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浙江在线-黄岩支站 
您现在的位置: 黄岩新闻网  >  示范性礼堂  >  坎头村礼堂  >  媒体报道
北洋镇坎头村文化礼堂:精细化培育 数字化管理
2017年06月12日 11:49 来源:今日黄岩 【进入论坛】

  两年前,说起北洋镇的坎头村,人们要么没有听说过,要么觉得这是一个既穷又破的村子。但是如今,坎头村已经实现了它华丽的转变,说起这个村,人人夸赞,更是吸引了周边村庄的人前来。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它的文化礼堂。

  坎头村文化礼堂不仅改变了村容村貌,让村民有了休闲娱乐的场所,也给周边的村庄带来了积极影响。除此之外,它还是全区唯一一家数字化管理的文化礼堂。

  摸底演出一鸣惊人

  “以前,村里只有不知哪年放置的健身器材,破旧不堪,除此之外,没有一点文化娱乐设施。”听说区里计划新增三十多家文化礼堂,想到自己村里穷得连个开会的地方都没有,村委会主任陈建敏就下定决心要去争取一下在村里建个文化礼堂。

  现在坎头村文化礼堂所在地,在过去曾是村老年协会,但是房子太破了,于是拆了重建。附近那块空地,原先是村民们在使用,各家各户放置了很多东西,原老年协会会长挨家挨户地说过去,才让村民们把地儿给腾出来。2014年年底,这幢房子开始动工,直到2015年年初才有了个大样。“最初的时候,因为没钱,只是一楼平房,很破败,还漏水,上面就用一层铁皮盖着以遮风挡雨。”坎头村党支部书记应冬青笑着告诉记者,因为村集体经济薄弱,该村最大的特点就是穷。

  地方是有了,但是其他问题也来了,为什么要建文化礼堂?建来做什么呢?村里没有一点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啊!

  2015年3月,在三八妇女节即将来临之际,村两班子决定,举办村第一届三八妇女节活动,也算是对自己的村庄进行一次摸底自查,看村子究竟能不能凭着自己的能力办一场像样的演出。“我们没有资金、没有场地、没有舞台、没有外援,可以说是一无所有。”陈建敏说,他们就在这附近找了一堵墙,把墙刷白,靠着墙临时搭建了一个舞台。

  “我们也是想让外界关注、认可我们,提高我们村庄的知名度,宣传、包装自己。”应冬青说,因为没有底,这次活动全部村里自己想办法搞定。直到2015年10月18日,文化礼堂正式落成,他们终于有了底气。在之后的活动中,才开始找一些企业赞助。

  “当时没人知道能不能举办成功,我们压力都很大,就怕搞砸了。”陈建敏告诉记者,为了将活动办好,他们举行了两次彩排。那时,恰逢连续的下雨天,他们把这当做一个考验,还搭起了帐篷。虽然经常下雨,但是不管是彩排还是正式演出,都是场场爆满。

  活动举办了之后,还要做好宣传工作,才能让大家都知道。为了宣传,坎头村建立了全区首家村级微信公众号,开始向外界宣传自己。“我们想尽一切办法,通过微博、微信等途径,将活动宣传出去。”该文化礼堂理事会会长陈彬告诉记者,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该条信息点击量达到一万三千多。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此次活动在周边村庄轰动了,谁都没想到这么穷的坎头村能做到这些。“当我在后台看到点击量不断增加时,心里真的很开心。”陈彬说。

  数字化管理全区首例

  现在的坎头村文化礼堂,为二层楼建筑,设计精致,应有尽有。“多亏了区里的奖励政策和镇里的大力支持,才有我们如今的文化礼堂。”陈建敏告诉记者,在文化礼堂的建设过程中,村干部和村民们冒着酷暑,顶着烈日,长驻工地,付出了很多。

  走进去,一眼就看到了里面竖着一块显示屏,在记者采访时,家住隔壁的一位阿姨正在点击触摸屏,看村庄的宣传片。

  “我们发现大部分的文化礼堂有很多的共同点,如果也像其他文化礼堂一样将资料都展示出来的话,我们没有这么多的空间,而且也和其他文化礼堂类同了。”陈建敏说,因此,他们选择了电子触摸屏,在这里,可以看到村庄所有的资料,包括视频、微电影等在其他文化礼堂里看不到的电子资料。

  硬件不难,难的是软件部分。因为没有钱,他们只能自己设计。好在陈彬对软件相对了解,他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白天工作,晚上就弄软件,常常不睡觉去查资料、研究。

