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滨江新村内居民楼下的“小菜园”。
“为什么让我把菜全部拔掉?那边的菜却还种得好好的?”江北社区滨江新村内,两位五六十岁的老人对社区工作人员质问道。
究竟是什么问题让老人们那么气恼?社区工作人员一再费力解释也难打消老人们的怨气。原来是为了一片菜地。
种菜老人:自垦“责任田”讨乐趣
12月3日下午,记者来到了滨江新村,发现好几座楼房前都有一块约十平方米大小的空地被开垦成田地,种着包菜、青菜、葱等。在一块空地上,记者遇到一名正在忙碌的老人。老人60多岁的样子,一边挥舞铁锨翻地拔菜,一边对记者说:“平时菜都是自己种的,想吃的时候就来摘,很方便。”
据老人说,小区原先没有物业管理,所以一些绿地就荒废了,一些住在底楼的住户就在荒了的绿地上种上菜。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种菜的住户大多是居家的老年人,在他们看来,土地荒着不用是一种“浪费现象”。
这么看来,这些荒着的绿地种点菜似乎未尝不可,可为何老人们和社区工作人员因为这件事会产生矛盾呢?
“社区工作人员过来说要把菜都拔掉换种花草,说社区现在都要‘退耕还林’。‘多城同创’我们是支持的,但我们这边菜全部清理了,社区里其他地方却还照样种着菜,我们就问为什么那边还在种菜却要拔我们的,他们就说那边不是他们管的。哪有这种事情呢?”
社区人员:同个社区不同划分,“创卫”工作只能循序渐进
老人们说社区工作人员“厚此薄彼”,其实社区工作人员在做工作时也挺为难的。江北社区地理位置离中心城区有些远,社区中除了滨江小区这样的小区外,还有城中村在内,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混合,存在多方管理的情况。
根据创建卫生城市的标准,社区卫生标准第三条里提到“道路平整硬化,无坑洼、积水及泥土裸露,路面、绿地、幢落、社区围墙周边区域不饲养家禽、种植蔬菜。”
“对‘创卫’工作中的一些要求,少数居民还存在抵触情绪,但是大多数居民还是理解和支持的。”江北社区居委会主任应庭芝跟记者说,“下阶段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宣传,让绿化意识深入人心,并会与街道办事处、大桥经联社联系协调,逐步解决公共绿地种菜的问题,开展修花坛、植绿化行动,一步一步来,最终让居民们自觉参与到创卫中。”
目前社区对一部分公共用地进行了清理改建,将其改成了小型公园,及时在周围进行了植树绿化。应庭芝告诉记者,下阶段公园的水泥空地上会相继建一些健身器材和桌椅板凳,为居民提供休息锻炼的场所。创建一个舒心整洁的社区,让大家切身体会社区的转变,人人为创建卫生城市贡献一份力量。
记者手记:
既然被纳入到“创卫”工作范畴中,那么社区以及社区中的每位居民都应该有相应的集体意识。老人们爱种菜的习惯也好,社区工作开展中的难处也罢,其实只要大家都能把目光放在共同营造一个“宜居社区”上,互相换位思考一下,或许类似这样的小误会,解决起来也能容易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