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学习会馆渐成新型农民精神后花园
——转变观念的指南针丰富精神文化的大舞台
2010-10-15《今日黄岩》
7年前,塔水桥村的村民们守望着田园,唯一的娱乐就是每年一次的“老爷寿日”戏剧演出。
3年前,塔水桥村的村民们住上了小康型住宅,各种文化设施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
1年前,塔水桥村建立了农民学习会馆,赏戏剧、看电影、听讲座成了村民生活的一部分。
1星期前,区“打造宜居城区、建设美好家园”文艺巡演在塔水桥村拉开序幕。
……
新型农民向居民转变,农民学习会馆先行引领。
引进来——因材施教,学用结合
“老杨,你这上哪去呀?”
“农民学习会馆,今天有个讲座,你不知道吗?”
“这次又讲什么呀?”
“秋季养生,特别针对老年人的。”
“这样呀,养生好呀,我晚上也没啥事做,不如一起过去听听。”
在塔水桥村办公楼大教室里,一场有关养身保健的知识大讲堂开课,村两委邀请了社区卫生院的坐班医生开讲,在现场笔者看到秋季养生保健小卡片,上面记载了保健六策略—饮食调养、增减衣服、谨慎起居、加强运动、保持室内湿度、药物保健,养生三坚持—坚持秋练、秋防、秋养。
“张大爷,你听了这个课感觉这么样呀?”笔者随机坐在一位大爷旁边问,“好呀,这个讲的实际,我们老了,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呀,现在感冒的人多,自己有防备,就不用麻烦儿女操心了。”
9月份——《劳动合同法》,10月份——《秋季养生》,11月份——《选举法》……一张讲座按排表描绘出了塔水桥村今年的课程计划。
“这张计划表充分考虑到我村的发展现状与村民需求,现在村民们没有了土地,转向个体加工、企业打工、外出经商三个方面发展,而闲下来的村民们对自己的权益与精神休闲逐渐重视起来。”村书记杨剑说,“像今年3月,我村邀请两个戏班子连续19天的戏剧演出,让村民们大饱眼福。7月开展廉政文化读书月活动,让村民们感受廉洁行动的重要性,接下来我们要大力宣传《选举法》,为下一届村两委选举的平稳过渡作准备。”
走出去——挖掘人才,资源共享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呀……”音乐响彻云宵,远远的就能听到, “这个手臂放高一点,与肩同高。对对对就这样”。一位中年妇女正手把手地指导。
“你是村里请来的舞蹈老师吗?”笔者问,“不是的,我是本村人,现在各村都兴跳排舞,我就把自己懂的一点点与大家分享,这样晚上也落个去处。”杨燕君说完又忙着去教下一个动作。
“杨燕君是我们村最会跳舞的人啦,除了自己去公园里学,还在网上下载教学视频学,现在她既是我们的‘小老师’,又是我们的成员呢!”女委员符连英向笔者解释说。“像杨燕君这样的人才在我们村里不少,能够将他们挖掘出来,既节约了成本,又保证了教学的连续开展。”
在村广场上,有男有女,这里既有塔水桥的村民,又有周边的外来务工人员,熟练的在上面领舞,初学的在底下模仿,排舞队伍越来越壮大。
“这是我们晚上休闲的好去处。”来自安徽的小王在附近的工厂打工,她说平时下班后没什么活动,工友就打打牌看看电视打发时间,精神生活很匮乏,自从塔水桥村开展农民学习会馆以后,我们时不时的过来瞧瞧,也顺道“揩揩油”。
在塔水桥村,有七支特色文化队伍,包括乒乓球、篮球、象棋、排舞、乐器队等。有八支为民服务队伍,包括综治调解服务队、环境卫生服务队、保障救助服务队、就业援助服务队、计生医疗服务队、文体活动服务队等,农民学习会馆的开展,将学习与服务有效地结合起来。从失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从新型农民向城区居民过渡,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农民学习会馆的开展,成为改变村民思想观念的指南针,农民的精神生活也将越来越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