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黄岩支站 
您现在的位置: 黄岩新闻网  >  文化黄岩  >  人文
黄岩与三门的不解之缘
2024年11月26日 10:38 来源:今日黄岩 【进入论坛】

  为探寻榜眼塘遗址,我多次走访三门调研。三门,位于台州东北部,距离黄岩50多公里,古称缑城。从宋、元、明、清,一直到民国初时,三门分属临海、宁海两县。1949年开始,三门才归台州辖区。

  一

  六敖镇,与蛇蟠岛隔岸相望。它是三门湾的一个港湾,现在不用渡船过渡,跨海大桥已经将天堑变通途了。大桥底下,是延绵不断的海塘,海塘外是长满咸草的滩涂;海塘广场上耸立一座纪念碑,上题“连心塘”,落款者是柴松岳老省长。旁边有安澜亭等景观,提示人们这里曾经发生过许多故事,也是三门人民修筑海塘光辉历史的一个缩影。

  1997年11号台风给三门造成历史重创后,三门人民在各级领导的带动下,掀起了“修筑海塘、重建家园”的运动,在六敖北塘筑就了长约10公里、防御标准为50年一遇的标准海塘,为上万亩良田和成千上万三门人筑起了一道“生命线”。

  连心塘俗称外塘,在离它一里之地,原有老海塘,即是清代黄岩籍榜眼喻长霖发起筑建。旧志记载堤塘长3000多米,围垦受益良田达3000余亩。我们来到繁荣村北边的田野上,一条四五米宽的水沟东西流淌,南河堤就是榜眼塘旧址。现老塘基已与田埂阡陌融为一体,若无内行人指点很难找到。

  花市,又叫花屿,最早叫虾市,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属于宁海,所以方言里带有宁波口音,宁波话“花”“虾”几乎同音,几经演变就成了今天的村名。古时候这里一片汪洋,唯一座小屿兀立。今小屿尚在,高不过20米,因修村道开岩取石,山体被劈成两爿,山崖上各建“保恩庙”“水口殿”两座小庙。村里保存有几处破旧的老宅院,据说是当年喻长霖带去的民工住所。村民指点一栋新建的民房,说这里原有一个四合院,是地主家的大院子,喻榜眼就曾经住在这儿。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旧址里还保存着喻榜眼写的对联以及穿过的长靴、帽盒等物。传说喻榜眼的对联有镇邪功能,遇小孩受惊吓,用对联纸屑可以镇惊。

  二

  喻长霖(1857—1940),字志韶,黄岩澄江仙浦喻人,著名的经史学家、教育家,为黄岩千年历史中科举功名最高者。少时师从母舅王棻,就读于九峰书院学习,夜读经史,日习小楷。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武英殿和功臣馆纂修。

  话说喻长霖高中榜眼荣归故里,台州府设宴庆贺,杯觥交错之际,在座有人谈及宁海县有意围筑六敖海塘之事,建议长霖以榜眼身份帮助筹资,共同完成大业。

  清代三门六敖一带,因地处三门湾,受海潮侵袭,田地卤化严重,庄稼年年欠收,加上常常受台风灾害,百姓生活极其贫困。相传历史上曾多次围筑海塘,因地当沿海,滩险潮急均未成功。三年前就有宁海父老,请求长霖帮助兴筑海塘。说宁海三岔、尖坑塘、花屿等处,北至峻岩,南至赤头山,纵横十余里,围垦可得良田万亩。长霖曾为此奔走,却因种种原因数年迄未兴筑。今三门同仁再次提及修筑海塘,诚邀长霖促成善事,实乃功在当代,名存千秋之大事,喻长霖欣然接受。

  事后喻长霖便开始四处筹款,积极规划筹备。那年冬天,长霖组织并率领黄岩百余民工亲赴六敖,然后动员当地三岔、尖坑塘、花屿、繁荣几个村庄的乡亲,共同开启围海造田工程。

  乙未年十一月十八日举行祭海仪式。时逢吉日良辰,备一羊一猪及其他牺牲供品,燃香焚烛,面朝大海,喻长霖慷慨宣读祭文:“茫茫大海,滋生万物。惟天资始,惟地资生。凡在瀛宙之内,含哺负报气之伦,非五谷无以为食,是以圣人有作,必先为斯民谋衣食之资。洪范八政,一甲食,二曰货。论语所重,民食丧祭。黄帝井田,大禹沟洫,自古圣帝明王继天立极,作君作师;为民父母,能赞天地之化育,而同其不朽者以此故也。”“长霖一介书生,德薄能鲜,然束发读书,稍知大义。兹役之举,尚非沾沾为温饱计。昔范文正为秀才时,便以天下为己任,厥后所置义田,赈恤孤寒,历久不废,百世之下,令人起敬。长霖此役,意取法于此。凡尔有神,尚克相予。明有日月,幽有鬼神,前有浩浩大海之水,神其有灵,日鉴有兹。尚飨。”

