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头陀镇的各级人大代表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助推一系列民生工程落地,为百姓的幸福生活添砖加瓦。
开通“共富微巴”,
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
“有了这趟车,以后去镇上买东西就不用走到南岙口坐车了,方便又安全。”头陀镇新下岙村村民杨阿婆兴奋地说道,“非常感谢人大代表积极反映,解决了我们老百姓的出行难题。”
新下岙村岙里至头陀镇公交站的“共富微巴”正式通车运营的背后,是人大代表听民声、集民意,让群众“心上事”不再成为“烦心事”。
新下岙村位于头陀镇西北部,三面环山,由于地理位置较为偏远,一直未通公交车,村民出行极为不便。尤其是村里的老年人,此前,出行都要先徒步走到2公里外的公交站点,再坐公交去头陀,遇到下雨天极其不便。针对调研了解到的情况,年初,区人大代表、台州市良军茭白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良军牵头梳理撰写了“关于增设公交线路、增加定制公交的建议”,并将此建议提交到区人代会上。
在建议办理过程中,头陀镇人大跟区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多次走访群众,了解他们的需求,通过现场踏勘、召开协调会等方式,解决线路优化调整和站点设置等工作中的难点和堵点。最终开通了全程约5公里的“共富微巴”,解决了该村近2000人出行难题。通车现场,村民们纷纷点赞,杨良军又到现场,征集群众关于公交服务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持续改善乘车环境,提升群众乘车体验感。
修复国道连接线,
畅通村庄发展“大动脉”
“多亏了人大代表的反映,这条路才能这么快修好,原来坑坑洼洼的道路现在变得平坦多了。”新下岙村村民王大叔说的这段路位于G104国道连接线新下岙村路口至店头桥头,该道路全长350米,国道通车后,这条路上来往的车辆也随之剧增,成了新下岙、中岙、前园、横山等多个村庄前往头陀集镇的交通要道,没多久路面就变得坑洼不平,为过路的村民造成了不少的困扰。
镇人大代表、新下岙村村委会副主任王直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第一时间向镇人大反馈了群众希望重新铺设路面,为安全出行提供便利的诉求。
为了彻底修好这条坑洼路,镇人大多次组织代表和新下岙村“两委”一起到实地踏看路况,多方收集汇总群众关于修路的意见建议,形成建议交办相关部门。今年2月,在头陀镇第十八届五次人代会上,104国道连接线道路修复工程被确定为头陀镇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
在道路建设过程中,王直好的身影时常穿梭在施工现场。为确保工程顺利推进,全面了解工程进展,他积极联系对接相关部门和施工单位,督促工程进度,主动协调解决施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用心用情推动道路升级改造顺利进行。
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工程于今年4月正式完工投入使用,努力将群众曾经的“烦心路”修建成了一条宽8米,铺着崭新沥青的亮堂堂的大路。
硬化柑橘基地道路,
铺就产业振兴“黄金路”
眼下正是柑橘成熟上市时节。作为上垟村柑橘基地的柑橘种植农户,倪大叔看着自家橘树上挂满着黄澄澄的果实,不禁喜上眉梢:“基地山上的道路又窄又烂,前两年只能用手推车和肩挑把柑橘运出去卖,商贩都不爱来。今年总算有希望开车进来拉了,真的太高兴了!”
推动柑橘基地道路硬化,促进当地柑橘产业振兴,这离不开镇人大代表吴从益的推动。
吴从益是上垟村本地人,还是村委会副主任,他关注这条路,源于去年的一次人大代表进选区访选民活动。当时,一位村内老人向旁人感叹:“我们村柑橘基地的路太难走了,不仅坡度大,一到下雨天还坑坑洼洼满是积水,很容易摔倒,人走都这么费劲,更不要说车子进去拉橘子了。”听到这句话的吴从益马上过去了解情况,发现整个基地的道路就山脚的一小段还勉强能开车进入,穿梭于基地橘林内2公里多的道路不仅狭窄无法会车,而且上下坡度大坑洼不平,汽车根本上不去。
通过深入调研、实地走访,吴从益形成了“上垟村柑橘基地道路硬化的建议”,将其提交到了头陀镇第十八届五次人代会上。镇人大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一方面继续组织代表深入柑橘基地,与果农们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建议,另一方面通过“民生圆桌汇”这一平台,将上垟村柑橘基地道路硬化问题提上议程。邀请区农业农村局、镇农办等相关职能部门和人大代表、果农代表等进站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在镇人大的积极推动下,目前该道路工程已进场施工,预计将于本月完工。
“虽然只是小小的一条路,但是能够回应群众的迫切期望,让群众能感受到、看得见这条路的变化,我感到十分光荣。”吴从益说。