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8时45分,强烈的阳光已经刺得人睁不开眼睛,远处的知了一声接一声地嘶叫着,偶尔吹来一丝风也是温热的。49岁的王志雄和46岁的陈昌福正在把区运管局附近的公共自行车站点的自行车往运输车上搬,王志雄和陈昌福是黄岩公共自行车有限公司里已合作1年多的“老搭档”了,陈昌福负责开车,王志雄负责自行车的调度,他们主要负责黄岩东区的30个公共自行车站点。从6时30分开始,他们已工作了两个多小时。
“早晨骑自行车上班的人多,有的站点备用车多有的站点少,我们早点上班是为了调配好每个站点的自行车,方便市民出行。”陈昌福说,他们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泵站换电瓶。“公共自行车运输车需要6个电瓶,每天早上我们都要先换上充好的电瓶,不然开到一半没电了,麻烦呢!”
9时前,王志雄接到调度中心的电话,要把部分需要修理的自行车运回泵站。上午9时,运输车驶进泵站,这是今天进仓库的第一车,而之前他们已经把东区所有站点的备用自行车全部调配好了。
“每个站点的自行车调配都是根据该站点的人流量决定的。比如横街路的人流量密集,我们就要在那儿多放点备用车,横街路的农行站点就是每天工作的第一站。”王志雄说,借用量直接决定了备用车的数量,一般小区等地借用量较大,而每个站点的备用自行车都要确保不少于10辆,多则38辆,如九峰公共自行车站点。而他们的工作,就是不断地查询、调度,保证每个站点的公共自行车数量平衡。
搬完自行车,运输车再次出发。记者发现,运输车驾驶座的后背上方装了两个小型电风扇,陈昌福说,电风扇要接在电瓶上面,因为要节省运输车的电瓶消耗,能使电瓶车多跑点路程,多运几辆车,所以,把电风扇的线路和车辆的电瓶断开了。“那这么热的天如何防暑降温?”“车上没有空调,就把车门打开。”王志雄说,虽然开门行驶的做法不安全,但这也是无奈之举,他在门把上系了一根绳,把车门固定在后车箱上。
烈日炎炎,运输车刚开出去几百米,记者的脸上就开始冒汗。陈昌福咧开嘴笑了:“受不了吧?现在还不是最热的时候,11点后,那才叫热,连一丝风都没有了。”王志雄和陈昌福各自备了茶水,“出汗多,要喝很多水。”陈昌福说。
9时40分,王志雄的电话响了。“好的,我们这就过去。”王志雄接到的是调度中心的电话,白杨新村、金艺花园、十四街坊和人力市场的站点上有损坏的亲子车,需要马上运回泵站修理。在金艺花园站点,有两辆亲子车的车篮坏了,王志雄和陈昌福一起将它们搬上车,固定好,运输车继续开往下一个站点……
记者手记:
每个公共自行车站点管理人员负责就近的3个站点,每天9时,准时将站点车辆情况反馈给调度中心,再由调度中心通知调度员,这就像是一组“食物链”,环环相扣,少掉其中一环便会打乱秩序。调度员的工作是紧凑的,他们的工作与搭档的配合密切相关。在工作中,虽说陈昌福负责开车,但是他都会一起帮忙。他们做的事情循环重复,看似简单,却关系到整个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良性运转。夏日的太阳非常毒辣,站一会儿便会流汗,而他们在烈日下依然坚持着,记者要为他们鼓掌,不单为他们的坚持,更为他们乐观、认真的工作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