  据传,此时滩涂上旗幡招展,鼓乐喧天。喻长霖读罢祭文,对着大海三叩头。随着一阵礼炮鸣放,原本浊浪滔天的蛇蟠洋,顿时潮退海青,风平浪静。民众齐声欢呼,交头互传“天上文曲星下凡,海龙王也不敢兴风作浪了。”

  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斗,六敖乡第一个海塘筑成了。塘堤长3169米,造田3151亩。为纪念喻长霖的功德,人们誉这条海塘为“榜眼塘”。三门乡贤李梦龄曾作诗纪录这件盛事,《和喻编修志韶花屿诸村景》云:“宁邑东南多岛屿,居民强半务农忙。六敖曾俱先生馔,四野犹称榜眼塘。茅舍竹篱风自古,稻花荇叶水添香。最难圈海为田者,不把前功论短长。”从诗题看,此乃李梦龄与喻长霖互相和咏之作,可惜喻诗散轶。李梦龄(1870—194?年),字与九,海游街道石岩人。光绪戊戌年(1898)生员,海游高等小学教师,自称余才。著有《听松楼初稿》《松屏呤草》《松屏文抄》。

  现在,榜眼塘与以后围筑的健康塘、杭州塘等二期、三期工程一起,仍然庇护着三门县万余亩良畴绿野。

  三

  其实三门与黄岩有很深的渊源,早在北宋时期,水利专家罗适就曾为黄岩水利事业作出过很大贡献。

  罗适(1029—1101年),字正之,号赤城,出生于海游马家山(今属三门县),后移居宁海溪南罗家村。逝世后安葬回故土马家山。罗适从政30余年,为官清正,革除弊端,兴修水利,政绩卓著。南宋思想家叶适称他为“浙学先河”“理学先声”。明初方孝孺称他为“循声茂绩、为吾宁有宋名家第一。”

  罗适于治平二年(1065)登进士,历任桐城县尉、泗水、济阴、陈留、江都、开封县令及提点两浙刑狱,提点京西北路刑狱等。在提点两浙刑狱任上,罗适亲临黄岩,领导疏浚官河干支水系,特别是改埭为闸,新建周洋、黄望、永丰三闸,沟通水利,使黄岩70多万亩良田受益,民谣有“黄岩熟、台州足”流传于世。

  今三门同仁带我走访了罗氏后人集居的岩下、桥头、马家山几个古村落。在马家山村后山坡上找到罗适安息之地,坟茔比较简陋,墓碑两旁分别镌刻“宋代名臣,缑城学祖”,正中书“宋罗正之先生墓”,周边刻有腾龙祥云纹饰。

  接着拜谒东晋古刹广润寺,今三门中学校园内广润书院北边,尚保存有一幢老殿堂谓千佛楼,据传为罗适少年时求学借住之所。三门乡贤章梫先生有一诗留存,《偕志韶前辈暨家广轩诸君子游广润寺》:“古刹荒坰几劫尘,吾曹都是佛前身。百年人海兴亡感,一饭禅房来去因。好护瓣香留净土,未容卜冢玷遗臣。儒家志事同胞与,不止风生祗春树。”

  章一山纪念馆位于章家山南麓章氏宗祠内。章一山(1861—1949),名梫,名正耀,字立光。著名学者、教育家、书法家。海游人(现属三门县)。18岁应试入学为秀才。曾受业于黄岩著名学者王棻先生门下。光绪三十年(1904年)中进士,成了中国科举史上最后一科进士(甲辰科)之一,章登甲辰恩科第三甲第五十二名进士,与黄岩的朱文劭同科。殿试选授翰林院检讨。历任京师大学堂译学馆提调、监督,国史馆协修、纂修、功臣馆总纂,邮传部、交通部传习所监督、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校长等职。

