴球、垃圾袋等日用品。“我是一家之主,我要担起这个责任,家人是我支撑下去的动力,我更要做儿子的榜样。”凭着军人一股不服输的劲,一种韧劲,所有的艰难苦痛在他的脚下渐渐化为坦途。
皇天不负有心人,盼了十四年,池进华和妻子终于找到了病症——血管瘤。有药可医,对症下药,这对于他们一家都是一个天大的喜讯。“血管瘤虽然不能完全医治好,我的手臂还不能伸直,但是至少可以不用忍受疼痛,这已经非常好了。”池进华老婆林素平告诉记者。
照顾患病妻子的十几年,池进华和妻子的生活、心境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妻子面瘫之后,走在街上或者出去会客的时候别人总会以异样的眼光看她,在生活中上也不能和正常人一样活动,这种感觉不好受。照顾残疾妻子多年的池进华深知他们的不容易,在妻子和他商量要在家里建残疾人之家时,他就非常支持,“我夫人当时说想去帮助那些和自己一样经历,或者天生有不完整的残疾人,他们真的很不容易;同时,我曾经是一名军人,我要把部队里优良的作风带到生活中,尽自己所能,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关爱、需要帮助的残疾人,为社会做一点贡献。”池进华说。
2016年,池进华和妻子的想法得到了区残联的大力支持,他们就在自己的厂内筹建一个以精神康复者和智障人士为主体,集就业与康复为一体的集中安置残障人士的就业机构——悦兴家园工疗站,2019年6月改为北洋镇残疾人之家。站内设有工疗车间、体疗室、娱疗室、男女休息室、操场等多个活动场所。自2016年9月成立以来,已超额接收16名工疗人员,其中精神康复者3人,智障人员8人,肢障者3人,多重残疾者2人。
郑姓两兄弟就是一对较早来到工疗站的员工,也是让池进华夫妇印象最深的一对残疾兄弟。“2016年我们从区残联了解到他们两兄弟都是智力残疾,母亲也是个残疾人,生活基本不能自理,见到他们两个的时候住在以前用来养猪的危房内,环境阴湿,像他们这样的家庭我们一定要伸出援手去帮助他们。”池进华告诉记者。
见面当天,池进华便开车将两人带到工疗站照顾,带他们去洗澡、剪发、添置新衣,给他们一份稳定的工作。知道两兄弟家的住宿条件不好,池进华便和妻子两个积极和屿头乡、区残联对接,经过两年的努力,2019年6月终于帮助他们重新盖起了新房子,池进华和工疗站的工作人员每年都会不定时的进行家访,为他们送上生活必需品,打扫卫生。
在残疾人之家内,每一个来到残疾人之家的工疗人员都能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以此减轻家庭的负担,同时让他们找到自身的价值。记者在工作车间看到,墙上挂着一个时间表,上面清晰地记录了人员每天的康复时间、工作时间、休息时间等。“这些都是我们特地邀请了专家来科学制定的,为的是最大程度上促进工疗人员的康复。”池进华告诉记者。除此之外,在工厂旁边池进华一家还专门开辟了块菜地,饭桌上吃的素菜基本上都是自家菜地种植,绿色又健康;每天饭后,还督促大家吃药并定期请康复医生复检;踏青时节,他还会组织大家外出旅游,畅游山水,亲近自然;工友生日前夕,大家会秘密筹划“寿星”的生日会,最后蛋糕、彩带搞得满地狼藉……
从残疾人之家创办以来,在池进华一家人的精心照料下,来到这里的工疗人员从未发过病。“照顾残疾人虽然很辛苦,很费劲,但是再繁琐的工作,只要有爱心、有耐心,那就一定能得到回报,这是我的初心,也是我退伍之后一直坚守的行动。”池进华表示,“我也希望,有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能多关注残疾人群体,接纳、帮助、关爱残疾人,用真心换真情,日久自然见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