  “接下来,我们打算建一个直播系统,让活动时不能到场的村民们可以直接在网上看到村子里的活动。”陈彬告诉记者,这个想法还要从今年5月份的一个活动说起。

  当时,因为之前没有想到直播,wifi忘记设置密码,导致太多人通过这个wifi上网而引起信号断断续续。“用手机直播,在清晰度、稳定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问题,所以我们打算配一个直播系统,方便以后不能到现场的人可以在手机上观看。”陈彬说。

  凝聚思想传承文化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务实、守信、崇学、向善”走进文化礼堂,就能看到舞台的墙上和礼堂的墙上分别写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浙江人共同的价值观。在文化礼堂的墙上,记者还看见了《新二十四孝》以漫画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示在村民的面前。

  “我们还会通过演出各种节目,播放宣传片、电影等途径,让村民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让他们坐在文化礼堂里,就能知道国家大事。”北洋镇宣传委员彭颖告诉记者,去年9月3日抗日战争70周年纪念日,村里还组织党员、村民代表在文化礼堂里一起观看阅兵式。

  “下星期三晚上的学习别忘了。”在记者采访时,老党员陈星彩路过文化礼堂,应冬青看到他,随即提醒他。自从文化礼堂建成之后,党员们的学习也有了好场所。每月,该村党支部都会在文化礼堂的九龙讲堂里举办党员学习会,为党员干部们“充电”。

  为什么叫九龙讲堂呢?“这后面有一座山叫九龙山。”陈彬说,在文化礼堂的建设过程中,该村还挖掘了很多文化,其中就包括九龙山的传说。

  为了挖掘村史资料,该村从各小队中挑选了一些对历史有所了解的老人,成立了文化礼堂筹建小组,才将该村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挖掘了出来。“我们没能付给他们工资,都是义务劳动的,他们还是很乐意。”应冬青告诉记者,在建设文化礼堂的过程中,也有很多人考虑到村里太穷了,觉得自己只是出了力,放弃了工资。

  “如果不是为了建文化礼堂而去挖掘村史,我们都不知道自己村庄的来历。”陈建敏告诉记者,1983年《黄岩县地名志》对于坎头村的记载很简单,坎头因靠山边,而下蒋自然村比较平坦,下蒋与里之间大多是高低不平的田坎,故名坎头。后来,他们查阅了其他资料,才知道坎头曾叫双坊、上方、上坊,据《黄邑上坊陈氏宗谱》记载,因古时为了纪念孝子郭璞而建有两座牌坊,故名双坊,后疑谐音为上方、上坊,牌坊现已无踪迹。

  此外,该村的铜锣以前很有名,但是现在就后继无人,在建立文化礼堂时,村里为他们录制视频,帮助他们找到后继人,让这项手艺可以传承下去。

  “我们的文化长廊有两个,一个是实体的,一个是电子的。”陈彬骄傲地告诉记者。

  “文化礼堂建成之后活动很多,大家都来,很热闹。平时来健身锻炼的人也很多,跳舞、打腰鼓也有。”今年75岁的陈阿婆说。

  “文化礼堂建成之后,村庄的变化很大,以前老人们没地方去,现在村民们有了娱乐活动的场所,文化演出也有了平台,连周边村庄的人也会常常来这里,他们都说坎头好。”应冬青告诉记者。

  “坎头村文化礼堂的建立,一点一滴凝聚着村干部和村民的心血,从挖掘村庄历史到探索并建立数字化文化礼堂,我深切感受到了村里对礼堂的情深意切。建好礼堂之后,坎头村也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继续奔走在如何进一步结合网络媒体宣传乡村文化,探索礼堂如何关爱留守儿童成长等一系列问题的道路上,真正发挥出精神家园的作用,我打心眼里为这个礼堂点一个大大的赞!”彭颖说。

  

【作者】: 【编辑】:周晓越
推荐阅读

高温,对于很多室内工作的人而言,或许只是一个数...【详细】

近日,北洋镇康山村的村民牟永胜,种的南瓜大丰收了...【详细】

在橘乡,“全民健身日”这天,城区的大街小巷也...【详细】

最新热点+更多
黄岩区科学技术协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召开
省人大在黄召开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监督应用...
王辉参加富山乡2024年第一季度政协“民生...
省人大在黄召开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监督应用...
黄岩区科学技术协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召开
上垟乡开展“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
2011年03月01日 黄岩新闻
城南派出所:实字当头全力推进禁毒工作新局面
禁毒宣传进文化礼堂
“新春第一会”剑指项目攻坚,有何深层考量?
黄岩姑娘黄雨婷入围巴黎奥运会参赛阵容
黄岩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34号 浙ICP备08109618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476507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黄岩新闻网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