  纪念馆内陈列有章一山先生的生平事迹以及书法作品等。其中有喻长霖为其作品《一山文存》所作的序,另有与黄岩文人王舟瑶、朱劼成等人的往来书信。

  章一山作为王棻先生的学生,可谓长霖的同门师弟,也是一生的好友。正如喻长霖所说:“吾友章君一山,有志於经世词章之学,少壮以贫,故橐笔走四方。年逾强,仕始通,籍居京师,与余同官。两人者居相近,交相契也。”

  王棻(1828—1899)字子庄,别字耘轩,黄岩柔桥人。著名教育家、史学家。同治六年举人,光绪二十四年赏内阁中书,历任黄岩九峰、临海正学,处州莲城、温州中山、江西经训等书院山长。著有《黄岩县志》《永嘉县志》《杭州府志》《九峰山志》《大统平议》《六书古训》《柔桥文钞》等著作。

  王舟瑶(1858—1925)字星垣,一字玫伯,号默庵、潜园、墙东居士。黄岩天长街人。少读书于九峰书院。光绪十五年中举人。主讲黄岩县清献书院、临海县东湖书院、路桥文达书院。受聘为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经史教习。与喻长霖于家乡创办黄岩公学,后赴粤襄办学务,任职两广学务处,监督两广师范学堂。三十三年正月,赴日本考察。宣统元年(1909),礼部聘为顾问官。

  朱文劭(1880—1956),字劼成,黄岩双桂巷人。光绪三十年(1904)中进士,获二甲第四名,同科者有沈均儒、谭延闿、章梫等后来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名流。1904年,他与沈均儒等同赴日本法政大学留学,1907年毕业,成为黄岩历史上第一位大学毕业生。1912年,袁世凯调其为浙江省提法司长;1913年12月又被选为政治会议议员,次年被选为约法会议议员。袁世凯亲颁其任参政院参政令。朱文劭坚守“须顺应世界潮流”的主张,与蔡锷等民主人士多有函电往来。

  章一山、喻长霖、王舟瑶年龄相仿,也都致力于教育事业,他们同心同德,志趣相投。辛亥革命后,都选择辞官隐退于沪杭等地。或教书或修编志书或卖书鬻画谋生,将台州人的硬气演绎得淋漓尽致。

  喻长霖在为王舟瑶《默庵集》作序时曰:“长霖宦学以来,幸获从当世贤士大夫游,而故里旧人如黄毅成、王玫伯、章一山,诸君与长霖为素交,毅成既不幸蚤世,长霖与玫伯,一山,皆奔走四方,离合不常。自丧乱以后,平日知交尤多星散,一山与余遁迹海上,玫伯挂冠故山,杜门不出,仅以书问相往,复诗文相唱和。”“迫辛亥变起,贤人君子相率隐逸,一二耿介之士,或穷居陋巷无以自存焉,终于遁世而不悔。玫伯既食贫不复出,颜其庐曰逸民,一山则编明遗民传以见志,皆手抱遗编然忘世。一山屡索玫伯文寄沪付梓并属余审定之。”

  历史长河缓缓流淌,经历了千百年,其文化有沉淀有消亡,三门与黄岩的故事留下的痕迹若隐若现,罗适、喻长霖、章梫、朱文劭等人对两地所作贡献的事迹及文化交流的逸事趣闻,已载入台州文化历史记忆中,千古流唱。

【作者】: 戎 怡 【编辑】:朱慧益
推荐阅读

高温,对于很多室内工作的人而言,或许只是一个数...【详细】

近日,北洋镇康山村的村民牟永胜,种的南瓜大丰收了...【详细】

在橘乡,“全民健身日”这天,城区的大街小巷也...【详细】

最新热点+更多
南城十里铺村:聚力民生实事 增进百姓福祉
“永宁善读·青年夜校”启动
黄岩茭白入选2024年浙江省农业品牌目录名单
黄岩茭白入选2024年浙江省农业品牌目录名单
“永宁善读·青年夜校”启动
上垟乡开展“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
2011年03月01日 黄岩新闻
城南派出所:实字当头全力推进禁毒工作新局面
禁毒宣传进文化礼堂
“全量融合”推进基层治理见行见效 ——...
再生城市历史环境,黄岩给出答案 沿着一...
黄岩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34号 浙ICP备08109618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476507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黄岩新闻网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