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浙江在线-黄岩支站 
您现在的位置: 黄岩新闻网  >  走进黄岩  >  史海钩沉
黄岩王维庙考辨
2008年04月16日 11:12 来源: 【进入论坛】

   以上,由陈英夫远行而奉王维香火、黄岩人重阳节“赛王维”的传统风俗、以及黄宗羲借此言情,不难看出王维又是以“重情”得到人们推崇的。--王维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第三,王维“以文学取高第”,是盛唐时期最著名的诗人之一,被誉为“天下文宗”,人们长期供奉他,有崇拜他的才情的原因,甚至借重他的名誉为文学雅事,起到了兴文的作用。
               
    王维庙落籍黄岩,实一方幸事。此邦之人聪敏,堪受文学教化。《全浙诗话》卷五《三台诗话》云:“郑司户虔初至台,见风俗朴野,选民间子弟教之。一日与弟子林元籍辈郊行,举一对曰:‘石压笋斜出。’元籍应声云,‘谷阴花后开。’司户大惊异曰:‘何教化之神速如是!’”此邦之人具备这种易于开启的诗心诗情,在有了王维庙之后,他们对于王维的接受,就不会仅仅局限在王维显灵济人的迷信上。王维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内蕴的历史人物,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唐以后,此邦文风敦盛,以至“其民秀而敏,人人殊异,皆以文艺相应,有邹鲁风”。
               
    袁应祺《福祐庙记》称王维“以文学取高第,号盛唐名家”,其推重之情已溢于言表;“生前大节勿磨”,无疑是就王维在安史之乱中“陷贼”一事来说的,此评毫无腐儒气,代表着黄岩文人对王维的高度评价。
               
    万历《黄岩县志》卷七称王维之神“时降笔赋诗,多丽句,?郡士大夫咸有赠章”;光绪《黄岩县志》卷九说“时降乩赋诗,多丽句云”。这说明黄岩文人在王维庙里有过不少文学活动。光绪《黄岩县志》卷三十九之《遗闻》,记《右丞倡和诗》云:
               
    《旧志》云福祐庙神为尚书右丞王维,邑人称为总冲神,每降笔赋诗多丽句,闽郡士大夫咸有赠章.因访旧遗什,得《赓歌录》。隆庆戊辰秋,九难王观察作《大水谣》,总帅和之。又与孙高士少梅两次联句赠王九难,九难依次和韵,呈总帅,末附吴樊阳《和大水谣韵》诗一章,并揭榜于神祠,今犹如故也。(按)右丞句若“掀茅三重犹是可,飘尸四出皆无事”及“香传桂陌诗偏好,方是宁山流泽远”等句,俱乏格调,孰非右丞面目,成当时扶乩者急就章耳,不足录也。
               
    近考《三台诗录》,王九难《大水谣》后附录神和以为全首,工稳清劲,非凡手所能赝。诗云:“风横瀚海鲸波重,虬戈声动乌云沉。茫茫四野烧烟灭,草堂惊我联床吟。吁嗟斯民艰剥肤,褰裳北走还西徂。禾麦登场尽湮没,盛事岂宜如此乎?掀茅三重犹自可,飘尸四出真无事。谁为飞章妻天阙,诏衔丹风民重苏。”(按)《三合诗话稿》:“右丞足途未至台,而黄岩酉城祀之,香火至盛,且冠幞头称总帅,以武职易文阶,尤异之异也。”

    诗当然不可能是王维写的,我们对诗的优劣也没有必要评说。但黄岩有王维庙,对于此邦兴文,无疑起到过积极的作用。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作者】: 李亮伟 【编辑】:方山
推荐阅读
最新热点+更多
西城:多元共治解锁社区“智治密码”
首捧“大禹鼎”银鼎 甜了千年的城更“清甜”
浙东芳养谷芳草地医养体验中心交通配套工...
首捧“大禹鼎”银鼎 甜了千年的城更“清甜”
浙东芳养谷芳草地医养体验中心交通配套工...
上垟乡开展“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
2011年03月01日 黄岩新闻
城南派出所:实字当头全力推进禁毒工作新局面
禁毒宣传进文化礼堂
凝聚磅礴伟力 奋进伟大征程 ——热烈祝贺...
黄岩:破题“三大差距”,开启奋进新程
黄岩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34号 浙ICP备08109618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476507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黄岩新闻网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