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王彪是在他的眼镜店里,高高瘦瘦的他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穿着一身休闲西装。乍一看,他那温文尔雅的模样,着实难以与其“献血达人”、水上紧急救援队员的身份联系到一块儿。2006年,王彪开始了他的献血历程,这一献就是18年,期间,他总计献血达35次之多,其中包括32次的单采血小板捐献与3次的全血捐献,累计献血量更是高达7800余毫升。
用热血书写无私奉献
谈及自己的首次献血经历,王彪告诉记者,那是一次偶然的邂逅。“那天恰好是我大儿子出生的前一天,我外出办事,途中偶遇了一辆停靠在路边的献血车,车上工作人员正在热心地讲解无偿献血的重要性,我心中便萌生了一种想要做些有意义的事情的念头,同时也算在孩子即将诞生之际,对他的一份期望,希望他能成长为一位懂得回馈社会、富有爱心的人。”正是那次偶然的善举,成为了王彪18年来持续奉献的起点,为众多急需援助的人们带去了慰藉与希望。
2016年,王彪因为工作的关系回到黄岩,成为了中心血站的“常客”。“2016年后,我开始捐献血小板。”王彪介绍道,血小板捐献与全血捐献不同,它对捐献者的身体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而且需要到指定的地点进行捐献。尽管如此,王彪相比献全血时跑得更勤了,每当血库有需要,他都会毫不犹豫地自驾到位于椒江的中心血站,虽然每次的路程都要花费不少时间,但他从不觉得麻烦。
“别看我现在捐献血小板挺频繁的,刚开始时,我也曾因为血小板计数不达标,有好几次捐献不成功的。”王彪告诉记者,面对这样的情况,他并没有放弃,而是通过饮食调理、身体锻炼等一系列措施,努力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终于,让自己的血小板计数升到了符合捐献要求。
“今年,我已经捐了12次了。”王彪翻看着自己的献血记录,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这不仅仅是一份记录,更是他无私奉献、热爱生命的见证。
有一次在献血时,王彪听到工作人员聊起了造血干细胞对于挽救白血病等血液病患者生命的重要性,他又毫不犹豫地留下了自己的检测血样,正式加入到了中华骨髓库,成为了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当我了解到,造血干细胞移植是这些患者重获新生的希望所在,虽说非血缘关系间造血干细胞配型的成功率只有几十万分之一,但只要想到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有可能成为某个患者重生的希望时,我就觉得什么都值得,毕竟多一个人参与,对于患者来说就多一个机会。”王彪说。
水上救援共筑生命防线
王彪的热心,不止体现在献血。2019年,他加入了黄国正组织成立的黄岩区水上救援协会,从此开始活跃在救援一线。这个组织专注于公益性的水上救援打捞,常常与公安、消防部门联动,坚持24小时待命。
2023年1月的一个清晨,天还未亮,王彪的手机便急促地响了起来。电话那头传来了紧急的救援信息:西江闸有一名群众落水,需要立即救援。王彪没有丝毫犹豫,迅速起床驱车赶往事发点。尽管那天的天气异常寒冷,西江河的水更是冰冷刺骨,但王彪和队友们依然毫不犹豫地跳入水中,与公安、消防等部门紧密配合,最终成功救出了落水群众。
而这样的救援有时一晚连续发生好几起。据王彪回忆,有一次后半夜,他刚从外面救援回来,洗完澡准备躺下休息,又一个救援电话打了进来。尽管疲惫不堪,但他还是整装出发。“虽然这个工作比较累,但看到一条条生命从自己手中救回来,就觉得再累也是值得的。”王彪感慨道。
此外,王彪还积极参与公益打捞工作。有一次,在特殊打捞作业中,由于水下环境复杂且水体浑浊,打捞难度极大。他一心只想尽快找到搜索目标,竟忘了时间,上岸时压缩空气瓶里的空气已所剩无几。“回想起来真是后怕。”王彪回忆道。他提醒大家,救援时不要盲目,务必确保自身安全。
这些都只是王彪救援生涯中的一个缩影。在2019年利奇马台风期间,他和协会成员们前往临海受灾最严重的地段,对被困人员进行救援。面对肆虐的洪水和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他们毫不畏惧,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和担当。在2020年台风泄洪期间,他更是成功营救了一名被渔网缠住的群众,避免了溺亡事故的发生。
除了救援行动外,王彪还非常注重防溺水知识的普及。作为协会潜水打捞方面的专家,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和协会的成员们一起到学校、社区等场所开展青少年防溺水知识宣传。他深知,预防溺水非常重要,只有让更多人掌握防溺水知识,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
小小善举藏大爱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王彪的电动汽车,虽然外表看起来不起眼,但似个百宝箱,救生衣、救生杆、潜水呼吸气瓶、配重铅块腰带……这些水上救援打捞设备一应俱全,它们不仅是王彪参加水上救援任务的“标配”,更是他无数次挽救生命于危难之中的“武器”。
除此之外,王彪还自掏腰包配备了一台AED除颤仪,并在小车的后备箱玻璃上贴心地贴上了“紧急情况下可破窗使用”的提示卡。这简单的几个字背后,蕴含着他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他深知,在紧急情况下,时间就是生命,而AED除颤仪能够在关键时刻挽救一个人的生命。因此,他愿意将这份希望和爱传递给更多的人。
王彪的爱心不止于此。他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更多的人带去光明和希望。他逐渐意识到,除了捐赠物资,还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技术知识帮助更多人。于是,他又自掏腰包购置了一台便携式的视力检测设备,借着参与公益下乡宣传的契机,凭借其专业的验光技术,为生活困难的孤寡老人无偿提供眼镜配送服务。
对于自己的种种善举,王彪总是轻描淡写,他说:“我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没什么大不了的。”然而,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汇聚成了巨大的力量,温暖了无数人的心。
(本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